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鐘正生: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降至5%,跨周期調節尤為重要

記者 王宇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在生日前表示,中國經濟高點可能已經過去,下半年将是"高峰盤整"。他預計第四季度的增長率将回落至5%,是以政策應該積極主動,并跨周期進行良好調整。

鐘先生在周五由上海财經研究院主辦的一次活動上表示,從兩年複合增長的角度來看,今年上半年所有經濟名額大多向上,但到7月份,主要經濟名額普遍放緩。這是對7月30日政治局會議穩步增長政策的最好評論。

"GDP很可能在第四季度回落到5%,甚至一些機構也比較悲觀,認為低于5%,是以政策應該積極主動,否則今年年底和明年初穩定增長的壓力會非常大。他說。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上半年中國國内生産總值同比增長12.7%。按季度計算,第一季度同比增長18.3%,第二季度增長7.9%。

從具體名額來看,鐘正生表示,上半年我國工業生産和出口增速均超疫情前,但随着出口拉動效應減弱,加上生産限制、核心要素缺失,工業生産面臨下行壓力。在投資方面,制造業投資未能延續第二季度加速複蘇的趨勢,展望第三季度制造業投資增長或将進入平台期;此外,消費者複蘇趨于停滞。

"由于大多數非耐用品和服務的消費是不可逆的,是以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率不應以兩年平均值來衡量。1-7月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長8.8%,低于2019年的8%,但消費增長自4月以來已進入平台期。很明顯,消費需要更多的驅動力。他說。

鐘正生認為,促進消費将成為中長期挑戰。"中國離适度老齡化隻有一步之遙。"老年人消費傾向低是中國消費增長的中長期拖累,需要通過養老保險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來解決,"他說。同時,面對高房價,年輕人的替代性支出讓位于住房儲蓄,而中年人的替代性支出也讓位于下一代的住房儲蓄。中央财政委員會會議聚焦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問題,提高居民收入水準和消費能力是其應有的意義。

8月17日,中央财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促進高品質發展的共同繁榮,正确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建構初步配置設定、再配置設定、三次配置設定協調對接的基本制度安排,加大稅收調整力度, 社會保障、轉移支付,提高精準度,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整高收入,消除違法所得。兩個小橄榄配置設定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類全面發展,朝着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邁進。

對于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整",鐘正生在會上也談到了自己的觀點,他說,跨周期調整不同于逆周期調整,跨周期調控更注重中長期經濟運作,多考慮政策滞後效應, 使利用宏觀政策工具化解經濟波動,更有利于中國經濟"穩定遠方"。

"前瞻性調整可能比壓力調整更溫和,'在發生之前采取預防措施'比等待症狀加深後再服用大量劑量更有效。中國去年在新冠疫情的控制中"先進先出",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如何在西方發達經濟體尋求貨币政策正常化之前避免宏觀杠杆率進一步快速上升。他說。

鐘正生強調,跨周期調控不僅要在需求端進行,還要在供給側進行。"不僅要以克制和有節奏的方式使用傳統的宏觀政策工具(财政和貨币),而且應該更多地釋放制度改革的紅利,更好地提高整體要素生産率,以便在需求牽引供給和供給産生需求之間實作更高水準的動态平衡。這符合"十四五"規劃中強調的高品質發展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