天天看點

烏茲别克斯坦為何腐敗盛行?

作者:烏茲别克斯坦新觀察

腐敗繼續從内部侵蝕着烏茲别克斯坦:離岸公司、拿下國家采購單的官員親屬、昂貴且莫名其妙的禮物……最糟糕的是,挪用公款的人成功在社會上形成一種不僅鼓勵、而且認可群眾腐敗的風氣。

近日,“詳實”新聞網采訪了國際反腐敗專家、烏茲别克斯坦反腐敗署公共委員會成員科迪爾•庫利耶夫,由他介紹為何腐敗已成為國民生活和人際關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國家是否有機會走出這片沼澤。

烏茲别克斯坦為何腐敗盛行?

問:每個人都對“腐敗”有不同看法。例如,給醫生一塊巧克力以感謝他進行更徹底的檢查,能被視為行賄嗎?立法對腐敗的定義有多明确?

答:用巧克力或有價值的東西賄賂醫生,以接受徹底的醫療檢查或更快的醫療服務,當然屬于腐敗。

但2017年通過的《反腐敗法》将腐敗定義為“某人非法利用其職務或公職,為個人需求或他人需求擷取物質或非物質利益的行為,以及非法提供此類利益。”

換言之,如果你雇傭了一位聰明的律師,他會試圖證明該“行為”不屬于腐敗,如果“行為”産生的好處或利益不違法。這種“行為”可能會根據《刑法》第213條或第214條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根據法律定義不屬于腐敗。

一般來說,腐敗意味着從行賄換取好處、盜用公共資金到各種可疑的緻富行徑和任何濫用公共權力謀取私利的行為。

問:許多專家和記者都提到烏茲别克斯坦腐敗猖獗。如何評估這種情況,它在哪些行業最普遍,為什麼?

答:烏茲别克斯坦商界、民間社會和政府都在積極打擊腐敗,從基層開始抵制腐敗。不幸的是,與改革力度相比,公民對官員工作的信任并沒有增加。媒體報道的反腐失敗案例和成功案例一樣多。

去年9月,我和TROLL.UZ的同僚進行了一項多達3.7萬人參與的調查,其中88%的受訪者認為最近的改革并沒有降低國家的腐敗程度。

仔細研究這種“疾病”的根源,就會發現其中隐藏的問題:大多數公務員經常加班,為工作放棄個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且通常沒有合理的補償、激勵或獎勵,特别是在政府機構。随着人權受到侵犯,腐敗傾向顯著增加。

在心理上和經濟上,一些公務員有意識地開始将他們的不誠實和不道德行為“合理化”,進而減少負罪感。這種問題是系統性的,在各級政府機構中持續存在。如果反腐敗措施不考慮公務員,特别是執法人員的生活品質,腐敗就會發展,甚至出現“再腐敗”。

烏茲别克斯坦為何腐敗盛行?

研究表明,政府公信力正在下降,因為很多人認為反腐敗工作隻針對社會中低于某一層次的人,即所謂的隻抓“小魚”。

根據我的研究、觀察和經驗,最腐敗部門是衛生、教育、司法系統和文化遺産,以及各級地方政府。

總統也公開表示,由于缺乏資質或腐敗,地方行政長官,特别是中層行政長官,無法正确履職。盡管官方識字率接近100%(因為中國小教育是義務教育),但他們仍然腐敗,工作不力。

雖然司法機構在憲法上獨立于行政部門,但實際上很容易受到行政部門的壓力和腐敗影響。

法院或文化遺産領域的腐敗案件不像教育和衛生領域那樣透明、引起關注,但受到的損失和傷害規模巨大。

腐敗的潛在危害也不容小觑。如果法律制度、信貸和産權機制被系統地腐蝕,到處都侵犯人權,國家就不會發展。如果它們完全被破壞,就不可能有投資。

雖然烏茲别克斯坦非常重視宏觀經濟問題、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發展和其他許多吸引外國投資者的努力,但國内的政治風險因素,包括侵犯人權和腐敗,強烈影響了許多外國投資者的投資和入駐決定。我認為,這就是腐敗的長期危害。

一些地區的經濟增長停滞不前,百姓越來越窮。而當群眾對未來的希望越來越少,他們往往會變得更加腐敗,更有甚者,加入各色各樣的激進組織,進而危及國家安全。是以,打擊腐敗并確定最高品質實施相應措施,符合政府和國家安全的長遠利益。

問:最近,社交網絡出現越來越多“對試圖舉報不法行為和腐敗的人實施私刑”的視訊。這些人分别被稱為“受害人”和“告密者”。為什麼社會上會有這種心态,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心态?

