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億基金經理熬雞湯

作者:便當财經官方
千億基金經理熬雞湯

股市一有風吹草動,基金經理就都成了勵志大師

作者 | 薛亞萍

編輯 | 趙晉傑

來源 | 便當财經(ID:daxiongfan)

“當想象可能發生的痛苦事情時,那種感覺絲毫不亞于真正的痛苦。”在暴跌的基金行情面前,千億基金頂流張坤開始化身雞湯大師,和基民袒露心迹。

繼去年集體向基民道歉之後,基金經理又開始整活兒了,這次集體熬起了雞湯。

随着4月份基金一季度報相繼出爐,基金市場一片哀嚎。基民尚可以捂住眼假裝自己什麼都看不見,但是基金經理卻不行。除了專業的行情和市場分析外,他們更需要想辦法穩住市場和基民的心。

千億基金經理熬雞湯

你會發現,平常這些讀着《窮查理寶典》《格局》《黑天鵝》的基金經理,不僅需要自我寬慰,還開始紛紛對外熬起了一碗碗雞湯,向基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和大家聊“焦慮”、談“恐懼”與“樂觀”,和你讨論價值觀,進行“語言藝術治療”。

2022年的基金市場開年即慘烈。據上海證券報,天相投顧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整體虧損1.33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公募基金整體盈利是7273億。

曾經的千億基金經理也開始逐一退位。無論是“千億頂流”張坤,還是被基民視為“千億基金經理俱樂部”成員的劉彥春、葛蘭、侯昊等,無一幸免。Wind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張坤、劉彥春、葛蘭、侯昊的管理基金都已經跌破千億,分别為849.28億元、748.36億元、961.48億元和930.19億元。

網絡上甚至流傳着一份預測知名公募基金經理今年的收益排行榜:張坤-55%、曲揚-55%、劉彥春-54%、蔡嵩松-50%、葛蘭-43%、劉格菘-42%……

千億基金經理熬雞湯

實際上,受今年春節過後A股調整影響,基金市場未見開門紅。有财經部落客已經發博稱,春節之後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基金經理在發各種心靈雞湯。随着3月份市場行情進一步低迷,也有人預測到,投資者大機率會收到各種各樣的心靈雞湯,不僅是基金經理的,還有三方銷售平台,以及各大銀行的财富管理部,核心就一句話:信心比黃金貴,總有一天會漲回來的。

千億基金經理熬雞湯

果不其然,面對慘烈的基金市場現狀,這些千億基金經理一瞬間就化身成了雞湯高手,蔡嵩松、葛蘭、焦巍、傅鵬博等人站出來告訴基民們,要堅守、不要怕。張坤甚至從生物學角度用“大腦理論”來為基民解釋為什麼會在股市中會受到傷害,并提出如下自省式化解辦法:

1,我的恐懼,是來自于股價下跌,還是來自于基本面發生了負面變化?

2,最初的投資理由不存在了嗎?

3,股價更低了,作為長期的淨買入者,我不應該更高興才對嗎?

上述靈魂三問不亞于呂秀才教給公孫烏龍化解殺氣的秘訣三問——對方是來尋仇的嗎?對方會傷害自己嗎?對方非得死嗎?内容雖然不同,但本質上都是希望人們在沖動情緒來臨時,先讓自己冷靜一下。

千億基金經理熬雞湯

“大腦天生就會感覺趨勢”。

在說明投資人很難意識到“這隻股票是否繼續上漲”的問題時,張坤利用大腦理論來為基民解釋原因。

“我們大腦中的某些特性是對投資不利的,例如,相比于感覺和情緒系統(杏仁核和腦島等),理性分析的部分(大腦皮層)要弱小許多。在處理資訊時,感覺系統往往會第一時間接管,需要耗費相當的能量和時間才能用理性分析系統接管過來。”

