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畊宏“網紅人設”背後,線上健身流量戰來了|氪金·大事件

作者|宋婉心

編輯|潘心怡

關于劉畊宏的走紅,資料是最好的注腳:7天漲粉1000萬、粉絲數逼近李佳琦、直播觀看人次超1億——一個頂流抖音健身部落客就這樣誕生了。

劉畊宏帶動的這場全民運動引發的關注和聲量,本身就是健身賽道的一個“奇迹”。健身領域不缺KOL,但曾經的帕梅拉和周六野也隻是圈内熱鬧;健身領域也不缺明星公司,但Keep和Peloton等也沒能引起全民風潮。

在傳統線下健身房不斷面臨挑戰,運動健身線上化趨勢持續加強的大背景下,“直播+健身”在劉畊宏身上完成了對彼此最大的賦能。

在秀場直播式微、電商直播強監管的環境下,平台正在不遺餘力挖掘“宅經濟”中的剩餘直播紅利。直播健身并不是新鮮事,但隻有劉畊宏出圈,靠的不僅是專業性,更是屢試不爽的人設包裝。

劉畊宏之是以能帶動一波健身熱潮,并展現出極大的商業價值,更是基于線上健身趨勢愈發明顯的大前提。統計資料顯示,2017至2021年線上健身行業複合增速高達24.1%,同期線下健身行業複合增速僅為6.6%,并預計未來5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長。

盡管線上健身市場龐大,但其資本變現之路卻異常坎坷。就算是身為國内唯一網際網路健身獨角獸的Keep,也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态之中。

Keep沖刺港股上市之際,劉畊宏在抖音的走紅無疑讓市場浮想聯翩。也是以,關于劉畊宏的走紅,大部分人想到的第一個問題幾乎都是:“為什麼Keep沒簽劉畊宏?”

但從商業和資本的角度出發,更值得關注的是那些後續問題:在健身直播領域,“劉畊宏現象”還能多大程度上被複制?有了更多“劉畊宏”,線上健身的商業化之路就能一片坦途了嗎?

01 早有“預謀”的爆紅

劉畊宏于2021年12月簽約了無憂傳媒——抖音最大的MCN機構,一切都在這時埋下了伏筆。

一位接近無憂傳媒人士向36氪展示了劉畊宏合作刊例,這上面的劉畊宏被打上了“國民健身教父”、“健身器械研發者”、“幸福家庭”等标簽。

無憂傳媒選拔主播時,“人設”是核心考察因素,即MCN需要提供“市場需要的人設”。無憂傳媒CEO雷彬藝曾向媒體表示:“我們核心還是做人。有網感的人,内容形态不管什麼變化,還是都可以抓得住。”

前期靜态的PPT落實成動态直播畫面後,最終呈現在直播平台使用者面前的畫面就是:劉畊宏和妻子穿情侶裝同框跳操,每次跳操結束兩人都會和觀衆“唠家常”。兩人角色分工上,劉畊宏是有幽默感的專業教練,而妻子則會時常“劃水”,拉近和觀衆的距離。

結合劉畊宏《本草綱目》版健身操的特質,不難發現,其直播的内容設計幾乎囊括了幾大“流量密碼”:洗腦、易得/易學、笑點、CP——本質來看,劉畊宏和其他網絡紅人核心無異,“健身”隻是外皮。

隻有人設還不夠,資本推波助瀾必不可少。

在前述業内人士看來,無憂傳媒是兼具眼力和财力的MCN。“大狼狗、毛毛姐、彭十六等,都是老闆雷彬藝很早就聊過,搶先簽約的,然後押注成功,一個接一個大火,把無憂做到這麼大。”

簽下劉畊宏的決定,源自雷彬藝對“市場需要”的提前洞察。

4月20日,雷彬藝曾在朋友圈透露,抖音上有關健身和戶外的知識類直播越來越多了,無憂傳媒在今年新成立了知識服務事業部。附圖中可以看到,抖音直播榜的前16名幾乎被健身相關部落客屠榜。

劉畊宏“網紅人設”背後,線上健身流量戰來了|氪金·大事件

無憂傳媒CEO雷彬藝朋友圈

抖音于今年3月釋出的《抖音運動健身報告》,更顯示了平台吸引和支援健身内容的傾向。報告顯示,2021運動健身視訊數量同比增長134%,健身類主播漲粉同比增加208%,直播收入同比增長141%。

36氪獲得的合作刊例中,劉畊宏5月單平台日常報價寫明,抖音20-60s短視訊15.75萬/條,60s以上短視訊21萬/條,短代50萬/季度起,年度合作授權100萬起。此外,微網誌短視訊15萬/條,小紅書種草15w/篇,B站短視訊10萬/條,知乎圖文7萬/篇。

而前述業内人士提醒,這僅是4月14日的報價,資料每天都在飛漲。有知情人士稱,抖音60s以上短視訊20日已漲到50萬/條。

02 “劉畊宏”幫不了Keep

劉畊宏4月爆火以來,反襯得這個賽道的明星公司Keep更加落寞。所有人都在質問Keep,為什麼Keep沒有自己的劉畊宏?

