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就是現實版的《潛伏》,而印度就是謝若林

作者:新文化街男孩
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就是現實版的《潛伏》,而印度就是謝若林

看過電視劇《潛伏》的人,都會對謝汝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還是很多人學習的楷模:把意志不堅定當做務實,把不擇手段賺錢當做人生第一要務。

在謝若林的認知裡,如果有兩根金條擺放在眼前,無所謂誰是高尚的,誰是龌龊的,都是金子而已。

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就是現實版的《潛伏》,而印度就是謝若林

印度認為,俄烏沖突涉事的各方無所謂對和錯,不存在高尚和卑鄙(印度從來不說亞速營是納粹組織),但卻有着無限商機。不要以為印度超額訂購俄羅斯原油,就是為了幫助俄羅斯,而美國不想是以制裁印度的原因,就在于已經看清了印度這樣做隻是為了賺錢而已。既然美國公司可以這樣做,那麼也就沒有理由拒絕印度的購買行為。

于是,歐洲人就看到,印度從俄羅斯訂購4000萬桶石油,進口價是35美元,直接轉手賣給自己是100美元。按照這種方式轉售俄羅斯石油,印度每周可以賺取數十億美元。

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就是現實版的《潛伏》,而印度就是謝若林

當歐洲人頂着巨大的能源壓力,與俄羅斯對抗到底的時候;當歐洲人自視清高,放着肮髒但便宜的俄羅斯石油不直接買,卻喜歡從民主國家印度高價購買已經倒了一手的俄羅斯石油,并認為這樣的石油才是高尚的,純潔的時候,俄羅斯人和印度人會一邊數錢一邊哈哈的笑,美國人會因為自己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而感到自豪。

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就是現實版的《潛伏》,而印度就是謝若林

最終,歐洲人雖然發現自己已經被高高架起,但因為找不到台階或下樓的樓梯,而繼續在高處忍受着風寒。他們甯願被凍死,也不願意吃俄羅斯通過北溪二号送來的糖衣炮彈。他們甯願自己的經濟倒退,也不願意在政治上站錯了隊。他們甚至知道自己遭到了美國的暗算。也不會後悔。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明知是絕路,也要一條道走到黑。這就是執着,這就是歐洲人的個性。

郭德綱曾經說過,隻要你能熬到最後,就可以是一位老藝術家。歐盟也希望自己有這樣的命,希望能把俄羅斯和美國都熬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