答: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對“舉報人”含義和意圖的無知。畢竟,“舉報”的概念對烏茲别克斯坦來說是完全陌生的。與“告密者”這個在蘇聯時期使用的極其負面的詞彙不同,舉報人通過揭露腐敗和其他非法活動為公衆利益服務。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主義時代,對道德問題不感興趣,“内疚”程度低。這反過來又增加了公共和私營部門的犯罪率,尤其是腐敗。

是以鑒于烏茲别克斯坦根深蒂固的腐敗問題,必須将“舉報”的概念和政策合法化,同時確定舉報人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并為其提供金錢獎勵。

問:在烏茲别克斯坦,政府采購中的大額訂單往往被官員親屬擔任管理層的公司拿下。此外還有“熟人好辦事”的說法。如何看待這種裙帶關系現象?

答:烏茲别克斯坦最常見的腐敗類型是任人唯親,即偏袒某人或團體,不公平地對待其他人,進而對公共活動的品質産生負面影響,并導緻公共資源配置設定不均。

裙帶關系是指當權者對親屬或密友的偏袒,例如給他們工作。到處都有這種做法,包括發達國家的私營和公共部門。

在烏茲别克斯坦,裙帶關系往往“避無可避”,因為人們非常重視對家庭成員和親屬的幫助,特别是在就業方面。不幸的是,這已經成為文化的一部分。通常情況下,如果一個人拒絕或無法提供這種支援,他或她可能也會被家庭成員和親屬“拒之門外”。

問題在于,一旦這種行為經常發生,人們往往會習以為常:“别人都是這樣做的,我為什麼不能?”内疚感随之消失,隻剩下“利害”的心态。

是以防止腐敗的一個有效方法,是投資建設公民和官員的道德思想,增加腐敗的道德成本和罪惡感。

而政府采購中的裙帶關系也會引起其他供應商的不滿。雖然在東方傳統中,讓親友參與重大事項也是一種習慣,特别是涉及到福利和物質的時候。

烏茲别克斯坦的許多招标都以某種方式涉及到裙帶關系因素,即買家傾向于與他們有密切關系和家庭關系的人分享關鍵資訊,進而導緻操縱投标和不公平的投标結果。

問:為打擊腐敗,我們的立法需要做哪些修改?

答:法律應對“承諾”甚至口頭同意接受賄賂的行為進行抨擊,并将其定為犯罪。即使很難證明對此進行證明,但對其抨擊和刑事化肯定會加強問責制,如果使用得當,可以大大減少賄賂頻率。

法律還應詳細說明為獲得物質利益和非物質利益而賄賂的有關罪行。起草公務員法案是個好消息,但還應該起草一部關于保護舉報人和利益沖突的法律。此外,将匿名舉報的審查和核實合法化也會帶來大的積極變化。

國家每年都會通過許多新的法律法規,但法律并不是對腐敗行為的自動回應。隻有當新法限制壟斷權力,明确自由裁量權,確定透明度和增加問責制時,它才是好的法律。2008年,烏茲别克斯坦加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UNCAC),但我們尚未充分加強現行的反腐敗法,以使《條約》在國内生效。

同時,任何法律都必須在實踐中發揮作用,而不僅僅是書面條款。例如,《憲法》規定言論自由并禁止審查,但實際上,媒體對其釋出的資訊負有法律責任,特别是對第三方内容和使用者評論。

此外,如果當局想要認真對待反腐敗鬥争,必須認真對待非政府國際組織“透明國際”,定期為其組織關于國内腐敗問題的會議,獲得相關建議。

來源:詳實網

編譯:維卡

來都來了,給個關注呗!

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烏茲别克斯坦新觀察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