張坤還借助多巴胺釋放來解釋基民的焦慮與滿足。張坤說,如果某個股票連續上漲了三天,人們就會自動預感第四天上漲,如果第四天這隻股票真的上漲了,多巴胺就會釋放,人們就會有滿足感。

千億基金經理熬雞湯

圖源:易方達藍籌2022年一季度報告

如何避免投資受到大腦這些特性的傷害呢?張坤認為,坦然接受是保持心态平和的前提,當面臨股票下跌時,需要時間和克制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并且向自己發出上文中的“靈魂三問”。

化身哲學家熬雞湯的不止張坤一個。被業内譽為“投資常青樹”的朱少醒,安慰投資者時鼓勵道,“如果把眼光放到更長的時間次元,再對市場過度悲觀已經沒有意義。”

從業20餘年的焦巍,在一季報中寫下了近2000字的“反思”,他認為,不能再将錯誤推诿于天災和不确定性的影響,需要從自身進行檢讨和從行動上做出調整。

把A股比作“叢林”,把“大消費投資、成長投資、價值投資和周期投資”比作“動物的四肢”,并且表示,“依賴的支撐軀幹越少,在進攻時候就越有力度,但在災難狀态時也就越缺少保護。”焦巍直言自己的一季度報是介于忏悔錄和自白書之間的複盤手記,還從心理學角度來闡釋投資運作,“在困難的時刻,悲觀主義者因為不盲目的樂觀等待而能做好充分的準備,樂觀主義者則面對超出樂觀預期的偏差而心理崩塌。”

百億基金經理楊銳文,也在一季報中奉上4000字“長文”,除了為一季度回撤坦誠道歉,闡述專業的市場行情分析之外,還特意提到,“每次到那種跌到市場自我懷疑的時候,這個市場就見底了”,并在最後鼓舞基民,“面對未來的風浪,我們努力把穩船舵,破浪前行。”

千億基金經理熬雞湯

在股市下跌行情中擅于熬雞湯的不止于基金經理。

4月25日,滬指低開低走,盤中跌破3000點,重新整理2020年7月以來新低。經濟學家李大霄發微網誌提醒投資者,生活比股票重要,“在市場悲觀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生活、家庭、身體永遠比股票重要。不要絕望,要互相鼓勵,互相支援,家庭的關心和朋友的幫助尤為重要。”

千億基金經理熬雞湯

比李大霄更進一步的還有經濟學家任澤平,直言自己已經轉型做“情感部落客”。

千億基金經理熬雞湯

今年3月開始,有網友發現,微網誌解禁歸來的任澤平在其微網誌、視訊号以及公衆号等社交平台開始和網友們聊一些關于家庭、婚姻和生活的話題。

例如,“幸福就是找一個溫暖的人過一輩子”“一個女人最好的嫁妝就是一顆體貼溫暖的心,一個男人最好的聘禮就是一生的遷就與疼愛”“活好屬于自己的時光就好,珍惜身邊的家人和朋友”……

千億基金經理熬雞湯

或許是擔心有些人因為經濟情況不佳愁得睡不着,任澤平還很貼心地指導,“養成天天閱讀的習慣,買上幾本名著,每晚入睡前閱讀上幾頁,你會睡得更香”,有時還會化身哲學家聊一些人生話題,例如,“人生的真谛是活給自己看,而不是跟别人比較”“人生無常,有時起有時落”等。

從張坤到任澤平,一個有意思的共同點是,在面對投資中的巨大回撤時,這些曾經優秀的投資大師,都開始變身生活鼓勵大師。這種現象在曆史上也曾多次上演。

1987年美國股市大崩盤時,在中國基金界擁有衆多信徒的美國證券基金經理彼得·林奇,管理着100多億美元的麥哲倫基金,損失一天高達20億美元,面對這樣的情況,他也會害怕,但是即使這樣,他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因恐慌而全部賤價抛出股票”;彼時,索羅斯的量子基金損失6.5億-8億美元,索羅斯也會說,“錯誤并不可恥,可恥的是錯誤已經顯而易見了還不去修正......記住千萬不能孤注一擲。”

