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本文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等智能裝置的出現,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而為了适應人們的使用習性、應用場景,智能裝置也需要在産品設計、互動設計上做出更優方案,以達成更舒适的使用者體驗。那麼,設計師該如何設計好智能手表這一類工具裝置?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一、前言

1. 什麼是IOT

首先我們先科普一下IOT的概念。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Smart Connected Device)即萬物互聯,代表着世界萬物都可以通過資訊技術實作互動以及共享傳遞。

這一概念是1999 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Auto-ID Center 首次提出,其後 2005 年 11 月 17 日,在突尼西亞舉行的資訊社會世界峰會(WSIS)上,國際電信聯盟(ITU)釋出了《ITU 網際網路報告 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近年随着“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物聯網在社會各界不斷出現,物聯網技術也開始逐漸在智能生活中,促使人們的生活品質逐漸提升,也逐漸演化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法缺少的重要部分。

2. IOT的分類

物聯網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網, 但是其核心與基礎還是網際網路。

通過網際網路的能力,使用者就可以在用戶端上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資訊交流和通信,是以 IOT 可應用在智能家居系統、軍事工程、汽車、醫院後勤、現代化農業等領域當中。

對于我們國内老百姓目前接觸的 IOT,屬智能穿戴、智能家居領域的應用最為廣泛,應用品質也比較高,人們對智能家居的認可度也比較高。

可以想想現在有多少人會依賴于智能穿戴裝置來滿足健康監測、支付、控制裝置等功能。

為什麼智能穿戴領域可獲得比較快速的發展?

适應新時期人們對體驗的新需求;

依賴于小型智能産品的推廣。

換言之,正是由于産品的智能化,促使 IOT 技術可借助無線網絡技術實作對自身監測以及智能裝置的控制,并适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應用方案。

在人人都擁有手機、電腦等裝置的今天,IOT 可将智能化裝置與智能穿戴裝置聯系起來,為使用者提供遠端控制的條件。

例如智能手表,使用者可以在工作機關或者回家的路上就可完成對相關裝置的控制,并且也可以通過手表來監控心率健康等。

二、IOT下智能手表的背景與現狀

1. 智能手表的發展現狀

說到 IOT 的發展,我們的智能手表可是功不可沒。

智能手表屬于可佩戴智能裝置,可佩戴智能裝置這種思想在早間年就有出現,谷歌、I/M公司都有嘗試去做,但是由于當時條件不足,其“智能化”的程度還遠遠不夠。

2010年,蘋果公司在 iPod Nano6 上安裝了一個專業表帶,實作了現代智能手表的開端。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此後,随着科技飛速發展,什麼無限通訊、大資料、雲計算啊等功能日漸成熟,也将智能手表推向了巅峰。

首先安卓陣營領頭羊三星在一年之内推出了5款智能手表産品,緊追其後的 Pebble 在海外衆籌市場籌得 1000 多萬美元,也是“一 石激起千層浪”,其第一版産品創造了 30 萬部的銷量。

随後國内的小米、OPPO等網際網路大廠也加入其中,讓智能手表市場呈現百花齊放的景象,想想都恐怖~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我們再說說當時尤其成熟的兩大巨頭蘋果和谷歌。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谷歌在2012年釋出一款智能化“虛拟現實拓展眼睛”,這款眼鏡能夠通過語音控制方向、視訊、拍照以及上網。

蘋果公司推出的 Apple Watch 更是采用了高精尖的技術。

它的螢幕采用了OLED螢幕,支援無線充電、螢幕支援多點控制,并自行研發的S1晶片,其背部覆寫了很多傳感器。

而且Apple Watch的互動方式突破原有的點按、滑動等互動操作,新增了按壓式操作,能夠識别按壓力度,允許開發者創造出更好的互動方式。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 Apple Watch官網

到了今天,很多巨頭已經開始入局智能裝置,開始從原始的附件類、感應類的可佩戴智能裝置發展成一個新的平台類裝置,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态體系。