這一疑問背後的邏輯或許有些牽強,劉畊宏商業模式本質是MCN紅人邏輯,難以直接嫁接到Keep這家公司,但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健身賽道的瓶頸問題:達人化内容是不是各健身公司的新增量?達人又能多大程度推動健身市場?

Keep的直播内容已經做了兩年,但邏輯上顯然和視訊平台不同。

Keep運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海東向36氪介紹,從整體架構上來看,Keep平台上的内容分為PGC和PUGC兩部分,前者對應Keep自己研發的錄播和直播課,後者對應“達人課”。

具體而言,PGC中的直播課,Keep單獨招募了一支教練團隊,全職居多,他們此前多為線下健身房的教練,而PUGC的達人課,一部分是Keep平台上長起來的一些原生達人,另一部分則是外部引進的達人,比如帕梅拉和周六野。

也就是說,Keep的直播和達人業務處在兩個體系和團隊進行運作。

海東解釋背後原因表示,Keep跟直播教練均簽署經紀約,内部有類似MCN的團隊營運直播教練,和達人教練的差別在于,Keep對直播教練有強限制力,但對達人則較弱,是以公司内部分開管理,“可以了解為,教練這邊生産的直播課,直播隻是一個形式,背後本質還是課程本身。”

當“達人”和直播被剝離開來,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但在達人側,如果僅是作為平台去簽約,缺乏類似MCN的限制力,再頭部的達人來到Keep,實際作用也可能僅停留在“促活拉新”層面,可操作空間較小。

和上線直播幾乎同步,2020年,Keep在自研基礎上開始引入第三方内容,也就是達人的PUGC,如今Keep平台上KOL已超千人。

但從Keep2021年釋出的創作者影響力榜單來看,36氪發現,前20名幾乎都同時也是B站up主,并在B站積累了一定粉絲。一位Keep内部人士告訴36氪,公司确實感受到了B站等視訊平台分流的威脅。

本質來看,健身部落客是門“内容生意”,“健身”屬性排次要位置。這直接解釋了擁有更好使用者社交生态的B站,和擁有更好算法的抖音,首先走出了健身部落客的原因。

Keep今年2月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20年及2021年,Keep平均月活躍使用者分别約2970萬人和3440萬人。同時,Keep的訂閱會員為330萬人,相比于2019年的80萬人,增加了3倍以上,但同期,平均月度付費使用者僅為36.5萬人,人數僅僅是訂閱會員的十分之一。

背後自然有國内付費習慣較差的原因。精練GymSquare釋出的《2020中國健身行業報告》顯示,願意付費高于50元/月的使用者,隻有不足30%,此外,有11.5%的線上健身使用者,表示不願意付費。

即使如此,做付費内容和訂閱,是Keep平衡消費品業務的重要發力點。

通過招股書可以看出,包括智能健身裝置、健身裝備、服飾和食品等在内的自有品牌産品,是Keep的最大收入來源,占比超50%。但由于Keep采用代工模式,是以這部分毛利并不高,2019年至2021年前九個月,消費品占期内總成本比例分别為38.7%、36.7%、39%。

比較來看,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内容僅占總體營收的30%,但毛利率高達58.8%。

也就是說,内容付費是Keep造血的關鍵,并能在未來提升估值空間。隻是,這也置Keep于兩難境地。

在近三年經調整虧損12億元的情況下,加大力度做部落客和内容顯然不會減輕虧損負擔。其中需要的營銷和流量購置成本,很有可能把虧損缺口撕更大。

招股書中,Keep對2021年前9個月的虧損作出解釋:政策性地增加了在流量擷取和品牌推廣方面的支出,以進一步擷取、激活及挽留使用者。

直播或短視訊領域,打起注意力争奪戰來,往往把戰線拉得很長。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使用者的健身習慣,以及對應的付費習慣,任何一位頭部健身達人推動的,都隻是短視訊市場而已。

關注擷取更多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