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網際網路大廠,都對直播有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執念。
這不,美團又加碼直播了。最近,它上線一款名為“美團直播助手”的應用,不過并沒有被放在美團APP的一級入口。

做出舉動背後,其實是美團不甘落後,要在直播方面奮起直追了。走在前列的抖音,會不會也加快步伐呢?
大廠盡頭是帶貨
根據介紹,這個名為“美團直播助手”的APP,是官方為商家和達人提供的免費直播工具,主播可以随時上線帶貨。
軟體的功能比較簡潔卻不簡單,分為3個闆塊,分别是直播預告、輕松賣貨和一鍵開播。系統支援主播添加團購、魔盒券包、兌換券、門票、團單等各種商品,連營銷活動也有多種玩法。
美團這麼認真的樣子,很難不讓人感歎“大廠盡頭是直播”。
事實上,這并非它第一次布局該領域。兩年前,美團APP就開始以旅遊業為切入口試水。它的第一次直播主題為“KOL帶觀衆逛園林”。
2020年,美團大學内還上線過一個“袋鼠直播”的項目,通過直播的方式,教授外賣行業的各種營運知識。
之後,它還與微信合作推出過一款名為“美團Mlive”的小程式,由它旗下大衆點評營運。
這款小程式上架的産品,涉及醫美、大健康等,但效果不盡如人意,始終不溫不火,平台的最高觀看人數隻有千人。
雖說入局已經兩年,但美團APP至今沒有獨立的入口,隻有隐藏在在各級功能裡的“名醫直播”和類似于機構教育訓練的“袋鼠直播”。
是以,當美團助手上線後,外界一緻認為這意味着它要大幹一場。而且這個APP裡包含的種類也極大擴充,覆寫多種消費場景。
為啥要直播?
雖遲但到,美團為啥要做直播?
一方面,網際網路大廠的競争,已經不是點對點的比拼,而是布局領域的battle。直播,美團不做,但“敵人”做,就意味着危機。之前美團在本地生活領域算是優勝者,但抖音入局後,情況開始發生轉變,尤其對方在對方攻入外賣領域後。
另一方面,直播相較于視訊、文字版的評價來說,促單更快,更容易刺激使用者下單。通過直播與産品配套,可以極大提升使用者體驗。從這個角度來說,直播非做不可。
勢在必行的業務,卻并不一定是坦途。
王興對外号稱美團“不設邊界”,但它并非做什麼都得心應手。直播業務做了這麼久,并沒有如預期迎來爆發。原因大概分為幾種,一是從基因上講,直播對美團來說是跨行。這也意味着它需要時間試錯、踩坑;
二是雖然過去它取得了耀眼的成績,卻很難将這種經驗複制到完全陌生的領域。
提起美團,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快,相較于淘寶,它在快速滿足消費者需求方面有絕對優勢。而直播的閱聽人,來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區域,連通這些并不容易。
三是直播領域,競争對手太多。抖音、快手是“地頭蛇”,淘寶、京東、拼多多是“外來者”,沒一個好對付。在敵方優勢明顯的情況下,美團馬上突圍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但這就意味着它沒有機會了?倒也未必。
要知道,當初它推出的“超級團購日+直播”就在短短1小時内吸引了500萬人觀看。可見用對了方式,同樣能取得不錯的業績。
是以誰說出發慢就一定會落後,期待美團交出一份與衆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