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點|你會花17萬買這台MR眼鏡嗎?

目前MR眼鏡标杆級産品HoloLens 2的價格是2.7萬人民币,Magic Leap的MR頭盔基本也在人民币3萬左右。兩年前佳能曾釋出了名為MREAL S1的企業級MR眼鏡,佳能日前又釋出了名為MREAL X1的全新企業向XR頭顯。裝置将于今年6月開始發售。預計MREAL X1的裝置部署價格為350萬日元,折合人民币約為17.6萬元。此外該産品沒有在官方商店進行定價,最終售價很有可能讓管道方去定,但整體價格也将會在10萬人民币以上。佳能的銷售目标是:到2025年,日本國内一年銷量達到1000台以上。

熱點|你會花17萬買這台MR眼鏡嗎?

MREAL X1在前端配備了四個前置立體攝像頭,兩個用于提供混合現實視圖的AR透視功能,另外兩個則用于深度感覺和位置追蹤。這款裝置支援頭戴模式,并可通過一個專用的手持單元實作單手/雙手握持使用(手持單元另外出售)。

熱點|你會花17萬買這台MR眼鏡嗎?

佳能對裝置的定位是B端市場,主要是制造業(尤其是汽車)和建築業,但同時涵蓋醫療和娛樂等領域。是以裝置支援頭戴模式和手持模式顯得非常合理:設計時使用頭戴模式,在現場展示産品時為訪客提供便捷的手持模式。

熱點|你會花17萬買這台MR眼鏡嗎?

MREAL X1的重量約359g,大小約186(寬)×150(深度)×實作了250mm(高度)。佳能指出,這種小型且輕量的設計可以支援長時間工作,與MREAL S1相比,顯示面積擴大了約2.5倍,可達到58度×60度(S1為45度×34度),顯示分辨率:單眼約1920 x 2160;雙眼約3840 x 2160。

熱點|你會花17萬買這台MR眼鏡嗎?

當然,裝置可以通過資料線接入移動工作站(這是系統整體視線小型輕量化的重要原因),并可帶到各種各樣的地方進行使用。例如,在室外的建築工地,相關人員之間可以共享建築完工後的模樣。

熱點|你會花17萬買這台MR眼鏡嗎?

AR中國采訪到AR硬體資深人士,我們來聽聽業内怎麼看這款天價AR裝置?

1

AR中國:您怎麼看這款産品的定價?真實的BOM成本會特别高嗎?

說實話這個定價折合人民币來看确實是太高了,不過也可以了解,除去匯率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這樣的定價應該是把研發成本也計算在内的,像這種類型的硬體産品基本上都是要以五千到一萬台來做均攤。

這其中涉及到的各種零部件以及結構成本,以國内的一些競品來看BOM成本也就是1300左右,但是對外大家也都是2000+的BOM成本去和管道溝通,畢竟大家預估的出貨量都是很可觀的,就拿某品牌為例如果不是以一萬台的預估作為基數去均攤,應該也不會把BOM成本控制在1200吧。

針對這款産品的話,我個人認為BOM成本估計也就是人民币2000元左右,當然這也是依托于國内比較有特色的供銷管道與非常可觀的出貨量。首先這款産品的真實視角不會太大,宣稱的視角得是在距離很近的時候才能實作。但是生産工藝要求也比較高,導緻BOM成本上升也可以了解。

其次産品主要是一個顯示驅動和兩組攝像頭晶片,主要的資料處理分析都在連線的PC上,這也就意味着整體成本肯定不會上萬,但是現在的市場風氣是ToB的産品價格隻有高了才能上檔次,這種定價比BOM成本高出很多的情況也不算少見。

當然這款産品的優勢就是能通過攝像頭看真實世界,延時是肯定會有,就看實際效果了。 除此之外,雙攝像頭定位在生産上要更複雜一些,對結構變形特别敏感,一般還要在外邊加上鋁合金骨架,是以重量很難降低,采用分體連線的方式可能也是短期内算力限制的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

2

AR中國:您怎麼看佳能MR眼鏡和微軟HoloLens 的技術路線?

從使用上來講,應該是各有優勢,HoloLens 裝置是一體式的,通過Optical see through的方式實作AR效果,标稱視場角對角約52°,其中水準視場角43°,垂直視場角29°,單目顯示像素分辨率2K,HoloLens 2整機重量為566g。上文提及的佳能MREAL X1的視角為58度×60度,作為Video see through 方式視場角還是有一定的優勢。但是MREAL X1是分體式設計,而且用的是PC主機作為運算單元,這個很顯然計算性能就不是問題,這點在佳能看來反倒是更加便捷,原因是不用擔心裝置待機。但很顯然一些高空作業拖着個主機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作為Video see through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在戶外使用其實不用擔心光線問題,他是通過內建在裝置裡面的Oled顯示單元進行成像,所看到的場景畫面是通過攝像頭拍攝看到的,有點像VR。但是所有Optical see through(光學透視)裝置在戶外強光下基本就廢掉了(加上黑黑的遮光罩能好一點)。另一點就是MREAL X1采用的廣角鏡頭可以讓視場角更大一些,相比于HoloLens 2。由于佳能的裝置是分體,那麼重量肯定比起一體機要有一些優勢,不過也沒輕多少。

至于價格,我個人認為佳能的定價過高,雖然看似比起現在标杆的MR産品在某些方面好像還确實有其優勢所在,但是整體來講目前的産品一定不是終極形态。目前國内應該沒有這麼幹的AR硬體企業,國内的分體式設計基本上會選擇用移動裝置作為分體計算單元,一般是安卓系統。另外光學方向大部分企業還是以光學透視為主要研發方向(工業AR瑞歐威爾目前還是以視訊透視或輔助現實為主),光波導将是主流研發趨勢。但是佳能的競争可能很快會出現在一些VR企業中,在VR裝置中利用視訊透視的方式實作MR其實已經是一個很多VR企業都在計劃中研發的事情。結合一體機的設計和現在的6Dof能力,估計佳能這塊裝置的優勢應該很快就沒優勢了。

不過雖然定價在17萬聽起來很誇張,但我個人認為完成預期1000台的銷售目标應該是有可能的,作為從業者還是很希望看到佳能的産品也能進入中國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