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榮耀又雙叒被傳啟動上市了,能值450億美金嗎?

榮耀又雙叒被傳啟動上市了,能值450億美金嗎?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雷達财經,作者 | 張凱旌,編輯 | 深海

榮耀又雙叒叕被傳上市了。

4月26日,外媒報道稱,榮耀正在考慮2022年上市,尋求以45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融資。值得一提的是,國内媒體在報道這則消息時曾将其誤譯為“籌資450億美元”,而榮耀官方的否定答複針對的也是這條誤譯内容。這意味着,目前榮耀還未對上市消息作具體回應。

雷達财經注意到,450億美元約合2948億元人民币,以4月27日收盤價計算,港股上市的小米總市值約為2338億元,兩者之間相差超600億元。

有分析認為,以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榮耀很難估到450億美元。

此前,榮耀已多次被傳上市。事實上。早在2020年11月華為對外打包出售榮耀時,就曾有消息稱榮耀目标是三年内上市。此後榮耀在産品方面動作頻頻,其不僅釋出了近10款新産品,更是将自己的市場佔有率從低谷的3%拉回到了2021年四季度末的17%,甚至還要高于從華為獨立前。

不過,在手機市場整體疲軟,高端機内卷激烈的背景下,榮耀想從中突圍,難度不小。

01 榮耀上市迷霧

雷達财經梳理發現,自從華為内部獨立後,榮耀曾多次傳出接近上市的消息,但至今相關事宜仍懸而未決。

2020年11月,華為迫于晶片采購和自有晶片代工的壓力,選擇将榮耀獨立,同時也為榮耀保留了繼續與高通、聯發科等主流晶片廠開展業務合作的機會。

不過,甚至在“榮耀的整個團隊已經搬離華為基地”的消息傳出後,華為官方對打包榮耀出售一事的态度依舊三緘其口,至今人們也很難知曉這次分割交易的具體細節。隻是有榮耀員工透露,榮耀目标是三年内上市,對于員工補償是2019年收入的1.7倍,而且會給予股票期權。

2021年8月,多位榮耀經銷商在接受采訪時證明,榮耀已通知核心經銷商近期可能上市,可以購買原始股,認購金額為500萬-5000萬元不等。這一度被外界認為是榮耀上市程序按下加速鍵的标志。

雖然彼時經銷商們隻需要回複購買意向,上市地點、時間和發行價均未确定,但“上市是确定的”已經成為了部分經銷商們的共識。“經銷商圈子裡的人應該都知道榮耀要上市。如果不上市,榮耀可能也會面臨和華為一樣的晶片短缺的風險。如果榮耀上市後有民間持股,就不容易被打壓了。”

經銷商們的顧慮并不難了解,就在此次上市消息傳出前一周,美衆議院14名共和黨議員剛剛要求美國商務部将榮耀列入美政府的制裁名單。

二級市場上,國内老牌通訊巨頭波導股份還一度由于傳出将被榮耀借殼,股價在3個交易日内漲超20%。

但榮耀CEO趙明很快否認了傳聞,其稱近期沒有上市計劃。“榮耀獨立才八九個月時間,我們從來都不追求一夜暴富。關于未來,榮耀想的是如何在手機以及全場景産品上比肩蘋果,甚至超越蘋果。”

不過,相關消息顯示,去年11月左右榮耀已啟動内部員工配股,公司按照員工崗位、資曆等綜合名額配給一定的内部股,這一輪配股覆寫了大部分員工。與華為内部股每年分紅不同,榮耀内部股不分紅,公司承諾将來榮耀上市後會獲得相應的股份,類似“原始股”。

2022年,榮耀上市的消息依然在不停“搖擺”。3月,據第一财經報道,春節假期前榮耀方面已通知部分管道商撤回了原始股認購通知,這一度讓業内人士質疑榮耀是否放棄了上市;緊接着4月的消息就再次“反轉”。

據報道,榮耀正在與投資者就首次公開募股前融資進行談判,估值超過450億美元,上市地點可能是中國,但尚未達成最終決定,雙重上市仍是一種選擇。

榮耀對于此消息的态度也很值得玩味。其官方的回應是:“榮耀籌資450億美元計劃2022年上市”不屬實,但針對估值450億美元計劃2022年上市的說法,并未明确表态。

事實上,目前全球IPO的融資紀錄也不過是2019年世界最大石油生産公司沙特阿美創下的294億美元,阿裡則以250億美元緊随其後。而現在的榮耀顯然不可能募集到如此天量的資金。

此外,4月25日趙明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華為獨立後,榮耀收入和利潤持續健康成長,今年一季度的利潤兌現率(指針對出售時的業績承諾情況)、現金流兌現率都超過百分之百,銀行給企業的授信也非常充裕,企業經營性現金流非常好。當然,股東和資本多元化是企業的應有之意,可以有更多的資源幫助企業發展。

02 能撐起450億美元估值嗎?

除了上市本身,450億美元的估值也是業内關注的焦點。

目前從公開資訊中,很難為榮耀的估值錨定一個具體的數字。此前華為出售榮耀時,并未公開披露交易的具體金額,隻是有傳聞稱在1000億元人民币左右。而根據華為近期釋出的年報,2021年其來自處置榮耀和超聚變兩家公司帶來的淨收益約574億元,但由于是分期支付,目前尚無法窺見華為出售榮耀金額的全貌。

不過,在部分行業人士看來,榮耀很難撐起這個數額的估值。

一方面,目前的國内大廠中,以手機作為主營業務的企業隻有傳音控股和小米是上市公司,而近3000億元人民币的估值幾乎等于這兩家公司市值之和。但從市場影響力來看,榮耀顯然還未發展至這個程度。