2. 智能手表的分類

到了現在,智能手表在發展的過程也出現了很多變化。我們把它分為兩種:

平台級:其絕大多數能夠獨立完成并計算,屬于相對獨立的個體;

依附類:這種可能需要手機、電腦等裝置實作。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1)“平台類”智能手表的優勢

資料分析和處理能力

我們之前使用的智能手表是平台級别的智能可穿戴裝置,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資料分析和處理能力。

人們可以通過智能手表的觸控屏來體驗多種多樣、且較為完整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與服務。

例如 Apple Watch 上的S1晶片,高度內建且功能強大,相對于單一的智能手表,就顯得很特别。

互動方式

平台級别的智能手表還具有一定的互動方式,比如圖像、觸摸、語音等互動手段,可以與使用者産生互動。

比如 Apple Watch 還添加了多元度的互動方式即按壓式的互動方式,稱為Force Touch 技術。一般情況下可呼出上下文菜單(Context Menu)。

但因 Force Touch 這一手勢的可發現性較弱,目前已用長按(Long Press)來代替。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承載資訊

平台級别的智能手表還可以承載很多的應用軟體,能夠進行下載下傳、安裝、解除安裝等操作,這就成就了其能夠完成短信、電話、音樂、健康提醒等一系列操作。并且平台類的産品不僅能滿足使用者需求,還可以創造需求,需求可以通過網絡效應慢慢培養。

例如抖音,如果隻有單一、少量的使用者其實不會産生效應,但是當所有人在使用它并對其産生依賴,那麼就能通過使用者挖掘出更多的需求和可能。

2)“依附類”智能手表

資料收集能力

依附類的手表一般都需要搭配其他裝置使用,一般是手機,該類裝置負責收集使用者的資料。

例如小米手環,提供計算行走的距離和熱量消耗,内部的傳感器還可以提供睡眠監測等功能,其功能是将資料上傳至伺服器然後再同步到APP當中。是以這類産品的核心在于強大的資料收集能力。

低成本

此類産品去掉了很多專業的技術,隻需要在傳感器上投入一些成本,通過造型、品牌優勢就可以獲得一定量的使用者。這對智能手表的新使用者拓展是十分便利的,一方面打入大衆市場,擴大智能手表的規模和使用者認知度,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忠實的使用者。

造型多樣

由于其低門檻的特點,非常容易被中小廠所複制,價格還便宜。然而他們提供的功能都大同小異,差的就是造型方面。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三、使用者體驗在智能手表中的應用

1. 四個互動屬性探索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作為“親膚”裝置,更加注重使用者體驗,我們從行為、圖像、語音、資料四個屬性進行分析。

1)行為

行為通俗易懂就是我們自主意識操作後的行為操作。

人和人之間是具有行為互動操作的,反之人與産品之間也是具有行為屬性的。

産品會依靠使用者操作後的回報來決定使用者的體驗感受,随着人對産品的深度探索,産品就會積累使用者更多的行為屬性,并為使用者提供更強的使用者感和操作體驗。

舉個例子,蘋果手表具有脈搏監控以及活動監控的功能,通過手表背後的智能傳感器檢測心率,實時回報到手表上。同樣,如果你坐得太久或者吃得太多血壓高了,手表會給你相應的提示和建議。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 Apple Watch官網

還例如小米手環在接入手機後,讓使用者的電話響起後通過手機震動來感覺,以及每日可以設定目标步數,當達到一定值,訓示燈會亮起。

這種人是産品、産品是人的方式能夠拉升使用者體驗設計中的人性、互動、情感等特征。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 小米官網

2)圖像

圖像是手表的主要輸出方式,也是使用者進行互動操作的基礎。

因為受到一些限制,智能手表相對于其他智能産品顯得更小巧、空間比較局限。

較小的螢幕尺寸使螢幕隻能顯示有限的資訊,在較小的螢幕上要達到使用者體驗最大化,需要在設計過程中考慮界面的設計要素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讓APP界面一目了然。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3)語音

