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張圖告訴你巴基斯坦恐怖襲擊的真相和中國行動

作者:晨楓老苑
一張圖告訴你巴基斯坦恐怖襲擊的真相和中國行動

本文首發“策辯”,作者授權推送

4月26日下午,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孔子學院附近發生一起爆炸案,導緻4人死亡,其中3人為中國公民,1人是巴基斯坦司機。

一時群情激奮,令人憤慨!中國表态“中國人的血不能白流,此次事件的幕後黑手必将付出代價”。算上這一起,短短的一年不到時間裡,在巴基斯坦直接針對中國人的恐襲,已經是第三起。

2021年7月14日,針對中企通勤班車恐襲,造成13人死亡,包括9名中國公民,另有28名中國公民受傷。

2021年8月20日,一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在中國車隊汽車附近自爆,在附近玩耍的2名當地兒童在爆炸中喪生,1名中國公民受輕傷。

7.14恐襲案巴基斯坦調查後宣布是恐怖組織“巴塔”所為。8.20自殺式恐襲和這次4.26自殺式恐襲,恐怖組織“俾路支暴恐軍”(媒體直接引用美英定義翻譯為俾路支解放軍是極其不恰當的)均聲稱負責。

夥伴普遍直覺,上述3起事件和美國中情局脫不了幹系。因為近日印度舉辦40國情報組織會議,拿中國說事,是以不少夥伴還認定印度也是其中黑手。

那麼這是真相嗎?

同時夥伴有情緒,認為中國表現過于克制,應該派遣特種部隊與巴方聯手打擊恐怖分子,揪出幕後黑手。

中國真的沒有行動嗎?

回答上述兩個問題,我們都應該把視角放大到中美博弈,世界大變局的背景下分析,不然很容易走向極端和上當受騙。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近年巴基斯坦恐襲的高頻地點:瓜達爾和卡拉奇。如果搜尋俾路支暴恐軍詞條,會發現其主要實施針對中國的恐襲行動,是在2018年後。我們先看看瓜達爾和卡拉奇位置,如下圖:

一張圖告訴你巴基斯坦恐怖襲擊的真相和中國行動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明星工程和樣闆,而瓜達爾港則是中巴經濟走廊的明珠。自哥倫布地理大發現以來,出海口從來都是帶動一座城市、一個地域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不僅經濟地位重要,在地緣上我們放大區域看看瓜達爾。

一張圖告訴你巴基斯坦恐怖襲擊的真相和中國行動

不難看出,瓜達爾具備控扼中東波斯灣的潛力。加上中巴油氣管道建設,将極大地改善中國能源安全。

是以,中巴經濟走廊特别是瓜達爾成了美國的眼中釘、心頭刺。注意上面俾路支暴恐軍重點盯上中國時間:2018年。正是這一年,美國出台“大國競争”戰略,将中國視為頭号對手,并在這一年發動對中國的全面經濟戰。

至于卡拉奇,這座城市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中國在此設有領事館。注意,2021年兩次恐襲後,巴基斯坦和中國,明顯加強了相關防備措施。是以這次恐怖組織選擇了卡拉奇實施。如果今天還繼續關注後續的話,一定知道為實施這次襲擊,恐怖組織和幕後黑手下了血本。

根據巴基斯坦當地媒體報道,這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是一名叫莎莉的高學曆女性,具有雙碩士學位,婚育一對兒女,家庭條件良好,父親是一名政府機構的主管,擔任過三年的區議會議員;姐夫是位講師,一個叔叔還是位作家,曾是位教授。

顯然,不管是對恐怖組織來說,還是對幕後黑手來說,此人都是一個高價值間諜,是要在關鍵時刻執行高價值任務的。但他們還是選擇在這個時刻,讓她執行自殺式襲擊。這說明兩件事:

一是瓜達爾相關恐怖襲擊後,恐怖組織及幕後黑手執行相關任務的難度增大了,不得不啟用關鍵棋子。

二是幕後黑手認為已經到了關鍵時刻,需要牽制中國。

你要說俾路支有什麼全球利益和中國沖突,那是睜眼說瞎話。和中國有全球沖突利益的,隻有美國。或許印度也是。不過大家要注意,前段時間印度在俄烏沖突中,多次與美國作對,顯示了印度對自身戰略利益的深刻認識。而印度向中俄靠攏,是極端不利于美國戰略的重大變量。是以,需要各種手段離間。

近期,美國為首西方對印度展開穿梭式外交,就是明證。而為達成離間,還有什麼比利用原先與印度情報機構不清不楚的俾路支暴恐軍,執行針對中國的恐襲更好、代價更低的選擇呢?

是以,這次幕後黑手,隻有美國中情局,核心目标是離間印度與中俄關系。比如事件發生後,相關評論大量人員直指三鍋,對其喊打喊殺。這裡面既有不明真相的群衆,也有帶節奏的1450。

回答第二個問題,中國真的沒有行動嗎?

恐襲讓一位高學曆、背景優良值得重點培養的暗諜做炮灰,實際上很好地說明了中國2021年恐襲事件後相關行動的有效性。

不止如此,我們同樣需要把視野放到全球。如下:

一張圖告訴你巴基斯坦恐怖襲擊的真相和中國行動

上圖是一帶一路倡議示意圖,紅色辨別是近期熱點事件發生地域。是不是很清晰的展現當今中美博弈,或者說世界格局演變?

看上去隻是亞歐大陸,但亞歐大陸号稱世界島。在地緣政治界常用控制世界島,就控制世界的說法。實際上世界諸多大事,也主要發生在世界島。

為什麼說上圖清晰地表明中美博弈呢?

紅色辨別基本發生在一路之上,如某地詭異疫情,台海風雲,南韓新任總統聲稱加入“印太戰略”,5月美國東盟峰會,斯裡蘭卡動亂,孟加拉被美國重金投入,所羅門群島協定事件等等。上述事件整體上是美國處于攻勢,興風作浪破壞中國及中國周邊發展形勢。

而亞歐大陸腹地,不管是2021年8月美國狼狽撤出阿富汗,上演喀布爾時刻;還是2022年1月哈薩克斯坦中俄聯手讓其操弄的顔色革命功虧一篑,其重要代理人馬西莫斯被抓,都說明美國勢力在被清理,其處于守勢。

實際上俄羅斯發動的對烏克蘭軍事行動,重點打擊不也是美國代理勢力嗎?俄羅斯雖然看上去進展不理想,但在全球層面對美國體系的打擊則超預期。在4月26日恐襲事件發生後,中國公布了國防部長通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伊朗的消息。

一張圖告訴你巴基斯坦恐怖襲擊的真相和中國行動

你說,這意味着什麼呢?

整體上看當今中美博弈,是陸海對決:中國陸權優勢,美國在一帶上逐漸敗退;美國依然具有海權優勢,在一路上興風作浪。不過随着中國航母第三胎出世,055等大型艦艇下餃子,美英盎撒人的海權優勢時日不多。所羅門群島絕不會是孤例,他的安全絕不會由盎撒人說了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