過去的一年中,榮耀在手機市場佔有率的增長确實迅猛。根據CINNO Research的資料,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佔有率前二的手機品牌是OPPO和vivo,分别占20.5%、17.5%,而榮耀僅有4.6%;而至2022年第一季度,榮耀的份額已升至12.6%,僅比第一的OPPO低了0.2個百分點,還比第五的小米高了1.8%。

行業人士認為,這與榮耀繼承了華為的人才、技術、産品力和部分線下管道商有關;另外,雖然華為與榮耀已經完全剝離,但在部分消費者的認知裡,榮耀手機依舊可與華為劃等号。

但從全球市場來看,根據知名調研機構Canalys資料,2021年榮耀出貨量為4020萬台,比小米少了超1000萬台;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以14%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三,僅次于三星、蘋果,榮耀則不在前五之列。

另一方面,目前智能手機市場正處于增長乏力的頹勢中。不止一家手機廠商的高管在公開場合坦誠今年手機市場疲軟。“确實目前整個手機市場在下滑。”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宏觀因素、疫情因素、整體更新的速度、手機品質上升等多因素導緻整個市場換機周期不斷延長,影響銷量。

CINNO Research在報告中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市場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滑14.4%,且在疫情延續下,形勢短期很難逆轉。

在此背景下,小米集團股價至今仍較發行價跌超30%,其動态市盈率僅為11倍。而榮耀2019年的利潤為60億元,即使按照目前已增長至100億元計算,配以20倍市盈率,公司估值也僅為2000億元,不足此次傳聞的七成。

更何況,榮耀頭上還籠罩着美國制裁陰雲。此次牽涉IPO的外媒報道中也提及,海外投資者對美國未來的限制保持警惕。

不過,小米在正式上市前,估值也曾經曆回落的過程。2018年1月的一篇報道提到,有接近小米高層的人士稱,雷軍同步了2000億美元的目标,并受到了投行的認可。小米内部已有人開始以950億美元的估值回購員工手中的期權。但小米後續上市時的真實估值,與該報道相去甚遠。

03 押注高端機,能成為下一個華為嗎?

榮耀顯然也清楚脫離華為後,獨自在市場打拼的難度。為了提升公司的天花闆,榮耀一改往日的品牌調性,開始不斷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

在公開場合,榮耀曾不止一次提及希望對标蘋果,趙明也一直在強調,榮耀的目标是“沖擊高端、對标三星和蘋果,發力自研技術、拓展産品品類和銷售管道、在自己的核心業務領域做到世界第一”。

具體到産品釋出的思路上,自脫離華為獨立以來,榮耀已經釋出了近十款産品,完成了Magic系列、數字系列、V系列與X系列四個完整産品體系的布局。其中,數字系列和Magic系列更新的速度已從此前的一年一更調整至半年一更,Magic系列更是榮耀沖擊高端市場的先鋒。

2021年8月,榮耀釋出了定位高端旗艦的Magic 3系列手機,希望承接華為Mate和P系列斷更後留出的市場空白。2022年,榮耀又先後推出折疊屏旗艦榮耀Magic V和換代旗艦Magic 4系列。

某榮耀的管道商表示,榮耀的Magic 4是在巴塞羅那進行首發的,“這跟華為當年的模式一模一樣,在海外首發首銷,然後再拿回國内來,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趙明也曾放話,Magic 4是一款可以與iPhone比肩的産品,榮耀要改變蘋果在高端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

雷達财經注意到,目前在電商平台中,Magic 3系列(包括Pro)到手價區間在3899-5999元;Magic 4到手價區間則在3999-6499元;Magic V售價為10000元上下。

不過,榮耀的高端路并不好走。

早在2013年,榮耀就以華為子品牌的形象橫空出世。在業内人士看來,華為創立榮耀,本就是希望能讓主品牌更專注于看齊高端市場。在此背景下,榮耀主打親民、成本效益,更多是為了與小米、魅族等品牌在2000+價位段上進行厮殺。

此外,榮耀成立之初,銷售管道以線上、國内為主,而線下和國際市場則是華為的天下,這也是P系列、Mate系列的釋出會經常會選擇在國外召開的原因之一。

在此背景下,2017年榮耀一度以5450萬台的銷量和789億元的銷售額,登上了中國網際網路手機第一的寶座。但當其脫離華為後,曾經的市場定位卻成為了影響品牌向上沖擊的“包袱”。

“顧客還需要時間去轉變思路。”一位手機管道商指出。“從我們的銷售來看,榮耀最受歡迎的機型還是跑量的機型,集中在2000元-3000元價位段。而Magic 4賣的不太好,也是因為它的定價高了,有種要一步定到位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榮耀脫離華為,意味着其已無法複用華為手機上的技術成果。對于華為曾經在全球高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新榮耀的管理團隊并不陌生,其目前也在盡力向此前高投入、高産出的模式靠攏。

近日,趙明就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公司現在有一萬兩千人,核心還是研發和市場兩個體系,其中研發人員占比50%以上。

但即使熟悉此前的模式,榮耀也未必具備實施這一模式的前提條件。

如某管道商老闆就表示,榮耀獨立之後,有一波華為以往的核心線下經銷商也轉過來賣榮耀手機;但是榮耀在給他們提出了以往華為一樣苛刻要求的同時,卻沒有給他們像在華為時期那麼高的利潤。主要原因不是Magic系列單台手機的利潤率不高,還是量不夠大,管道商能獲得的總利潤不高。

基于此,為了籠絡經銷商,榮耀已經于2021年底開啟了補貼政策。商家完成銷售目标就可以獲得2到3個百分點的補貼。為了拿到補貼,一些經銷商已經做起了“賠本生意”。

有分析認為,随着時間的推移,榮耀身上的華為光環會逐漸褪去,而消費者對其産品力的要求也會随之升高。對榮耀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