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人》雜志4月刊,做了個有趣的專題:女性拍賣師。
兩位拍賣師陳良玲、郭心怡,來自百年拍賣行——佳士得。
(左:陳良玲 右:郭心怡)
陳良玲去年就“出圈”過一次。
她的拍賣視訊在社交網絡刷屏,被網友調侃“一擡手就是金錢的味道”。
她的同僚郭心怡,則是國際拍賣行第一位華人女性拍賣官,開行業之先河。
動靜最大的女性拍賣師,毫無疑問是佳士得中國區主席——楊媛草。
去年6月,她做的紀錄片《奇妙的蛋生》剛播完,月底就被佳士得“官宣”,從傳媒業一腳跨進了拍賣圈。
本來就是“好聲音之母”,還有個著名的老公黎瑞剛,外媒把這位Rebecca Yang稱為“TV Queen ”,黎叔則獲封:China’s Murdoch (中國默多克)。
拍賣屬于小衆行業,要把世界上最貴的東西,賣給金字塔尖的一小撮人,“拍賣行的女人”才能出頭。
這就注定了:她們必須是學曆上的資優生、資源整合的高手、長袖善舞的活動家。
拍賣行歡迎跨界達人,但也需要核心競争力
走向台前的女性拍賣師,有不少是“跨界選手”。
比如佳士得全球非執行副主席李昕,從小被當做籃球健兒培養,19歲上台走秀,20歲赴巴黎發展,成了中國第一代超模。
她是被畢加索的孫女黛安娜·畢加索發掘入行的,拍賣首秀是常玉的《荷花與金魚》,成交價3650萬港币。
之後的戰績包括:2億260萬港币的趙無極、8075萬美元的馬蒂斯……
(穿着Gianvito Rossi 高跟鞋的李昕,依稀可以看出(前)超模的表現力)
第一位華人女性拍賣官郭心怡,小時候的志願是當作家、老師。
2002年從哈佛畢業,走的還是“從哈佛到華爾街”的穩妥路線,當上了高盛(Goldman Sachs)的證券分析師。
隻在高盛幹了一年,她就決定把藝術當職業,去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上班。
(圖檔來源見水印)
300萬件藏品淘練出來的“鑒寶”眼光,加上倫敦大學的繼續深造,都在為實力添磚加瓦。
2009年,郭心怡在倫敦南肯辛頓小拍場第一次舉槌,拍出40件藏品。之後從家具、手表、紅酒開始,慢慢積累經驗。
2018年佳士得香港秋拍,“不凡·宋代美學-千年”專場,她把蘇轼的《木石圖》拍出了4.636億港币的成交價,創下佳士得亞洲區最高價藝術品拍賣紀錄。
這個高光時刻,距離她進入佳士得已經11年了,距離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工作已經16年了。
有了佳士得的經曆,郭心怡上個月加入畫廊巨頭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擔任管理合夥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網紅拍賣師”陳良玲,正式身份是佳士得香港副總裁,大學讀的是生物科學,跟拍賣行業八竿子打不着。
但,有些東西是刻在基因裡的。
陳良玲的媽媽喜歡古董、藝術,愛逛博物館。在家喝茶要用宜興紫砂壺,邊品茗邊聽鄧麗君的唱片。家裡用的東西講究幹淨、簡潔、利落。
這種耳濡目染的熏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子女的審美、甚至人生選擇。
趁着大學畢業的“間隔年”,沒想好要幹嘛,陳良玲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做了一年義工,恰好趕上建院八十周年特展。
近距離接觸範寬的《溪山行旅圖》、蘇轼的《寒食帖》、汝窯精品……讓她下定決心,考進倫敦佳士得美術學院,讀了中國藝術史碩士學位,2010年加入佳士得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
跟這些多少有點藝術情懷、家學淵源、博物館經曆的同行相比,楊媛草有點誤打誤撞。
這個名字,經常跟好聲音、黎瑞剛相提并論。
2011 年,楊媛草從荷蘭買斷《The Voice 》在中國的獨家發行權,誕生了《中國好聲音》。
“好聲音”前三季的冠名費從6000萬、2億,一路飙升到2.5億,引起了“中國默多克”黎瑞剛的注意,決定投資楊媛草和她的IPCN。
對這位小自己11歲的姑娘,黎叔高調贊揚,從她的投資人,成了她的老公。
走馬上任佳士得之前,楊媛草剛當上媽媽,做出《奇妙的蛋生》。
全球拍賣界翹楚、有着255年曆史的佳士得,跟楊媛草秘密接觸了幾個月。
最終,“中國娛樂女王”成了佳士得第一位“80後”中國區話事人。
有智慧的旗袍美女,也會被網友吐槽
佳士得在全球一共有 54 位拍賣師,其中 26 位是女性,接近一半。
從李昕、陳良玲、郭心怡到楊媛草能看出:
越尖端的行業,越少有性别偏見,英雄不問出處;
女性可以憑借能力,自己脫穎而出。
這在楊媛草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
剛從英國回國創業時期,楊媛草一窮二白,用她自己的話說:沒有背景、沒有幹爹、沒有人脈,唯一有的就是才華和姿色。
