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玩了160小時《文明6》後,我的思考

作者:小李猩球

顧全大局,保持理性

待業在家,把之前玩過的遊戲《文明6》又撿起來了。

玩了160小時《文明6》後,我的思考

起因是讀王海濱的《賺未來十年的錢》,這本書是對經濟問題的宏觀分析,涉及到一些比較硬核的經濟學知識,其實讀不太懂,但覺得很有意思。

“宏大叙事”的魅力在于,你會把自己代入上帝視角,世界如同一卷書在眼前展開,那種對生活的掌控感一下子就回來了。

這種感受在遊戲《文明6》中展現得更直覺。

當作者提出“戰争也許是美國重振經濟最有效的方式”這一觀點時,我迅速聯想到自己玩《文明6》時的一條準則:絕不主動挑起戰争。

玩了160小時《文明6》後,我的思考

以我個人的遊戲體驗來看,在《文明6》中,主動挑起戰争投入高、回報低,且容易引起其他文明的警惕,被周邊國家圍毆。

在遊戲裡,如果想收服一座城邦,隻需派遣比其他文明更多的使者即可,而獲得使者是有技巧的。

如果想建立一座城,生産“開拓者”去還未被占領的地盤就好了,類似于“圈地運動”。

玩了160小時《文明6》後,我的思考

而如果要滅掉一座城,不僅會消耗自身的生産力,城邦毀掉之後就不會再産生收益。

打一場戰争,客觀上還會拖慢自己的發展節奏,給其他文明趕超的時機。

作為遊戲裡的“一國之君”,我不能輕易冒險,哪怕為了滿足征服欲,也必須權衡利弊。

“顧全大局,保持理性”是我在遊戲裡學到的第一件事。

信仰的力量

在《文明6》中,我常用的角色是“秦始皇”,不僅出于對中華文明的親切感,還因為建築工可以“錘”奇觀,加快修建程序。

玩了160小時《文明6》後,我的思考

遊戲裡,我像集郵愛好者一樣,瘋狂地修建“奇觀”,例如金字塔、神谕、巨石陣、佩特拉古城......這些建築,一旦被别的文明“搶修”,自己就不能建了。

我所了解的“文明”,就凝聚在那些獨一無二的建築之上。

遊戲裡的每一個“人物”建立之後玩起來都有耗損,隻有建築,一旦建成就永在。

而戰争會破壞建築,是以我很排斥打仗。

前期玩家其實有一個“隐藏任務”,招募大預言家,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玩了160小時《文明6》後,我的思考

隻有招募到了大預言家,才能創立宗教,生産傳教士。

“宗教”這個設定在《文明6》中占的份量很重,基本上如果你沒有搶到大預言家,這局想要赢就很難了。

在創立宗教時,玩家可以設定規則,我常用的兩個是“城市中每個信仰此宗教的居民将使生産力+1%”,和“該宗教每有4個信徒則+1金币”。

玩了160小時《文明6》後,我的思考
玩了160小時《文明6》後,我的思考

發現了嗎?

在這個遊戲中,通過設定規則,宗教可以帶來巨大的收益,并且是持續性的。

最開始玩,我因為沒有給宗教足夠的重視,吃了很多虧。

以“該宗教每有4個信徒則+1金币”這一規則為例,在發展中期,國民數量越多,國家則越強盛,相應地,你為該宗教貢獻的稅收就越多。

“信仰的力量是超越地域的”是我在遊戲裡學到的第二件事。

用疊代思維玩遊戲

隻要開局開得好,後面就比較順利了。

這個遊戲,看似是搞政策,但我感覺發揮的空間并不大。

不過硬要說起來,還是有幾點心得:

一、人盡其用。

在科技樹裡面,一定要把建築工的技能點滿,包括砍伐、開礦和采集農作物等等。

砍樹可以釋放生産力,對于前期發展(尤其是造奇觀)十分有利。

二、物盡其用。

遊戲裡分戰鬥人員和非戰鬥人員。

非戰鬥人員裡,“開拓者”用來占地盤,建築工用來搞建設。

“圈地”的效果快速且明顯,但“搞建設”帶來的收益卻是無窮的。

建築工開采的各類資源,要麼為己所用,要麼用來對外貿易。

用賺來的錢買建築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長期如此,國力不可謂不強盛。

三、集中精力,發揮優勢。

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長處,以秦始皇為例,我每次都是靠“文化勝利”,不是我刻意發展文化,而是從初始值來看,這個文明在文化上就有優勢。

玩了160小時《文明6》後,我的思考

隻要牢牢抓住這個優勢,集中提升文化值,基本都能取勝。

值得提醒的是,“均衡發展”是絕對行不通的。

我剛開始玩時,總想着要全面發展,最秀的一次是每一項都排在第二名,總分數第一,結果當然是輸了。别的文明已經靠最突出的一項取得了勝利。

(PS:遊戲裡也可以設定以總分數最高為勝利标準,這種玩法必須玩到最後一回合才能分出勝負,太肝,不建議)。

由于我不看攻略,這些經驗都是自己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複盤、總結出來的。

“用疊代思維玩遊戲,真的能學到東西”是我在遊戲中學到的第三件事。

遊戲、人生、上帝

我是在男朋友的帶動下,開始玩遊戲的。

看他玩《英雄聯盟》玩幾個小時還樂此不疲,我很好奇,遊戲究竟有什麼魅力?

不過,我并沒有去玩他愛玩的遊戲,而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比如《文明6》、《動物森友會》。

有時,我們也會分享各自玩遊戲的心得。

他說,玩《英雄聯盟》的快樂在于,每次都會遇到不同的玩家,每一次遊戲的“回報”都是随機的。同一個英雄,不同的人玩會有不同的風格。随機性帶來了新鮮感。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遊戲。在我看來,遊戲來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遊戲可以一次次地推翻、重來,生活卻沒有那麼多“再來一次”的機會。

遊戲可以快速回報出結果,而人生往往需要漫長的等待。

個人可以掌控遊戲的走勢,哪怕輸了,也輸得心服口服。但人生中的許多意外和挫折,常常令人措手不及。

如果站在更高的視角來看,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的一條“存檔”。

他玩到一半去開新的局了,剩下的,就隻能靠我們自己去完成了。

雖然不能決定“出廠設定”,但我們依然是這場“殘局”的主導者。

盡管會受傷害、被欺騙、被忽視,甚至被打敗。但不妨把每一天都當作一次新的開局,也許無法改變過去,但至少眼前的這一天,還是在自己手中。

人生和遊戲的差別可能就在于,遊戲裡的角色可以死無數次;但人生隻要是殺不死的,就能讓我們更強大。

玩了160小時《文明6》後,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