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縫紉機

文/郝效德

青未了|縫紉機

多年來,讓我感到掃興的事就是本人長的不成比例,按農村說法叫三甕子高、二甕子粗,一米七不到的個子還挺着個啤酒肚子,可以說是咋看咋難看。這也沒啥,而更讓人犯愁的是根本買不到合适的褲子。我一般是腰肥三尺二,腿卻不夠長,也就是說腿粗腿短,買褲時如依了腰肥,那褲腿至少得剪掉二十或三十公分去。是以,每次買了褲得必須去一個地方,那就是去修衣店剪褲腿。多少次了并沒在意,最近一次去剪褲才發現那裁縫用的縫紉機是電動的。我問她怎麼不用手工的?她笑着說你這人還真古闆,都啥年代了還用那個?那玩藝早就連影子也找不着了!

我從小生長在農村,打我記事起,俺穿的衣服都是俺娘用針線一針一針給俺縫制的。由于俺娘針線活不精,做得衣服總是線頭疤子粗大不好看,穿起來也不舒服。這不光俺一家,村裡的人和俺一樣,一年四季都是穿自做的針線衣服,隻是有的做得好而已。在那時,農村人找媳婦是有條件和要求的,找媳婦時那怕人物長的差點不要緊,但針線和飯食活必須做得好才行。如果女孩子的飯食和針線活做得不好的話,找對象時會受到影響的。但也有人說,懶人有懶福,會做的給人做,不會做的人給做。意思是說會做衣服的會常常得給人家幫忙做衣服,而不會做的可找别人替自己做,會做衣服的得需多下功,而不會做衣服的反而清閑。但說歸說,找别人做衣服是個人情活,欠了人情是要還的,人家幫忙為你做了衣服,你就得幫人家幹些别的活碌,鋸不能隻往一頭子拉,否則再好的關系也會淡化的。記得我上國小時,俺村裡競有了第一部能做衣服的機器——縫紉機。各...縫紉機的女主人稱“五奶奶”,因為她所嫁的對家在家排行老五,在村裡的輩分又大,是以村裡人都喜歡叫她的對象叫“五奶奶”。“五奶奶”是大家閨秀的姑娘,她人長得如花似玉有氣質,見過世面會來事不說,主要是她心靈手巧 ,又專門到大城市學過縫紉技術,做棉衣、做單衣、做上衣、做褲子,做風衣、做大衣,可謂是件件會做,樣樣精通,尤其是她做得中山裝、學生服那真是帥不說帥,那叫一個好。據“五奶奶”講,縫紉機都由機頭、機座、傳動和附件四部分組成。

青未了|縫紉機

機頭是縫紉機的主要部分,它由刺料、鈎線、挑線、送料四個機構和繞線、壓料、落牙等輔助機構組成,讓我們大開眼界,也見識了“五奶奶”的遠博知識,更讓我們佩服的五體投地。“五奶奶”做衣服是收費的,但她看在本鄉本土和老少爺們的面子上,總是收的價格格外便宜。平時,她除了接村裡人們的活外,主要趕四集去接活,人們見她做得的衣服合體漂亮樣式新,都慕名到集上選她幹活。是以,無論春夏秋冬,還是白天黑夜,那悅耳的縫紉機聲總是伴随着日月從她家裡傳出,又讓一件件衣服穿在了人們的身上,她一幹就是幾十年,為人們做的衣服還真的數不清,但每一件衣服帶給人們的總是高興和滿足,用汗水滋潤着人們那顆向住美好的心。村裡有了“五奶奶”用機器做衣服,大大友善了村民。人們要想做衣服了,隻要到集市上買上自己相中的布料,往“五奶奶”那一放,再讓她量一下尺寸,幾天後就能穿上稱心如意的衣服的。從此,村裡的女人們除了一些小活需要縫縫補補還動針線外,做衣服已經不再用針線了。

1979年,我被調往羊裡公社黨委報道組幹通訊報道員,而當時整個公社的裁縫人員并不多,但有幾家個體裁縫戶已幹的挺大。記得當時大增村有個姓黃的老闆的裁縫生意特别紅火,他手藝精經驗又豐富,很快成了十裡八鄉聞名的“萬元戶”。他不僅接活做衣服,還辦起了縫紉技術班,一年教育訓練達幾百人,為農村家庭普及縫紉機奠定了基礎。而儀封村一姓盧的老闆所加工的服裝産品由于樣式新、品質好,遠銷上海、天津等地,深受顧客睛睐。一次,本村的書記到他店裡玩,盧老闆說要為書記做身衣服穿,也好為書記長長面子。而書記卻說:“我最近要去上海出發,到了上海我買身衣服回來,還是人家大地處的衣服上檔次,你做的和人家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根本沒法比!”盧老闆沒再說啥。半個月過去了,那書記還真的從上海買回了一身西服衣服,商标是上海某廠的,便拿去讓盧老闆看。書記問盧怎麼樣?盧說你這是背着石頭上山,典型的一個燈下黑。書記不明白,盧拿出自己做得成品衣讓書記看,無論樣式還是品質一模一樣。盧說這衣服就是我做的,是給上海某廠加工的,我們兩家聯營,隻是用了他們的商标罷了,書記待了半小時沒說一句話。因為如讓盧給自己加工的話僅需一百二十元錢,而自已從上海買的衣服原本就是盧做的,但價值卻貴了兩倍多。

青未了|縫紉機

後來,随着農村改革開放和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有一段時間,農村青年訂婚時行“三轉一響”(三轉即:自行車、縫紉機和手表,一響指收音機)。而且有條件的農戶也幹脆買上了縫紉機,縫紉機很快走進了農民家庭,遍及了千家萬戶,着實為友善農村生活起了很大作用。可後來,随着服裝加工業的騰飛與發展,服裝加工形成了規模和生産體系,縫紉機也快速邁入科技化、現代化,過去的手工縫紉機很快落伍遭到淘汰,結束了在一個時期内曾唱過“主角”的命運。

青未了|縫紉機

時光不停,年輪複始。我曾為手工縫紉機高興過、自豪過,也本該為其被時代淘汰感到惋惜。但時代是在不斷前進和發展的,任何事物如不進步,結論隻有一個:那就是被時代所陶汰,留給人們的隻會是一種回憶和記載。

(圖檔源自網絡)

《當代散文》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系。聯系電話:18765312921、18653131587;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壹點号當代散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