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處不“内卷”的年代,連遛娃的項目都“卷”起來了。不但要形式新穎,還要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菁kids整理出這份新奇特的遛娃寶典,您可收好了!
溫馨提醒:近日京城疫情形勢嚴峻,建議您和孩子出行之前先緻電相關機構,了解目的地防疫要求及确認營業時間,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 探洞 ]
說起探洞,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帶着孩子在未知的大自然裡探險,既需要專業的裝備,又需要戶外探險的專業知識,難免會打起退堂鼓。如果探的是專業且安全的人造山洞,家長們應該可以放心讓孩子單飛了。
建在城市裡的探洞工場為了打造讓孩子們感興趣的“山洞”用了不少心思,會設定不同的主題區域,如恐龍化石區、迷宮區、科普區、魔幻區、挑戰區、探礦區,讓孩子們在護具的保護下安全釋放童真,尋找快樂。探洞的路線大多設定了不同的難度,過程中也很消耗體力。據說“探洞一條線,等于慢跑60分鐘”,對付精力極其旺盛的“神獸”有奇效。
參考地點:探洞工場
[ 挖礦石 ]
八零後的父母們想必對小遊戲“黃金礦工”不會陌生,但是在真實的世界裡挖礦石,無論對父母還是孩子,應該都是一次新奇的嘗試。挖黃金就别指望了,挖一些五顔六色的礦石還是可以的。搜尋、挖掘、探尋的過程有趣,還能夠增加孩子們對自然界豐富資源的認知。
挖礦石要提前準備好必要的裝備:護目鏡(以免被飛起的小石子劃傷眼睛)、地質錘和鏟子(萬能的購物網站都可以搜到)、勞動手套、防曬裝備,再準備個袋子裝“寶貝”。建議家長們出發前了解下礦石的知識,可以随時給娃講一講。挖礦是個體力活,也要準備好吃喝,随時可以補充體力。
圖/小紅書部落客@麥麥麥哥 @miss
參考地點:
門頭溝區王平口村(挖廢棄煤礦/黃鐵礦)
石景山法海寺(挖水晶)
延慶石清洞溝(挖孔雀石、藍銅礦、青銅礦)
[ 攀樹 ]
爬樹自古以來便是孩子們熱衷的活動。對于從小浸泡在電子産品充斥的城市裡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生而具有的敏銳感覺力正在被悄悄地侵蝕着,爬樹可以激活他們的感官體驗——用手觸碰着樹皮的肌理,聆聽風拂過樹葉的輕鳴,在樹上感受俯瞰的視角……
考慮到絕大多數父母們所擔憂的安全問題,爬樹發展到今時今日已經不再是孩子自行“開發”的野外運動,而是更新為必須穿戴安全裝備通過繩索、繩結、器械配合身體四肢運用上升下降、行走、跳躍在樹木之間進行攀爬的攀樹運動,還可以參加更專業的課程學習和競技比賽。
參考地點:
朝陽公園
懷柔響水湖露營基地-北京自然攀樹學校
[ 做陶藝 ]
再高科技的玩具,也無法替代泥土和水在孩子眼中的魅力。在玩陶藝的過程中,孩子們自由地跟水與泥土接觸,用手觸碰大自然的淳樸質感,并親身感受創作帶來的喜悅。陶土可塑性強,孩子可以“随形”、“随時”、“随地”地自由發揮。孩子的雙手可敲打、揉搓、拉、團,既能感覺物體的屬性(冷與熱,軟與硬),刺激手部觸覺,又能鍛煉動手創作能力。
制作陶藝能啟迪孩子去感受美、了解美、鑒賞美和表現美,在陶藝活動學習中可以不斷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泥塑作品的直覺性、形象性是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的有效途徑。
參考地點:
陶器陶藝DIY工作室
不貳手作陶藝DIY(護國寺店)
[ 織毛毯 ]
最近有點火的“Tufting”,譯為“簇絨”,更通俗的叫法是“戳戳秀”。它原本是一種在工廠裡用來制作地毯的傳統工藝,如今經過簡化成為手工DIY,隻要一塊闆、一塊布、幾坨毛線和一把簇絨槍即可完成制作。
選擇好自己喜歡的logo、卡通形象或圖檔交給商家,将它們投影到布上,你就可以照着圖案開始描邊,并選擇喜歡的毛線團顔色,開始“突突”。圖案戳好後,封膠、加底、封邊等步驟可以自己做,也可交給門店完成。
據分析人士說,專注填充的過程即使是新手也會将所有注意力投入進去,進而減少焦慮。且其保留了一定的創作空間,孩子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顔色配比去填色,也可以帶來創作的愉快和成就感。
參考地點:
織了·Tufting簇絨·毛毛毯·突突毯
iHome Tufting 毛毛毯·毛線工坊·流體暴力熊
整理/Daisy
圖/大衆點評、小紅書、部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