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火箭發射,這個團隊眼觀六路、精準“把脈”!

随着新型火箭長征六号改順利升空、入軌,标志着大陸第一款固液混合動力運載火箭正式“上線”。

在這次任務中,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智慧發射場格外亮眼,各系統指揮員雖身處方寸之隅,卻能眼觀六路,實作對星箭遠端精準可控“把脈”。

這背後離不開中心場區視訊監控組的技術保障,他們也被稱之為智慧發射場的“鷹眼”。下面讓我們走近視訊監控組,看這雙“鷹眼”是如何為各系統指揮員提供實時圖像,實作“運籌帷幄之中,決策千裡之外”。

火箭發射,這個團隊眼觀六路、精準“把脈”!

任務發射前,多角度、高品質、高清晰度實況圖像作為最直覺的影響資料,是各系統指揮員狀态把控的重要依據。為了能夠滿足智慧發射場實況圖像快、準、穩地為各個系統指揮員投送需求,視訊監控團隊結合發射流程,從接口關系到參數校對,從線路連接配接到視訊闆卡測試,從終端雲台旋轉到視場變焦拉近,他們一遍遍核實确認,確定不出現絲毫差錯。

火箭發射,這個團隊眼觀六路、精準“把脈”!

雲台外景操作手張文敦是第一次參加該型号任務,這對他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挑戰。張文敦告訴記者,“此次長征六号改發射任務建立發射工位,有100多個攝像監控點位,要求我們在測試發射過程中快速響應各系統指揮的圖像監視需求。難點是要高品質完成火箭點火起飛過程的手動跟蹤,實時記錄測試發射過程中的所有關鍵動作,這樣才能順利完成圖像保障任務。”

火箭發射,這個團隊眼觀六路、精準“把脈”!

利用巴掌大的外景雲台操作杆,實作對幾公裡外的火箭起飛實施跟蹤拍攝,就好比打開手機利用幾十倍的變焦拍攝遠處的物體,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讓畫面消失不見,更談不上持續穩定的跟蹤拍攝。為了確定所捕捉到的畫面跟得穩、切得快、看得清,他們要操控無人機完成轉彎、懸停等一系列動作,并模拟火箭在上升狀态下,增加雲台錄影機對目标的捕獲難度。為了達到任務要求,雲台外景操作手在訓練時,通過調節畫面比例、逐漸增加操作精度,反複訓練直至形成肌肉記憶。

火箭發射,這個團隊眼觀六路、精準“把脈”!

“任務中要提前調整好錄影機的各項參數,確定錄影機在跟蹤操作過程中,拉遠拉近能始終聚焦清晰。就好比我們平常穿針引線一樣,将大針孔換成小針孔,這對我們訓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達到這種要求,我們在訓練過程中要做到心理素質平穩、手上操作精準,并且還要具備一定的應急操作處置能力。”視訊監控系統指揮王新漢介紹說。

火箭發射,這個團隊眼觀六路、精準“把脈”!

近年來,該中心視訊監控團隊完成上百組火箭、衛星發射影像資料記錄,為智慧發射場的“遠端操控、無人值守、一鍵發射”等需求提供了可控實況圖像保證,俨然成為智慧發射場的“鷹眼”。

火箭發射,這個團隊眼觀六路、精準“把脈”!

IPTV操作手肖威華談到:“面對視訊監控中心多地獨立運作,我們積極實作本專業的減員增效。同時為滿足智慧發射場對視訊的高品質要求,我們對場區現有的圖像裝置資源進行了整合。重新設計了裝置間連接配接關系、系統間接口關系以及工作間的布局,整體提升了系統運作的可靠性、操作使用的便捷性、執行任務的高效性,實作了系統‘異地操控、一地多控’的目标。”

來源:我們的太空

作者:朱昭宇、李劍、劉海冬、張京東

素材:鄭逃逃、闫宇航、王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