作為著名的投資大師,研究誤判心理學的芒格也會告訴我們,“你需要有耐心、守紀以及即使遭受損失和身處逆境也不會瘋掉的能力。”

為什麼要向投資人們打這些感情牌?任澤平的一句話大約可以做出相應解釋,“宏觀上是資料,微觀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歡離合。”

回顧曆史上幾次大的經濟低迷期,無論是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還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在災難和恐慌面前,經濟壓力造成了心理傷害和物質損失,失業、自殺、犯罪而導緻家庭破碎的例子不在少數。

國内研究亞當·斯密的學者羅衛東,在翻譯《道德情操論》時說到了斯密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我們人類的道德判斷,在多大程度上會受到審美和利益的影響,為什麼會發生本末倒置的情況?羅衛東補充說到,财富本來隻是人類實作幸福生活的手段,可是,人們常常讓金錢主宰了自己的命運。在人類的許多經曆中,變主為奴、反仆為主的事情十分常見。

千億基金經理熬雞湯

如果說熬雞湯是為了安撫基民,那麼回購就是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增強基民信心的必要動作。

公募基金經理往往甯願自掏腰包回購,也不願看到基民回撤,因為相較于盈虧而言,更重要的是大家對基金經理的信心。一位證券投資顧問曾表示,一旦這種信心受挫,不僅會影響到發行募集,更會影響到存續基金的贖回。一旦引發贖回潮,基金隻能被動抛售,那才是雪上加霜。

例如,被譽為“醫藥女神”的葛蘭,在去年四季度超越張坤成為了新晉頂流,也在今年一季度自掏腰包回購了自己的基金。

1月26日,中歐基金釋出的公告稱,除了公司以自有資金申購5000萬元之外,基金經理葛蘭也将自購中歐醫療健康混合、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合計200萬元,并持有三年以上。

與此同時,包括崔宸龍、丘棟榮等在内的基金經理也都紛紛參與自購。誠意滿滿的還有楊銳文。根據中國基金報,3月28日,楊銳文在做客直播間的時候曾坦言,除了生活必要花費之外,幾乎滿倉了自己的基金,他的基金同樣是偏高倉位。“我是樂觀主義者,我認為天不會塌下來。如果天塌下來了,錢也就不重要了。”

除了基金經理,今年以來,各大基金公司也進入了一波自購高潮。中國基金報報道,今年1月以來,各大公司紛紛開啟了回購。1月26日,國内知名的機構,如東歐基金、華安基金、彙添富、易方達等,都在春節前後展開回購。随後,天弘基金、睿遠、交銀施羅德也展開回購。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不滿3個月以來,已有55家公募基金管理人自購總金額超過21.5億元,為曆史同期最高水準。

經濟參考報曾分析指出,基金自購一般發生在市場下跌區間,但自購并不代表市場底已經出現,真正的市場底出現往往要略晚于自購高峰期,自購代表機構對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的一種信心,有助于穩定市場情緒。

接下來,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還能整出什麼新花樣尚未知曉,但是最近,證監會發文表示要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品質發展,提到了要扭轉過度依賴“明星基金經理”的發展模式,引導基金管理人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

參考資料:

《曆史同期最猛!55家公募自購超21.5億元》中國基金報

《“千億基金經理俱樂部”已經跌沒了,頂流張坤發出靈魂三問》紅星資本局

《A股深V反彈!“醫藥女神”突然宣布,自掏腰包200萬買自家基金!公司更是大手筆:出5000萬》每日經濟新聞

《再現基金回購,54家基金回購20億元,曆次基金回購潮對股市的影響》半畝方塘聊宏觀

《當基金大跌時怎麼辦 看幾位投資大師如何應對》同花順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