語音互動是廣泛的互動方式,語音是人與人之間的主要交流方式,可以拉近人與産品之間的距離。

例如蘋果的Siri、小米的小愛同學都在語音互動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蘋果公司的 Apple Watch 具備Siri功能,在休眠狀态下可以通過語音實作喚醒和操作,因為手表是“親膚”裝置,手表的互動操作比較獨特,使語音成為相對于手指操作和外接裝置等其他操作之外更快捷的操作手段。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 Apple Watch官網

4)資料

資料對于設計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現在市場上的智能手表更是收集資料的工具,通過對人體資料的收集彙總,不間斷地為使用者提供新的資料。

例如小米手環能夠檢測使用者的健康情況并上傳雲端,使用者可以通過資料回報看自己是不是最近吃胖了或者缺乏運動之類的。

微信和手環的綁定可以讓使用者實時了解家人朋友的運動情況,手環還可以檢測使用者的睡眠情況。

是以大資料庫的建立,對于未來的醫療、教育等領域都有着無限的可能。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2. 兩大平台系統互動界面分析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目前大家最了解的兩大系統非蘋果陣營和安卓陣營莫屬,他們分别搭載Android Wear 系統以及Watch OS 系統。

由于智能手表也采用這兩大系統設計,是以其設計的出發點和原則比較相近,都是由簡單的互動方式及明确的布局構成。

雖然手表不同于手機,它沒有那麼複雜的功能子產品,但是它們都具有接受通知并推送功能、簡單的互動方式以及準确的讀取性能。

1)Watch OS 平台互動界面設計原則

智能裝置滿天飛,設計師該如何入門智能手表?

面向個人

蘋果公司将 Apple Watch 定義為“個人”裝置。首先智能手表作為“親膚”裝置,友善成為使用者接收資訊的入口,擡手的動作就可以擷取大部分資訊流,其次還可以做到簡單的回複、應答等操作。

軟硬體一體

蘋果公司對自家生态産品的統一可是十分看重,電腦、手機、iPad等裝置體驗基本一緻。

方形樣式、視網膜屏等一切都是為了與 Watch OS 無縫銜接。

開發者手冊中說到,在開發 Watch OS 的APP時,盡量使用黑色背景,其UI應該與螢幕邊緣無縫整合,進而給使用者一種渾然一體的視覺感受。

互動輕量

Apple Watch 上的互動操作簡單快捷,不像手機、電腦等複雜的操作方式。擡起手機可以檢視最新收到的資訊、戴着口罩可以面部解鎖、放下手腕就能熄屏。

2)Android Wear 互動界面設計原則

可定制

Android Wear可以自動識别使用者的需求,通過資料回報為使用者精準定位使用者的喜好并加以定制。

UI更側重于大圖浏覽的方式,增加了操作的容錯率以及操作的快捷性。

“讓使用者體驗到無微不至的服務”是安卓手表設計的初衷,而且可以自行設定推送消息服務,可以有效避免消息過多導緻厭倦情緒産生的情況。

搜尋和建議

将谷歌強大的搜尋能力融入了 Android Wear 裡,使用者可以随時随地搜尋,并且谷歌服務可以學習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并提供建議。

自動識别

Android Wear 可以通過感覺時間、位置以及使用者回報的心理狀态,判斷并推送給對方相關的内容。

3. 兩大平台系統UI界面分析

說完互動層,我們再說說UI層。

1)Material Design 設計準則

安卓手表的系統設計風格搭載了Android5.0系統上的 Material Design 的設計風格。

Material is the metaphor

在MD的設計準則中,最有特色的便是對隐喻的诠釋了。

大範圍使用的卡牌、多層級的陰影系統、吸引眼球的轉場動畫,這些都是MD最具識别力的表現手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