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文魚價格創紀錄,挪威智利坐收“魚利”,要吃國産三文魚還得等

作者:錢湖有魚吃

如今,人工成本上漲、飼料價格飙漲、貨運物流受限,哪個行業都不好受,但這些卻沒能阻擋當下全球三文魚貿易的“狂熱”。可以說,當下的“絕境”反而成了三文魚養殖業最好的時候。

2022年年初,國際三文魚價格經曆了一輪出人意料的暴漲。雖然早在去年年底,很多業内人士就紛紛預測三文魚市場會迎來反彈,但誰也沒想到會反彈到這種程度。

三文魚價格創紀錄,挪威智利坐收“魚利”,要吃國産三文魚還得等

挪威三文魚作為全球三文魚市場的風向标,四月份的産地出貨價已經穩穩站在了100挪威克朗/公斤(人民币71元/公斤)的關口上方,創下了挪威22年來有官方統計交易資訊以來的最高紀錄。6公斤+大規格的三文魚價格甚至高達135克朗/公斤(人民币96元/公斤)。

雖然在當下各種不利因素影響下,三文魚養殖業的綜合成本高漲,但創紀錄三文魚價格在覆寫高出的成本後還有富餘,也讓挪威的三文魚養殖業賺足了銀子。

根據挪威海産局(NSC)資料,2022年第一季度,挪威一共出口了34億美元的海産品,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2%,其中養殖三文魚出口額占比68%。雖然三文魚出口量同比下降了5%,但出口額卻大增33%。

三文魚價格創紀錄,挪威智利坐收“魚利”,要吃國産三文魚還得等

而作為全球三文魚養殖業的一哥,挪威美威公司雖然第一季度産量同比下降了23%,但公司的營業利潤卻達到了2.07億歐元,同比暴增90%。很明顯,美威賣出的魚更少,賺的錢卻更多了。

挪威知名券商Fearnley Securities(費恩利證券)預測,三文魚價格在第二季度仍有上升空間,并在下半年實作“軟着陸”,這也将意味着,全球兩個最大的三文魚出産國挪威和智利,将會在今年實作創紀錄的産業收益。

産量跟不上消費量

三文魚漲價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産量跟不上消費量。三文魚作為一種養殖條件比較苛刻的冷水魚,全球有養殖條件的國家就那麼幾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這些有限的自然養殖資源陸續被各路三文魚養殖巨頭給“瓜分殆盡”。而且這些有限的養殖資源在經曆了多年的開發之後,也早已在十多年前就趨于飽和。

三文魚價格創紀錄,挪威智利坐收“魚利”,要吃國産三文魚還得等

除了保護環境的需要,挪威、智利和加拿大等國嚴格控制自然水域的三文魚養殖量也是出于保護三文魚養殖業健康長久發展的考慮,畢竟自然環境的承載力有限,一味追求産量,容易受到寄生蟲、病毒和赤潮等不利因素的反噬。

也就是說,如今全球三文魚養殖業産量的上升空間因為自然養殖環境有限而被“鎖死”,可同時,全球三文魚消費市場卻在中國、南韓、阿聯酋等新興市場的助力下在最近的十多年時間裡實作了大幅增長,這自然也讓全球三文魚的價格進入了上升通道,而最近的一輪三文魚漲價則是在當下“極端”時期的極端表現。

因為既有市場,又有價格,養殖企業自然會挖空心思搞擴産。

深遠海和陸基香不香?

因為産業發展成熟,三文魚養殖業内的企業想要通過兼并來實作增産非常難。能下金蛋的母雞抱在自己手裡不香嗎?是以眼下隻有搞深遠海養殖和陸基循環水養殖這兩個突破口,但大家搞了這麼多年,受制于成本和技術瓶頸,始終沒有能夠走出一條像樣的路來。

挪威在深遠海三文魚養殖方面算是走得最遠的,但迄今為止,隻有兩個項目獲得了挪威政府頒發的永久許可證,一個是SalMar公司的“Ocean Farm 1”項目,公司已經完成了兩茬三文魚養殖,累計産量達到1萬噸。另一個是Nordlaks公司開發的Havfarm深遠海養殖工船項目,養殖容量為10,140噸。

三文魚價格創紀錄,挪威智利坐收“魚利”,要吃國産三文魚還得等

Ocean Farm 1

三文魚價格創紀錄,挪威智利坐收“魚利”,要吃國産三文魚還得等

Havfarm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養殖項目的主體工程都是由大陸的造船企業代工完成的。雖然是挪威深遠海養殖領域的明星項目,但因為養殖成本高和需要解決死亡率高等諸多全新難題,至今沒有起到有效的标杆引領作用,幫助企業獲得實質性的産量提升。

