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時玩水節子的快樂時光

兒時玩水節子的快樂時光

傍晚,披一身落日的餘晖,在北固山下的棧橋上散步。江面波光粼粼,“半江瑟瑟半江紅”;江岸遠遠近近,幢幢高樓入畫來。突然,棧橋盡頭的小廣場,傳來孩子們稚聲嫩氣的歡笑聲。上岸駐足觀看,十來個孩子拿着水槍互相嬉鬧。他們每人一把或兩把塑膠水槍,一邊奔跑,一邊射水。塑膠水槍有長有短,五顔六色,射程有的三四米,有的甚至有七八米。孩子們打得不亦樂乎,嬉鬧聲此起彼伏。還有家長在一旁為孩子鼓勁。不經意間,一個小孩的水槍射中了我的腦袋,花白頭發沾上了水。

兒時玩水節子的快樂時光

我無意責怪那個小孩,依然和許多老人一樣喜笑顔開。凝望天真活潑的孩子們,記憶裡,做水槍玩水槍的往事,一下子浮現在眼前,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水槍,老家叫水節子,竹筒做的。到了夏天,許多小孩都有一隻或幾隻水節子。做水節子,一定要有竹竿,到哪裡去找呢?我家隔壁的龍順,是母親的遠房侄女。她認識大山山腳下寺裡村名叫老虎的。

兒時玩水節子的快樂時光

老虎家在山裡頭,屋前屋後都是竹林。母親托龍順向老虎讨要竹竿。沒幾天,老虎就捎來了七個七八寸長的竹筒,老虎真是個熱心人。每個竹筒都是一頭空,一頭留有竹節,正好适合做水節子。我和二哥高興得跳了起來。兩人“剪刀石頭布”,二哥赢了,拿四個;我拿三個。

兒時玩水節子的快樂時光

我們一人拿一個竹筒,嘗試自制水節子。第一步;在竹節上鑽孔。工具是磨尖的鐵釘。我們找來了一根鐵釘,在井邊的磨刀石磨尖。二哥說,磨得越尖越好,鑽的孔越小,壓力越大,噴射越遠。第二步,做抽水壓水的拖稈。材料是紗布,棉線和筷子。把紗布纏緊在筷子上,用棉線緊緊地綁死。既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細。太粗了塞不進竹筒,太細了無法形成壓力。這樣一個自制的水節子就制作成功了。我們從井裡吊了一桶水。先用塞進的拖杆往外拉,把竹筒裡灌滿了水,再使勁把拖杆往裡揣,水就從竹節的小孔裡射出來,老遠老遠。我們倆大聲呼叫:“成功了!成功了!”祖母踮着小腳,從竈間跑出來看我們打水節子。她看到水射得那麼遠,也和我們一樣哈哈大笑。

兒時玩水節子的快樂時光

試制水節子成功後,我們又把剩下的竹筒都做成水節子,藏在家裡備用。偶爾也會帶兩個水節子在身邊,向小朋友炫耀。有了這自制的水節子,我玩得可開心了。上學放在書包裡,晚上睡覺放在枕頭邊上,生怕弄壞了它。我還常常和小朋友們在一起玩耍,比誰的水節子射得高射得遠。有時候,我們十來個人一道來到池塘邊上,分成兩組,互相用水節子噴水,個個都滿身水,最後還是不分上下。大家索性脫掉了衣服,光腚跳下水,洗個冷水澡。我們一直瘋到大人呼叫才回家。

兒時玩水節子的快樂時光

用竹筒子自制的水節子,給兒時的我們帶來了快樂,也給我留下了滿滿的回憶。水節子雖然沒有現在的孩子玩的塑膠水槍那麼精緻,那麼漂亮,但是玩水節子的快樂時光永遠珍藏在我的心裡。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