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遞公司年報全部出爐,2021年誰賺誰虧?

作者:第一财經

4月30日,申通快遞釋出了2021年年度報告。從順豐、申通、中通、圓通、韻達等五家快遞公司的年報看,2021年是快遞行業的轉折之年,一方面行業低價競争進入尾聲,單票收入逐漸提高。另一方面行業投資熱度升溫,合并趨勢加劇。

低價競争結束

從年報看,申通、順豐兩家公司的淨利潤都有所下滑。

申通2021年營業收入為252.5億元,同比增長17.1%。同時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9.1億元,2020年同期淨利潤達到3632萬元。

順豐2021年年報顯示,全年營收達2071.9億元,同比增長34.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2.7億元,同比下滑41.73%。

對于産生虧損的原因,申通表示與價格競争有關。申通在财報中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快遞單件快遞收入為9.68元,同比下降10.9%,價格競争較為激烈。申通為維持快遞網絡的健康發展,增強加盟網點的客戶拓展和服務能力,在此期間适當調整了市場政策的扶持力度,導緻公司單票快遞收入下降,是以對全年業績産生一定影響。同時在2021年前三季度,由于受場地搬遷、項目竣工延期等因素影響,整體單量吞吐規模受限,導緻公司營運成本較高,産能使用率較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業績表現。第四季度,随着公司業務量不斷增長,産能使用率逐漸提升,單票固定成本逐漸降低,規模效應有所展現。

快遞公司年報全部出爐,2021年誰賺誰虧?

順豐也曾在2021年一季度财報中表示,電商市場仍是快遞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電商快遞競争同質化嚴重,價格競争成為電商快遞擴大份額的主要手段。同時,随着資本助力新玩家入局電商快遞市場,低價政策成為新玩家快速搶占市場的主要手段,沖擊電商快遞行業原有競争格局,價格戰愈發激烈。導緻近年來整體快遞行業單票價格持續下滑,行業快遞平均單價從2010年的24.60元/件快速下滑至2020年的10.55元/件。

韻達、中通和圓通三家快遞公司的營收以及利潤均實作了增長。韻達年報顯示,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為417.29億元,同比提高24.56%,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77億元,同比增長5.15%。中通2021年營業收入為304.1億元,同比增長20.6%。全年淨利潤為47億元,同比增長8.7%。2021年全年圓通營業收入為451.5億元,同比增長29.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億元,同比增長19.06%。

上述三家公司同樣在2021年陷入了價格戰的泥沼,但通過提高效率擺脫了價格戰的影響。

中通快遞集團首席财務官顔惠萍此前表示:“競争導緻價格下降的影響在減弱,四季度單票價格下降1.3%,推動全年核心快遞業務價格下降5.7%,即7分錢,其中3分是由于包裹均重的下降。2021年下半年公司采取了許多措施,已經在盈利上初見成效。”

去年12月,監管部門開始關注快遞低價傾銷問題。而從商家回報看,近期快遞價格逐漸上漲,低價競争的時代已經過去。

投資重組升溫

除了低價競争,2021年快遞業另一個趨勢是合并重組。

2021年,快遞業發生了多起合并重組。2021年12月,百世快遞宣布将其在中國的快遞業務出售給極兔,根據雙方于10月29日簽訂的最終協定,收購價約為68億元人民币。此外,順豐在2021年9月28日完成收購嘉裡物流51.5%的股份,使其供應鍊和國際業務收入迅速增加。今年2月25日,京東宣布完成對達達的股份增持,交易完成後,京東将持有達達約52%股份。今年3月11日,京東宣布收購德邦控股所持有的66.5%的股份。

對此,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分析師魏建輝對第一财經表示,行業間的整合并購在加快,各方均通過深度整合、優勢互補提升競争力。此外京東物流、安能物流、滿幫集團,順豐房托、順豐同城等紛紛挂牌上市,借助資本市場謀求快速發展。盡管大陸快遞行業集中度較高,但頭部企業的服務品質和差異化有待進一步加強,市場格局可能還會有所優化。快遞企業之争逐漸轉向綜合服務之争,零擔快運、冷鍊、醫藥物流、跨境物流等細分領域市場集中度低,參與者衆多,存在巨大的整合空間,後續并購重組有望加快。

而上述投資重組等手段,意味着快遞業将迎來能效之戰。多家快遞公司在财報中表示,通過加大技術投入和基礎設施投入,将進一步提高能效以及市場占有率。申通表示,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承壓,還在于為競争增強了加盟網點的客戶拓展和服務能力,同比上年同期适當調整了市場政策的扶持力度。同時為了提高全網産能,加大了資本開支投放的力度。

魏建輝認為,2021年各家快遞在加強對物流産業園投資力度,物流産業園相關的公募私募REITs陸續登陸資本市場,加快了産業園區的資本證券化,有效降低快遞公司整體的資金運作成本。從整個快遞産業營運鍊條看,轉運中心的産能資本開支已基本完成,後續投資的力度會逐漸減弱。快遞企業投資逐漸轉向物流産業園和新的業務領域開拓。物流産業園區核心在于強營運,對于快遞企業來說還有很大增長空間。加大投入産業園,不僅能提升自身倉儲營運能力提升,還能進一步獲得新的業務增量,如社群團購,對倉儲的需求和物流的派送方式需要進一步重整優化。此外投資物流産業園區有望加快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助力制造業轉型更新。

對于2022年的行業投資熱度,上述分析師表示,2022年快遞行業的投資熱度會進一步提升,上市企業間的重組并購或會有所加快。主要兩方面原因:一是國家政策層面支援,尤其統一大市場,更是明确指出要大力第三方物流企業,強化物流企業的數字化發展。二是整個快遞行業發展逐漸進入成熟期,重組并購成為該階段市場出清的主要方式。目前的疫情的對物流行業影響較大,疫情的層層防控導緻物流斷裂,市場承壓價格大幅上升,對産業的營運起到嚴重的負面作用。大陸的物流行業大多數參與者是中小第三方,抗風險較弱,即時現階段國家正在全力疏通物流供應鍊,但有可能部分中小物流企業已經到生死存亡的邊沿,此時頭部企業的收購兼并的可能性會進一步增加,市場格局會再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