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魚拓:傳承千年的技藝 讓尺幅“遊”出大黃魚

[新聞頁-台海網]

用鹽水細細洗去大黃魚表面黏液、固定魚體、調配顔料、塗色、拓印……“90後”魚拓師陳丹丹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不多時,一條色彩斑斓的大黃魚便“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魚拓,對如今的很多人來說是個陌生的詞彙,但早在宋朝,文人墨客在垂釣之餘用墨汁或顔料将所釣之魚拓印到紙上,用來記錄實際尺寸并保留紀念,被稱為“魚折”或“勝負圖”,通過千年傳承和發展,改名為“魚拓”。魚拓畫不僅可以記錄和展示不同種類魚的身長、形狀、顔色等體表特征,還可以結合詩書畫印成為藝術品。

2016年,陳丹丹拜師學習魚拓技藝。“剛開始還以為魚拓很容易,用顔料一抹一塗一拓就行了,但實際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陳丹丹說,魚拓看起來易學,但要做好絕非易事,例如在拓印過程中,最難把握的是魚體的幹濕程度,太濕,拓印時無法清晰展現魚鱗的層次,太幹則鱗片無法表達出來,魚體本身豐富的色彩也不能呈現出最佳效果。

通過多年學習和摸索,陳丹丹的魚拓技藝不斷精進。同時,她結合家鄉甯德的地域特色,潛心鑽研大黃魚魚拓。

“大黃魚的鱗片又小又細,在處理水分和上色的手法上都比較講究,不像别的雕類魚鱗片粗大易于拓印。”陳丹丹說,大黃魚拓印時容易出現鱗片脫落或上色不均勻的情況,是以對大黃魚的挑選也是極其苛刻,盡量選擇條形好的新鮮大黃魚,但好魚可遇不可求,這些都是對魚拓師的又一重考驗。

2022年,甯德市提出實施“國魚計劃”,推動大黃魚等海洋水産從種苗、養殖到加工、品牌、市場的全鍊條提升。聽聞消息,陳丹丹便有了借助大黃魚文化弘揚魚拓技藝的想法。目前,她正積極将大黃魚魚拓技藝申報為蕉城區非遺項目。她說:“魚拓是大陸漁文化的瑰寶,甯德又是大黃魚之鄉,希望兩者能夠有機融合,相輔相成,孵化出更好的産業和作品。”(劉豐 張文奎)

魚拓:傳承千年的技藝 讓尺幅“遊”出大黃魚

要想拓“活”一條魚,就要下足苦功夫。新華網發(張文奎 攝)

魚拓:傳承千年的技藝 讓尺幅“遊”出大黃魚

給大黃魚上顔料。新華網發(張文奎 攝)

魚拓:傳承千年的技藝 讓尺幅“遊”出大黃魚

附紙。新華網發(張文奎 攝)

魚拓:傳承千年的技藝 讓尺幅“遊”出大黃魚

陳丹丹希望借助大黃魚文化弘揚魚拓技藝。新華網發(張文奎 攝)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