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鄰”聚戰“疫”,以“平凡”鑄“不凡”

作者:上海奉賢

#抗疫同心 守“滬”同行#

在抗疫的特殊時期,如何讓社群居民切身感受到“黨員就在身邊”,讓黨員真正成為疫情防控一線的“主心骨”?

疫情以來,海灣旅遊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堅持聚焦“初心”聚共識、聚焦“暖心”聚民心、聚焦“凝心”聚合力、聚焦“匠心”聚擔當、聚焦“同心”聚衆智,積極調動廣大黨員抗疫積極性,在樓組亮身份、做表率,主動參與樓組、社群疫情防控,深入推進“好鄰·好靈”樓組黨建,打造“紅色近鄰”朋友圈,實作服務“鄰”距離。

治理要強,黨建先要強。海灣旅遊區始終秉持這一理念,從強化組織建設入手,健全完善“黨工委—村居黨組織—臨時黨支部—樓組(隊組)黨小組”的四級網格化管理組織架構,織密建強“1+8+N”組織體系。同時,根據各村居實際情況,成立臨時黨支部、聯合樓棟黨小組,推動“樓組黨建”行動幹起來,建立18個“好鄰·好靈”樓組(隊組)聯合黨小組,将“黨旗所指,就是行動所向”落到實處,築牢疫情防控的“社群防線”,用心用情為社群群衆打造家門口的紅色堡壘。

“鄰”聚戰“疫”,以“平凡”鑄“不凡”
“鄰”聚戰“疫”,以“平凡”鑄“不凡”

從“平凡隊員”到“戰‘疫’先鋒”

依托“好鄰·好靈·紅色代辦”服務機制,分層分類梳理“急難愁”項目清單,關注樓棟内老弱病殘孕幼等特殊群體實際需求,将群衆“需求清單”變為黨員“辦事清單”。分門别類建立聯系居民的“好鄰·好靈”連心群,并落實專人負責,把防疫等工作安排和服務内容傳達到居民。同時,通過制定“一張光榮榜”,對不間斷連續參加防疫任務的志願者以榮譽榜形式公布予以表彰,吸引更多的居民群衆“聽黨話、跟黨走”。

“鄰”聚戰“疫”,以“平凡”鑄“不凡”

海灣旅遊區居民志願者姚明3月16日主動報到之後,毛遂自薦擔任“好鄰·好靈”樓組聯合黨小組組長,在居委黨總支的上司下,結合防疫的任務需要,以樓棟為機關,建立了健康守護保障隊、特殊關愛服務隊、宣傳引導廣播隊等3支能拉得出、打的赢的樓組(樓棟)志願服務隊。截至目前,他帶領服務隊配合居委會完成多輪次的核酸檢測采樣、抗原檢測、生活物資發放、社群宣傳引導等任務,連續參加海灣旅遊區社群志願者抗疫服務達到22天,總服務時長143小時。身為一名黨員樓組長,他處處模範帶頭,為社群防疫工作貢獻了力量,與疫情的戰鬥中踐行了共産黨員“不忘初心”,他細緻的工作得到了樓棟住戶們的好評。

“鄰”聚戰“疫”,以“平凡”鑄“不凡”
“鄰”聚戰“疫”,以“平凡”鑄“不凡”

從“點頭之交”到“鄰裡相親”

近鄰力量“做主力”。發揮社群黨員近鄰能力,鼓勵黨員幹部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發動100餘名近鄰志願者組成“紅色部隊”增援戰“疫”。通過“‘好鄰·好靈’樓組長、黨員志願者、樓道志願者”三人組成“關愛小分隊”,形成“一對一”幫扶機制,讓黨組織成為社群居民最溫暖、最堅強的依靠。通過前期排摸,制定《海灣旅遊區特殊關愛服務崗結對表》《海灣旅遊區特殊關愛服務崗結對走訪情況表》,確定一戶不漏、不漏一人。

新港村“好鄰·好靈”隊組聯合黨小組組長潘小龍,積極參與各項志願服務,給特殊群體發放物資、核酸檢測維持秩序等。在得知隊組内尿毒症患者子女不在身邊、區内無法配出其所需藥物,他開具證明後驅車前往瑞金醫院代配藥物,跨區解決居民“配藥難”問題。他用責任與擔當滿足群衆期盼,用溫暖與細緻服務百姓需求,用初心使命護送着每一單“救命藥”,把藥安全、快速、便捷交到居民手中。

“鄰”聚戰“疫”,以“平凡”鑄“不凡”

抗疫不忘幫困扶弱,為“沉默少數”雪中送炭。在疫情防控期間,海灣旅遊區響應“東方美谷·風雨彩虹——圓夢行動在賢城”主題活動,由“特殊關愛服務崗”結對黨員志願者們充當“中間人”,開展愛心派送,将200餘份“日日清·春之禮包”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幫助孤寡老人、低保家庭等特殊困難群衆渡過難關。

“鄰”聚戰“疫”,以“平凡”鑄“不凡”
“鄰”聚戰“疫”,以“平凡”鑄“不凡”

我是一名“好鄰·好靈”黨員志願者,

守“滬”有我,和你一樣,

惟願“申”生不息,山河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