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因為各自身份的不同需要調整自己的姿态,從相處的目的、相處的方式方法以及相處的距離就應該展現出雙方的情感狀态,而對于男女之間的異性交往,更應該注重彼此的身份和分寸,稍有不慎或許就引發諸多誤會。
也正因如此,我們古話有“男怕妻妹,女怕夫弟”,這些言語無一不在提醒我們在對外異性交往的過程中要懂得避嫌,不能因為喪失分寸而造成讓人誤解的印象,尤其是在戀人和夫妻的關系中,更應該自覺主動地與外界的異性保持合适的距離,不能因為自己一時的熱情而給感情平添不必要的煩惱。
丈夫楊東(化名)和妻子林娟(化名)鬧沖突已經有兩年多了,妻子指責丈夫與發小的老婆阿秀(化名)走得太過親密,多次強烈要求丈夫删除阿秀的聯系方式都被拒絕,是以,她懷疑兩人存在某種不可告人的關系,并揚言如果丈夫不删除阿秀的聯系方式,那兩人就離婚。

對于妻子的質疑,丈夫楊東拿出了自己的解釋,他說發小與自己兄弟感情非常要好,兩年前,發小不幸因病去世,留下遺孀阿秀,眼看阿秀一個人孤苦伶仃,女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困難,他便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照顧好發小的妻子,在日常生活中緩解發小妻子的失落情緒,以告慰發小的在天之靈。
是以,楊東對妻子發誓他隻是看見發小妻子可憐,無依無靠才幫助,幫助發小遺孀也是展現兄弟情誼的一種表現方式,但兩人絕沒有不清不白的關系,可是林娟卻不這麼認為,她提到兩件事讓人感到很疑惑。
有一次丈夫提到想買車,林娟說自己不同意丈夫買車,結果丈夫還是私自作主去買車了,看車的時候帶着阿秀,提車的時候帶着阿秀,就連上牌的時候也帶着阿秀,林娟提出質疑,自家買車,丈夫為什麼前後都要帶着阿秀。
除此以外,妻子林娟又提到一件事,她表示隻要丈夫每次提到阿秀,或者得知關于阿秀的某些消息,楊東就會表現出很開心的神情,那種笑容給人感覺超出了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正常的幫助和關心。
對于妻子的質疑,楊東解釋自己想得很簡單,并沒有考慮很多,買車的時候就是單純想帶阿秀出去緩解一下情緒,沒其他什麼意思,至于妻子說自己提到阿秀就面露笑容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如果不信,可以當場打電話給阿秀核實情況。
在電話中,阿秀表示兩人純屬就是同村普通的村民關系,兩人清清白白,自從自己老公去世之後,自己确實有什麼難事了才會打電話給楊東請求幫助,平時兩人幾乎沒有任何交集,也不想因為某些行為讓他人産生誤會。
可是林娟還是不相信阿秀的說辭,她回憶表示2021年9月的時候,夫妻倆為了阿秀一事打過架,而且丈夫楊東還動手打過她,林娟直言丈夫能為了其他女人打自己,足以見得阿秀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她根本不相信兩人存在清白的男女關系。
楊東承認自己确實當時動手打了妻子,起因是因為妻子侮辱自己和發小妻子之間存在不正當的男女關系,他實在是聽不下去了,忍無可忍才“賞”了妻子一耳光,妻子的言語着實太氣人了,楊東繼續聲稱即便不是發小妻子,妻子也總是說他的朋友都是狐朋狗友,似乎在妻子眼中,自己的朋友交際圈都是肮髒不堪,并且妻子動不動就以離婚要挾他就範。
正因為如此,楊東表示兩人經常為了這些瑣事發生争吵,自己的手機已經被妻子摔壞了兩部,心中對妻子産生了強烈的抵觸感,是以後來當妻子三番五次要求他删除與阿秀相關的一切聯系方式時,他才拒絕了妻子的無理要求,結果妻子一氣之下拉黑删除了他,兩人在這個家徹底變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楊東直言自己也不想看到這種局面,他希望妻子能夠原諒自己,不要在生活中處處針對自己,兩人摒棄前嫌好好生活,他真的不想再這麼折騰下去了。
