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能管住自己嘴的人,就能管住自己的人生

作者:岸芷汀蘭的飯

人民日報金句摘抄:

用嘴傷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

一個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比一個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強大。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學會說話,

卻要花數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

可見:

說,是一種智慧。

不說,是一種能力。

正所謂:言多必失,禍從口出。

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花了數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

可見說話是一門進階的技術活,該說的要謹慎說,不該說的要少說。

很多時候,往往我們無心說出來的一句話,在自己看來無傷大雅,但是對别人來說,卻是一種傷害。

少言,閉嘴,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能管住自己嘴的人,就能管住自己的人生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

1、少說大話

影視劇《都挺好》裡,蘇明哲是個很愛面子的人,也喜歡說大話。

明知道自己失業,生活上全靠妻子的薪水勉強維持着,但他還是打腫臉,充胖子,提出要帶蘇大強去美國生活。

在蘇明玉暗地裡托人給他介紹了一份新工作的時候,他還以為是靠自己的能力得到的這份工作。

并且在全家人面前誇下海口,要給蘇大強買套500萬的房子,還信誓旦旦地說:這個錢,我出了。

因為蘇明哲愛面子,喜歡說大話,身為妻子的吳非多次勸說無果後,選擇帶女兒出去住,并提出離婚。

看見态度堅決的吳非,蘇明哲終于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并在全家人面前坦白了自己的處境。

雖然後來得到全家人的諒解,但是蘇明哲愛說大話的習慣,既在全家人面前失了面子,還差點妻離子散。

《周易•豐》: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任何事情在達到一定的極限後,都會走向相反的方向。

說大話的人也一樣,說多了,就會降低自身的運勢,不但會失去外人的信任,還會陷自己于不仁不義之中。

不說大話,才是一個真正成熟的人。

能管住自己嘴的人,就能管住自己的人生

2、少說氣話

俗話說:沖動是魔鬼。

人在生氣時,難免會頭腦發熱,說出一些傷人一千,自損八百的話。

而心胸開闊的人,往往處之泰然,心平氣和。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做了8年金絲雀的羅子君,因陳俊生出軌離婚後,不得不重新踏入職場,在一家實體鞋店做銷售。

在羅子君當值的一天,陳俊生帶着新歡淩玲來到店裡,剛見面的三人,都顯得十分的尴尬。

但是面對前夫和破壞自己婚姻的第三者,羅子君并沒有生氣,甚至情緒失控。

而是很熱情地拿出鞋子,給淩玲試穿,并詢問她是否還要試穿其它款式。

或許是出于愧疚,或許是礙于面子,盡管淩玲說鞋子太貴,陳俊生還是買下了鞋子。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如果當時羅子君面對前夫和第三者,像個潑婦一樣,把自己的不滿和痛苦都通過惡毒的語言發洩出來。

那她破壞的不止是自己的形象,最嚴重的後果是她可能還會失去這份工作。

相反,她并沒有這麼做。因為她知道,如果她情緒失控,說明她還沒有放下過去。正因為她放下了,是以她可以從容地面對他們,可以去擁抱美好的未來。

少說氣話的人,往往沉得住氣,彎得了腰,擡得了頭。

少說氣話,才是一個真正有度量的人。

能管住自己嘴的人,就能管住自己的人生

3、少說是非

古語日: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意思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善于反思和總結自己的過錯,在和别人談話時,不要說他人的是非。

喜歡說他人是非的人,往往自己也是個是非之人,喜歡把自己心中的不滿和自卑,通過傷害他人的途徑發洩出來。

這種行為往往會給别人傳遞一種負能量,讓自己和周圍人的距離愈行愈遠。

還是《我的前半生》這部劇,劇中作為淩玲跟班的小董,就是個喜歡在背後亂嚼舌根的人。

作為全公司最八卦的人,小董很好地诠釋了所謂的“牆頭草”。風吹哪邊往哪邊倒,最後也落得個被辭退的下場。

俞敏洪曾在一檔訪談節目裡說過,他作為一個老闆來說,最不喜歡的有三類人,其中一種就是當面不說,喜歡在背後議論别人的人。

這種人往往心胸狹窄,嫉妒心強,見不得别人好,這種心理其實是極度自私的情緒表達。

能管住自己嘴的人,就能管住自己的人生

少說是非,是為人處世的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智慧。

人的一生,要建立在終身學習的基礎上,管住嘴,少說話,是一個人的修養。

不說大話,做個成熟的人

不說氣話,做個大度的人

不說是非,做個有修養的人

以上,共勉

喜歡的朋友順便動動手指頭點個在看[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