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沖突第65天,美波或“密謀”烏西部,英海外領土“政府首腦”被捕

作者:志宏教授

時間進入4月29日,俄烏沖突也持續了65天。

據英媒報道稱,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已經下達指令,近8000名英國士兵将被派往北歐和東歐參加聯合軍演,以展示“歐洲國家的團結和力量”。

自冷戰以來,英國還是第一次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軍事部署。

對此,英國陸軍司令伍迪斯“驕傲”地表示:英軍的專業、訓練有素和靈活性,“将達到本世紀歐洲前所未有的規模”。

沖突第65天,美波或“密謀”烏西部,英海外領土“政府首腦”被捕

無論這是不是“吹牛”,但至少可以肯定一點:倫敦方面為了渲染俄羅斯威脅、繼續給俄烏沖突“添柴加火”,這次可以說是“下血本”了。

實際上,這場聯合演習本身的規模就相當龐大,數萬名士兵不僅來自北約各個成員國,而且還包括芬蘭和瑞典——他們現在可是北約眼裡的“香饽饽”。

就在前一天,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還特地表示,如果芬蘭和瑞典決定申請加入北約,他們将受到“熱烈歡迎”,并且任何審批過程都會“快速進行”。

看來,北約的拉攏越來越不加遮掩,芬蘭和瑞典參與軍演的行為就仿佛是“眉目傳情”。

而與此同時,德國聯邦議院在28日當天,以586票贊成、100票反對和7票棄權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了“全面支援烏克蘭”的動議,内容包括要求政府“向基輔運送重型武器和複雜系統”。

德國聯邦議會已形成“合力”,朔爾茨政府的轉向還會遠嗎?

沖突第65天,美波或“密謀”烏西部,英海外領土“政府首腦”被捕

對澤連斯基政府而言,這當然是個好消息,烏總統辦公室第一時間表示,這場投票将成為“德國上司力回歸”的标志,進而被載入史冊。

與此同時,烏克蘭防長列茲尼科夫也興奮地宣布:烏克蘭與北約及其盟國的關系出現了“結構性改變”,後者将向烏方提供“符合北約标準的武器”并進行教育訓練。

種種迹象表明,美西方仍在給俄烏沖突“火上澆油”,烏克蘭已實質上成為了美國的“代理人”,這場戰争或徹底走向未知的方向。

但在這樣的背景下,“反俄”勢力内部卻發生了兩件大事,暴露了其并非鐵闆一塊的事實。

第一件,俄透露美波秘密計劃,波蘭第一時間否認,卻悄悄展開軍演。

28日,俄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聲稱,他收到的一份情報顯示,波蘭和美國正在制定秘密計劃,好讓波蘭重新在其位于烏克蘭的“曆史領地”上建立軍事和政治控制。

沖突第65天,美波或“密謀”烏西部,英海外領土“政府首腦”被捕

他還表示,美波的初步計劃是:波蘭在繞過北約授權的情況下,将一支波蘭“維和部隊”部署在烏克蘭西部,并逐漸奪取烏克蘭武裝對當地戰略設施的控制權。

對于這樣的說法,波蘭特别事務協調部回應稱,俄方的說法是并不新鮮的“謠言”,目的是為了破壞波烏之間的合作。

孰真孰假?目前還不好說,畢竟俄方并沒有提供相關證據,但“空穴來風,非是無因”,以下3點事實不容忽視。

其一,正如俄總統普京所言:“現代烏克蘭完全是被俄羅斯創造出來的”。烏克蘭西部的西沃倫地區和東加利西亞地區,在二戰前就是波蘭的領土,隻不過在1939年被并入前蘇聯,而後才被移交給烏克蘭。

而就在3月份的時候,波蘭歸還特别委員會的官員還曾公開聲稱,烏克蘭應該将西部的三個州交還給波蘭。

沖突第65天,美波或“密謀”烏西部,英海外領土“政府首腦”被捕

其二,波蘭軍方在28日釋出通告稱,軍方将自5月1日起在全國頻繁調動裝備,為之後的軍事演習做準備。同時,軍方還要求群眾不要随意拍攝照片和視訊,以免洩露部隊動向、設施位置、武器水準等國防機密。

可問題是,波蘭不是第一次舉行軍事演習,但像今年這樣持續一個月,甚至連道路上的軍事車隊都不允許被拍攝的情況,還是相當少見的。

其三,截止目前,隻有波蘭方面針對此事做出了回應,另外兩個涉事國美國和烏克蘭,卻不約而同地沒有發聲,這也不符合美烏此前迅速“辟謠”的水準。

話說回來,以利沃夫市為代表的烏克蘭西部,也是相當富裕與發達的地區,作為波蘭曾經的故土,華沙方面真的不動心嗎?

正所謂“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澤連斯基政府恐怕已經心生警惕。

第二件,英國海外領地高官被捕,動手者竟然是美國政府特工。

沖突第65天,美波或“密謀”烏西部,英海外領土“政府首腦”被捕

當地時間28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邁阿密機場内,英屬維爾京群島的總理安德魯·法希被美國警方逮捕,理由是他涉嫌販毒和洗錢。

據悉,同時被捕的還有英屬維爾京群島港口的總經理梅納德,當時他們兩人正在機場内的一架私人飛機上檢視70萬美元現金,而這正是他們“運毒”的報酬。

關于這個消息,其實有3個細節值得推敲。

1,被捕者的身份不一般。英屬維爾京群島作為英國的海外領土,并非是主權國家,但其“避稅天堂”的地位讓倫敦方面極為重視,英女王任命的總督在當地代行行政權力。

而總理作為當地政府的首腦,地位上僅次于總督,平時在英屬維爾京群島上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樣一位地區高官在美國被捕,足以引發震動。

沖突第65天,美波或“密謀”烏西部,英海外領土“政府首腦”被捕

2,縱觀事情經過,英屬維爾京群島總理法希在整場交易中,隐瞞了身份的美國緝毒局線人和特工多次“引誘”法希,比如告訴法希:“你不會在運毒過程中接觸任何東西”,是以大可以放心。

這樣的手段,其實是美國官方的拿手好戲。

去年,美國執法部門就通過“釣魚執法”的方式,指控了一對涉嫌出售核潛艇機密資訊的工程師夫婦,後者曾多次向假扮成外國政府代表的FBI特工出售機密。

3,一直到法希被捕之後,美國政府才将這一消息通知英方,英屬維爾京群島總督得知消息後,聲稱這是“令人震驚的消息”,顯然英方事前沒有聽到一點風聲。

可實際上,美方早在去年秋天就發現了“蛛絲馬迹”,這麼長的時間裡卻沒有向英方尋求協助、一直在獨自調查,難道是出于對盟友的不信任?

沖突第65天,美波或“密謀”烏西部,英海外領土“政府首腦”被捕

但總而言之,俄烏沖突遮掩了西方内部本就存在的種種沖突,而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就很可能會生根發芽,直至破土而出、造成裂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