一旁的林娟并沒有表态,隻是又提到另外一件事,說3年前,自己母親去世時,她作為女兒需要帶份子錢回娘家奔喪,因為她婚後沒有工作,一直在家操持家務,是以當她向丈夫要錢時,丈夫就給了她40塊錢,她當時不堪受辱,找鄰居借了一千塊錢才回娘家奔喪。
從這以後,她就不再做家庭主婦,開始外出打工自謀生路,心裡也留下了對丈夫深深的成見,不管丈夫怎麼做,40塊錢份子錢的那件事一直像一根刺一樣紮在她的心中無法釋懷,是以這幾年來,無論丈夫做什麼事,她确實左右都看不順眼,也不願相信。
聽到妻子提到這件事,楊東解釋自己當時在外打工也是分無分文,并非是有意為之,希望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他承諾會注意與阿秀之間的分寸感,每個月給妻子林娟兩千元,他的内心還是愛着妻子林娟,說罷,楊東主動拉起妻子的手,兩人重新互加了好友,楊東也是當場轉了兩千給妻子,林娟也随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丈夫楊東和妻子林娟圍繞發小的妻子産生了無法調和的沖突,丈夫堅持是普通的異性關系,而妻子則認為兩人關系并沒有那麼簡單和單純,這就陷入了一個溝通的死胡同,妻子從婚姻的角度出發,要求丈夫删除與對方的一切聯系也同樣遭到拒絕,似乎這些種種迹象都指明了丈夫很難完全洗脫自己身上的嫌疑。
相信但凡是一個正常人都不會容忍自己的伴侶與其他異性存在過于親密的行為,感情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尤其是對于已婚人士,應該要自覺地與其他異性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因為忽略避嫌而讓伴侶産生誤解,進而影響到婚姻,這無疑是得不償失。
雖然從兄弟情誼來說,自己主動熱情地幫助發小留下的遺孀,讓人感到一股人世間的暖流,可是這股暖流在自己的婚姻中卻遭遇了質疑,逼迫自己不得不在婚姻和助人為樂中二選其一,淡化與發小妻子的關系會鞏固婚姻關系,但是與發小妻子存在不清不楚的關系則是對妻子的不尊重,也是加深自己婚姻危機的根源。
作為一個男人,自己沒有承諾去幫助發小的妻子,也沒有義務去幫助對方,反而因為自己的熱情導緻婚姻危機四起,相信即便發小泉下有知,也不忍楊東冒着自己婚姻解體的風險去幫助自己的妻子,有些事還是得理性權衡之後适可而止。
丈夫楊東縱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妥之處,但是回顧整件事,我們不難發現妻子之是以對丈夫耿耿于懷,與妻子母親去世丈夫隻拿了40塊錢那件事有關,俗話說:夫妻沒有隔夜仇,可是妻子卻将這件事牢牢記了長達3年之久,也影響了夫妻關系長達3年。
夫妻之間沒什麼話不能說開,遇到讓自己無法了解的事,應該找一個合适的時間和地點将話展開,而不是一個人将沖突積郁在自己的心中,這隻會讓沖突發酵并增加夫妻之間的離心力,如同婚姻患上慢性病,随着時間的推移,非但沒有治好婚姻的症結,反而一步步地将婚姻推向絕境。
一言以蔽之,婚姻的和諧和幸福離不開夫妻之間的互信,更離不開夫妻之間的溝通與了解,夫妻之間無論存在什麼心結,一定要及時溝通,并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嘗試着去了解對方的憂慮,唯有此,自己才能體會到對方的心境,有些争執不休的沖突才能迎刃而解,婚姻才能迎來幸福的曙光。
關于丈夫楊東總是熱情地幫助發小遺孀的做法,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讨論,謝謝!
文|培大大
未經許可,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拆解、搬運、抄襲、洗稿本文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