因為有難度,而且對環境的影響未知,挪威政府并沒有鼓勵養殖企業為了擴大産能大搞深遠海養殖,隻是讓少部分先頭部隊探路,積累經驗和技術。

然後是陸基循環水養殖。因為很難進入傳統三文魚養殖領域,很多外來企業和資本就通過聯合傳統養殖企業(技術)搞起了陸基循環水養殖。陸基循環水三文魚養殖項目在疫情爆發前一度是全球水産投資領域的熱門,但這幾年,雖然陸基養殖項目在全球遍地開花,但卻也遇到了跟深遠海養殖項目相似的困境。

三文魚價格創紀錄,挪威智利坐收“魚利”,要吃國産三文魚還得等

雖然三文魚市場“錢景”喜人,但同樣因為高成本,同樣要解決裝置事故率高、高密度養殖引發提前性成熟等各種在傳統網箱養殖很少遇到的各種全新難題,但讓新興的陸基三文魚養殖項目成為投資周期長,見效慢的“硬骨頭”。

全球最大的陸基RAS三文魚養殖企業Atlantic Sapphire(AS)最近剛剛釋出了2021年年度報告,全年産量僅有2,374噸,遠低于預期的2萬噸。因産量不及預期,AS年營收低至1,685萬美元,導緻虧損增加至1.32億美元。

作為陸基三文魚養殖業界的标杆,AS有雄心在2031年實作22萬噸的産量,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三文魚價格創紀錄,挪威智利坐收“魚利”,要吃國産三文魚還得等

在全球範圍内,2019年,陸基三文魚養殖業申請的項目産量為1萬噸,2020年增長至2.3萬噸,2021年增至2.9萬噸。雖然最近幾年,全球陸基三文魚養殖業的規模在持續性擴大,但現階段的産量增長對于全球接近300萬噸總産量的三文魚養殖業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作為全球水産界碩果僅存的“茅台魚”,三文魚養殖業大幅擴産無望,價格屢創記錄也就不奇怪了。據業内人士預計,2023年,全球三文魚價格仍将維持在高位,這對很多三文魚養殖業來說,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要吃國産三文魚不容易

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水産養殖國,三文魚的賺錢效應明顯,業界自然無法置身事外。雖然大陸北方地區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三文魚養殖嘗試,但因為沒有适合三文魚養殖的近岸天然水域,嘗試以失敗告終。如今,大陸隻能走挪威作為“備選”的深遠海和陸基養殖路線。

在深遠海養殖方面,“紮根”黃海“冷水團”的深藍1号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項目,頭茬養殖的三文魚也已經在去年成功收獲,而且深藍系列的其他養殖項目也已經在推進當中,但大陸的深遠海養殖項目所面臨的困難明顯要比挪威的大得多。

三文魚價格創紀錄,挪威智利坐收“魚利”,要吃國産三文魚還得等

深藍1号

挪威的三文魚養殖業發展時間長,在傳統近岸養殖方面浸淫多年,而大陸因為條件受限,上來就是“地獄模式”,這難度可想而知。

除了深遠海養殖的标配難題,大陸養殖企業還因為缺乏傳統三文魚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經驗和技術的積累,在育種、飼料和相關技術方面存在明顯的劣勢。雖然有國内市場為依托,在養殖硬體裝置建造技術和成本方面也有不小的優勢,但業界想要在短期内實作三文魚養殖的規模化和商業化的難度非常大。

在陸基養殖方面,大陸能擺上台面的目前隻有一個叫“東方海洋”的項目,如今已經更名為“國信東方”。這是個堅持了十多年的老項目,因為難度太大,在東方海洋手裡一直沒有實作盈利,最後隻能找來國企青島國信來“續命”。折騰了這麼多年,一直未見雄起,卻等來了北歐資本在甯波象山投資的陸基養殖廠正式投産的消息。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走“曲線救國”路線的佳沃食品(聯想集團控股企業)。雖然很早就看好三文魚的市場前景,但缺乏水産養殖背景,佳沃隻能咬牙在2019年斥近10億美元巨資,收購了一家名為Australias Seafoods的智利大型綜合性三文魚生産企業。

雖然佳沃的這筆收購在當時并不被看好,而且也曾被業界吐槽買貴了,但現在看來,花10個億,買一個全球三文魚養殖業的席位,似乎也是個不錯的買賣,而且Australias Seafoods已經在去年成功扭虧為盈,如今有望在這一輪“三文魚熱”中成為佳沃食品的現金奶牛。

結語

從長期看,三文魚在全球水産品行業的市場地位,相當于茅台酒之于大陸的白酒行業。因為産量的增長跟不上消費市場的擴張,三文魚這條全球水産業界的頭部魚将會持續“獨領風騷”。中國的水産養殖企業雖然很難成為頭部玩家,但相比于完全置身事外,大陸參與三文魚養殖業的水産企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雖然前路漫漫,但未來可期。(完)

感謝閱讀,如果喜歡本文就點個贊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