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少成名的白居易不解“色即是空”,看見開花的樹後,寫千年絕句

白居易年少成名,才華橫溢,十六歲就以《賦得古原草送别》名滿京城。當時的名士顧況還以他的名字打趣:如此本事,在京城定居确實很容易啊!

白居易29歲的時候在中書侍郎考試下第四名及第,32歲出任秘書省校書郎,白居易是一位極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詩人,不僅僅是在唐朝文壇地位很高,而且在世界文壇,也廣有盛譽。

年少成名的白居易不解“色即是空”,看見開花的樹後,寫千年絕句

白居易的詩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據說為了讓大家都能看得懂他的詩,他經常把詩念給一些不識字的老婦人聽,若是她們聽不懂,就一直改到她們能明白為止。

白居易好禮佛,但卻一直不解“色即是空”的道理,後來他種了一棵樹,一日他于風中看這棵樹花開後,突然就頓悟了。于是便欣喜地寫下了首七言絕句,全詩短短28個字流傳了千年:

《僧院花》唐.白居易

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細看便是華嚴偈,友善風開智慧花。

年少成名的白居易不解“色即是空”,看見開花的樹後,寫千年絕句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在交代自己種樹的目的和心中的疑惑。因為佛教的很多教義和經文本身就很難了解,是以作者借用一棵樹的成長來闡述自己的思想。

詩的後兩句開始進入正題。這芳樹在風中開了花,令詩人十分歡喜。這花開得突然,昨日還沒有,今日卻立于枝頭,随風搖曳,這是佛法裡的緣起;數日後,它卻将和其它春花一樣,再随風而逝,這是緣滅。

年少成名的白居易不解“色即是空”,看見開花的樹後,寫千年絕句

像他們這些人,窮極一生都在尋找生命的真谛,等到了頓悟的那一天也可謂是豁然開朗,而這一切都充滿禅意,到處都展現了“色即是空”的含義。

白居易的遣詞造句沒有很驚豔的地方,但是詩中所表達的禅意和詩意卻讓我們深深折服,他用自己一貫的平白風格向我們講述了自己的困惑和頓悟,這種寫法也對後世文壇産生了深遠影響。

白居易得到大部分人認同的是稱号是“詩魔”。這個外号來自于他自己的詩:“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年少成名的白居易不解“色即是空”,看見開花的樹後,寫千年絕句

他的詩好在詩詞内容意境的平常化、國語,為了保障詩文最大的流通度——也就是要讓所有人,包括不認字的街邊小販都能聽懂。

過分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是以人稱“詩魔”——這是對他個人寫詩瘋魔成性的一種贊揚。

唐朝時期,他的詩文傳播到新羅、日本、越南、泰國等國家。在歐洲,白居易能夠和貝多芬齊名;在南韓,宰相願意用百金換取白居易一首詩,而且還能否分辨出這首詩的真僞;在日本,甚至推動了整個民族文化的進步。

年少成名的白居易不解“色即是空”,看見開花的樹後,寫千年絕句

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一直備受矚目,是世界上最久遠的曆史文化。在我們接受教育的課本裡面接觸到最多的就是李白和白居易的詩詞了,其中白居易的詩詞更加的通俗易懂。

白居易一生中寫詩詞三千多首流傳千古,他的詩詞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用暗喻的手法,諷刺當時的社會腐敗無能,對那時的百姓不管不顧。隻在乎自己的吃喝玩樂。還有一種就是用叙事的方式記錄當時的唐朝是什麼樣的。

年少成名的白居易不解“色即是空”,看見開花的樹後,寫千年絕句

如果想了解一下這位偉大的“詩魔”,可以看一下《白居易詩集》這套書,經過多方研究專家考證之後,選取經典之作,脍炙人口,符合當今不管是孩子還是我們對詩詞的需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