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的塵埃一一孫策與劉備托孤如出一轍

作者:豫鑒曆史

  一代枭雄蜀主劉備白帝城托孤,可謂家喻戶曉。當時夷陵一戰大敗之後,劉備一病不起,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托孤,命二人輔佐其子劉禅,其間劉備與諸葛亮曾經有一段對話,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是這樣的:“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此23年前,江東的小霸王孫策垂危之際,把幼弟孫權托付給長史張昭時也說過類似的話,據《三國志·吳書·張昭傳》記載:“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複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從以上兩段曆史來看,漢末離亂之時,三國争雄之際,人心不古,而孫策和劉備在離開人世之前都玩了一個托孤的鬼把戲。難道這兩個人真的開明到了将家業付與他人的至高境界?如果真有那樣的胸襟何不直接打破家族傳承,江東交給張昭執掌,蜀漢交由諸葛亮入繼大統,又何必要哭哭啼啼的說那樣“君可自取”類的鬼話?

  試想一下,如果蜀漢交給孔明的話,以孔明之才不亞于曹氏父子,親自征戰,不至于偏安一隅。而孔明之子諸葛瞻怎麼看也比那劉禅強上許多,一個是貪圖享樂、寵信黃皓、兵敗投降之後為苟活于世而樂不思蜀,一個是斬使出戰,不受利誘,大戰綿竹,如不是遇上鄧艾這樣的不世将才,興許還會一戰成名,最後英勇戰死,想來治國治軍雖不如乃父卻也遠勝劉禅。

  再想一下,如果孫策真的把江東之地交給張昭,曹操赤壁鏖兵之時,就是劉備滅亡之際,因為張昭主降,必不會有張劉聯軍的出現,哪裡還會有三國鼎立,也讓百姓少了上百年的離亂之苦,中國大地就不至于有分裂與殺伐,而漢不至滅,魏晉不興,沒有五胡亂中原,百姓至少可安享太平。

  再看看張昭與諸葛亮受任托孤之後的所做所為,張昭在大喪之時,及時宣布遺命,尊崇孫權,并親自幫他完成了權力的交接與過渡,使江東從穩定到強盛,才有了赤壁一戰中聯劉抗曹的實力。江東之強,孫權有識人之明,張昭亦功不可沒。而諸葛亮受命于危難之時,盡忠竭力,先是力主東和孫權,北拒曹魏,次及蜀地安頓,再至平定南中,穩固後方,真的是讓地下的劉備死也瞑目了。其後以一蜀之力,屢出祁山,雖不能攻破魏之堅守也使蜀足以無憂,因為戰場全在蜀外,蜀雖疲卻無戰亂之苦。

  從以上來看,這孫策與劉備的托孤之舉,真可謂英明至極,足見其枭雄的膽識與謀略。可是既然如此信任,卻為什麼又會說出能輔則輔,願取自取的違心之言呢?我想原因不外以下兩點:

  其一、以張昭和諸葛亮在政權中的強勢而言,都有能力有實力對江東或蜀漢取而代之。

  張昭年輕之時就有才名,陶謙招而不至,可見其志不小,而避亂江東之後,受孫策之請,出為長史、撫軍中郎将,而孫策器重張昭,有關文武之事均由張昭辦理。以這樣的實力取代孫權也沒什麼不可以的!再看張昭在托孤之後,輔孫權治政有方,舉薦諸葛謹等人協助孫權,雖一直沒有當吳國之相,卻一直是吳之重臣,其一言而九鼎,孫權也不敢給他怎麼樣。即便是因與孫權政見不合,稱病不朝,孫權也不過就是先以土塞門,複燒之,卻不得不與張昭握手言歡,足見其在江東影響之大。若是換了另一個人,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了,想那江南名士虞翻人稱狂直之士,不過因不給孫權面子,拒絕飲酒,就差點被殺,最終不免于流放。差異如此之大,皆在于張昭在江東根基之牢,以孫權大帝的身份都難以憾動,試想這樣的人在孫權羽翼未豐之時,取而代之有何不可?

  諸葛亮以管樂之才、卧龍之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荊蜀名流無不望其所止,就連劉備素所親信的同受顧命的尚書令李嚴也隻能與之相交,而一旦與之對抗,就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而劉備親自提拔起來的大将魏延勇猛過人,獨擋一面,也隻能給其做個馬前卒而不敢有二言。劉禅雖貴為蜀主,卻也對諸葛亮怕上三分,所為何來?因為劉禅不過就是蜀國的一個代号,國事決于相府,兵馬錢糧一決于諸葛亮,隻有稱諾的份。試想諸葛亮當年就取了這蜀主之位,後世又能如何評說?魏可代漢、吳可稱王、宋齊梁陳以臣代君如家常便飯,以諸葛亮其勢其才,取之也不無不可。

  其二、實際上是劉備與孫策都看透了諸葛亮與張昭身上緻命的弱點,那就是兩人的愚忠思想。

  兩人的正統觀念,兩人的君臣有别的認知,使兩人不會逾越君臣那條紅線。張昭一直以漢臣自居,雖為吳之屬吏,卻在曹操飲馬長江之時與孫權高舉天時之論,成為孫權一直記恨張昭,不讓其為相的芥蒂。而張昭當時所想雖有江東不能與之抗衡的認知,沒有看清敵我的軍事對比,不過我認為更多的他是冀希望于曹操能一統天下,重興漢室而已。而孫策也正是利用張昭的這種忠君思想,知道這樣的酸腐儒生是幹不出什麼大事的,知道窮治《春秋公羊傳》的張昭不會棄忠取利,托孤自然可信了。

  諸葛亮與張昭所學雖有不同,卻也是忠君之士。在赤壁大戰之時,孫權不是沒動過将其收入麾下的想法,劉備也不可能想不到以孫權的識人與容人之量。而諸葛亮終不依強吳,緊随弱劉,就是因為他的忠君思想,因為他重己之名甚于個人的成功,在三國演義當中他不止一次勸劉表原來的屬下歸順劉備,而自己卻是始終堅持忠臣不事二主之信念,想來這樣的人,以劉備之雄才大略,托付于他會又有何疑慮。

  實際上,孫策與劉備在托孤之時,又是重托又是任由自取的,不過是又打又拉的鬼把戲,一方面尊崇其地位,另一方面又大張旗鼓的先行堵死二人取而代之的可能性,其用心不可謂不細。正是選擇好了托孤之人,江東孫氏與西蜀劉家才得以延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