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中醫師楊力傳授3種簡單運動,幫助健脾去濕,消腫排毒。
什麽是濕邪?體濕從何處來?
中醫學中,濕邪是自然界的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之一。
人體主要有外濕(濕氣透過呼吸由口鼻進入,或透過肌膚滲透)和内濕(脾胃功能失職)兩種,而濕邪還具有黏滞、重濁、趨下(向人體下部走)的特性。
外濕入侵人體→多犯脾胃→脾失健運→濕從内生→水濕停聚→更易招緻外濕
一旦體内有了濕邪,一定要及時排出,以免惡性循環,加重對人體的傷害。
體内有濕氣的9種症狀
1. 體形肥胖,身體浮腫,有眼袋:體内有濕氣者,大多體态豐腴或肥胖。平時吃得不多,但大腹便便、腹部肥滿鬆軟的人,可能是水液在體内代謝出現異常導緻的虛胖。如早晨起床時眼皮浮腫或眼袋明顯,就說明體内濕氣較重,隻要濕氣一除,人自然就瘦了。
2. 全身倦怠乏力,精神差:不活動時常感到睏倦、乏力,連話都不想說,尤其飯後更明顯,窩在沙發懶得起身。但适當運動後,疲乏減輕或消失。這類人睡醒後,仍會感覺很疲勞、精神狀态很差、很壓抑、鬱悶,但隻要活動一下,疲勞感就不見了,人也變得有精神些。(推薦閱讀:夏季濕氣排不出,睡再久也睡不飽)
3. 頭重如裹,肢體沉重:頭腦昏沉像裹著一塊厚重的布,身體、四肢異常慵懶或不爽快,小腿肚發痠發沉,腳步沉重;若濕滞經絡,再流經關節,則關節痠痛沉重且屈伸不利。這些症狀是“濕性重濁”的表現。
4. 頭髮容易出油,面部油亮:頭髮還是臉(特别是額頭)都特别容易出油,毛孔也較粗大。如果還容易生粉刺、瘡疖,一開口就能聞到異味,就表明其體内不僅有濕,還有熱,需要清利濕熱。
5. 舌體胖大,舌苔白膩有齒痕:正常人舌淡紅而潤澤,有一層薄白舌苔,乾濕适中,不滑不燥。體内有濕的人舌苔會很白、厚膩,舌體多胖大,邊緣會有明顯的荷葉邊狀齒痕。如果舌苔變為黃膩,就說明濕久鬱熱。
6. 大便不成形,擦不乾淨:不成形、很黏,總有排不完的感覺,且用衛生紙反覆擦也不容易擦乾淨,黏在馬桶上也很難沖走,代表體内有濕。
7. 胸悶,腹脹,胃口不好:感覺胸悶,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沒食慾,吃一點東西就覺得胃脹,且有隐隐的噁心感;時常口渴,卻不想喝水等。這些症狀更容易出現在夏季,都是濕邪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所導緻。(推薦閱讀:胸悶、胸痛等症狀别輕忽!以免猝死找上門)
8. 痰多,睡覺流口水:一些老年人,長期咳喘痰多,被西醫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其實這樣的患者有時不是發炎所緻,而是脾虛、痰濕内盛造成。有些人睡覺會流口水、有口臭,這也是脾胃失調,水液不化,上逆至口腔。這些問題要健運脾氣、祛除痰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9. 陰部潮濕或有濕疹:濕邪為重濁之邪,與水同類,是以屬陰往下走,奔向整個生殖系統,多容易傷及人體下部。體内有濕常在下肢出現水腫、濕疹等病症;女性陰部會潮濕、瘙癢、有異味;男性則表現為陰囊潮濕、瘙癢等。
3種運動幫助身體排濕消腫
體内濕氣重的人大多缺乏運動,運動愈少,淤積的濕氣就愈多。除了日常注意飲食清淡、少食寒涼生冷的瓜果之外,适當運動,可以發揮健脾作用,有助于促進氣血循環,加速祛濕。
1. 拍出體内濕氣
拍雙手大魚際處:雙手像拍手一樣用力對拍,重點在拍到雙手的大魚際處。體内濕氣重的人,此處拍過後會呈現青色或紫色。堅持每天拍手15~20分鐘,有助将滞留在體内的濕氣給拍出去。

每天抓腋窩1~2次:腋窩是腋下淋巴最密集的地方,也是體内濕邪容易積聚之處,經常按摩、抓揉能促進濕邪排出。另外,腋窩的頂點是極泉穴(腋動脈搏動處),是心經重要穴位,每天按揉或撥動腋窩1~2次,每次36下,就能發揮寬胸理氣、通經活絡的作用。
拍肘窩的曲池穴:肘窩處最容易發生氣血瘀阻,特别是肘橫紋外側端的曲池穴(屈肘,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更是濕邪容易聚集之地,可以經常拍打肘窩部位,每次5~10分鐘,以感覺痠脹為宜,能夠暢通氣血,促進濕邪排出。
2. 練習瑜伽—三角式祛濕
瑜伽是動态練習,動能升陽、陽能化濕。每週練習3次以上,能幫助我們去除體内濕氣。這裡簡單介紹三角式:
三角式:直立,雙腿水準分開約3個肩寬(剛開始可以2個).雙臂水準伸直,呼氣,慢慢将上半身向左側傾斜,左手向下延伸抓住左腳踝,同時右手臂向上伸展,雙眼注視右手指尖,堅持數秒,還原後向相反方向重複以上動作,反覆20次。
瑜伽三角式可拉伸腿部、腰部及腹部兩側的肌肉,正好鍛練脾經,達到祛濕。(推薦閱讀:排濕解方》3款茶飲 喝出遠離濕氣的體質)
3. 健腰功,激發腎陽去除體内濕氣
腰為腎之府,兩腎在腰部之内,經常搓腰可以促進腰部氣血運作,增強腎髒功能,激發腎髒陽氣,有助于驅除體内的寒濕之邪。簡單易做的健腰功3招:
叩腰:兩手握空拳,以拳眼用力,有節奏地交替叩擊腰骶部(腰部後方),以不痛為度。叩擊時要注意由腕部發力,從上至下反覆叩擊36次。
抓腰:兩手反叉腰,拇指在前,其馀4指放在腰椎兩側,用4指指腹向外抓擦皮膚,稍用力反覆抓擦36次,注意不要讓指甲劃傷皮膚。
旋腰:身體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4指在前,拇指在後;以腰椎為軸心,按照前俯→左旋→後伸→右旋的順序做旋轉運動,順、逆時針各旋腰9圈。注意旋腰時動作要緩慢,不可用力過猛或速度過快,以免扭傷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