楊媛草費心費力向客戶推薦節目、想法,人家壓根兒就沒耐心跟無名之輩周旋。
客戶們在泡吧的時候,倒是會想起“白天的那個漂亮姑娘”,叫她出去喝兩杯。
楊媛草欣欣然赴約,因為草根時期的她有個理念:
每個人都有“跪下”的時候,如果你不看輕自己,又足夠不卑不亢,晚上10點以後,拿着自己的幹貨,依然可以獲得些許肯定。
機會或許隻有百分之一機率,但隻要被她抓住,就絕不放過。
這個野蠻生長的勁兒,确實還挺像鄧文迪的。
跟她相比,陳良玲、郭心怡走的都是靠業務、靠進修,向上更新。
陳良玲的拍賣視訊,在B站上最多有12.8萬播放。
英文/國語來回切換,喊出報價,最後一錘定音,萬億級的買賣塵埃落定。
陳良玲在台上每次喊出報價,眼光會轉到舉牌的賣家身上,加上身體語言和手勢,讓賣家會有種受到矚目的感覺。
人在極度的亢奮、愉悅中,很容易被架上去、勢在必得,拍品就更容易被高價拍出。
這個過程緊張刺激,如同一場競技比賽,技術含量&觀賞性俱佳,需要的不是硬碰硬的方式,而是智慧、情商、應變能力和說話之道的綜合。
每一場拍賣,陳良玲都會穿着嵌着盤扣的緞面旗袍,跟她展示的中國瓷器相得益彰。
穿着上已經有了重點,妝容、配飾上,就選擇極簡。
陳良玲每次上台前,會把長發紮起來,很少戴耳環,因為環佩叮當會和耳麥碰撞、發出聲響。
既有職業女性的元素,也有普通女性對美的追求。
(圖檔來源:《TATLER尚流》微網誌)
她還是林青霞的忠實粉絲,看過23遍《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
林青霞去佳士得香港辦公室看預展,陳良玲一秒臉紅,被同僚打趣:你實在很丢臉。
同僚不曉得,《東方不敗》的林青霞又英氣又帥,還有東方韻味,是陳良玲的情意結,後來選擇跟東方藝術打交道,也有林青霞的一份功勞。
也算是追星的最高境界了。
她們到底哪一點像普通女人
2013年,有雜志請楊媛草上了封面,大标題《穿高跟鞋的選秀節目女王》。
報道中寫到了楊媛草的穿搭風格:
她最喜歡穿着Jimmy Choo10厘米高的高跟鞋、YSL 的白色透視襯衫,戴着Cartier的戒指和耳環,畫着精緻的妝容,去跟一幫大老爺們談生意。
這個精英感十足的造型思路,居然跟前任有關。
某一任男友跟她吵架時,氣急敗壞地說過:你們這些做Business的女人,到最後都變得跟老巫婆似的,受盡苦難打磨,極其醜惡!
這話一下子把楊媛草刺激到了,給自己立了個flag :我一定要又成功,又美!
8年後在佳士得入職,一套中山裝被她穿出大刀闊斧的硬朗。
黑白套裝的組合,酷飒利落,很符合職業定位。
“成功”和“美”,都get 了。
有人把她定義為“嫁得好”的那一類,但“嫁得好”的前提還是:幹得好。
進入傳媒界之前,楊媛草就憑紀錄片《國際學生》拿過BBC新聞新人獎,大學一畢業就年薪60萬了。
她被黎瑞剛注意到,是因為“好聲音”投資8000萬元,回報超過3個億。
2015年,黎瑞剛收購TVB、整合華人文化。兩年後,37歲的楊媛草嫁給黎叔,倆人的組合,既是強強聯手,也是商業聯姻。
拍賣雖然是另一個職業領域,而且門檻頗高,但楊媛草有自己的優勢:
首先,制作、拍賣,本質上是資源的流通。
做綜藝節目,得攢資源,把最好的導演、團隊攏在一起做出爆款;
現在做拍賣,則是把專家、買家和賣家攢起來,讓藏品流通起來。
楊媛草對自己很自信:我做媒體十多年,不說最好,但肯定是比較好的之一。
黎叔的【華人文化】,已經投資過B站、快手、孵化過梨視訊……普通人看的玩的,都是黎叔的産業。
急于轉型、出圈的拍賣行,請到楊媛草,就等于get 了雙份資源包。這門生意,太劃算了。
其次,要在國内做生意,需要一個中國通。
佳士得在全球有10個拍賣中心,40%以上的拍賣業績來自亞洲,中國市場的增長空間是最大的。
相比成熟的歐美市場,要在中國開展業務,需要一個長袖善舞,又能玩轉資本運作,撬動市場的人,是以給楊媛草的頭銜除了佳士得中國區主席,還有中國區形象大使。
而楊媛草對國内市場,也有自己的觀察:除了北上廣以外,其他城市也有對藝術收藏感興趣的精英,他們渴望與頂級藏品相遇。
開拓這部分的市場,就是她想做的事。
另外,拍賣是一個高度垂直的行業,需要針對精準人群。
佳士得有31%的客戶是“千禧一代”,也就是80後、90後。
楊媛草自己就是80後,有海外留學的經曆,知道目标客戶是“千禧一代”的藏家,不乏各行各業的中國青年領袖。
對于他們來說,看展、欣賞藝術品,收藏腕表和進階珠寶……不是為了炫富,而是生活日常。
要跟什麼樣的人群做生意,自己就要先成為那樣的人。
楊媛草有個标簽是:“有娃有馬”的創業者。
國内的女性馬球運動員為數不多,楊媛草不但有自己的寶馬——Picara ,還經常參加馬球比賽。
養馬的費用一年在15萬-20萬之間,還不包括參賽、運輸、聘請教練……的費用。
這道隐形的門檻,自動過濾出了高淨值人群,跟拍賣的潛在客戶,是有重合的。
她6歲開始學鋼琴,鋼琴水準9級,熱愛旅遊,西班牙語熟練。
為了捐助癌症研究事業,參加馬拉松長跑,跑到指甲蓋脫落。
慈善&馬拉松,現在是國内頂級人群最熱衷的愛好;而拍賣&慈善,又曆來是上層社交圈的入場券。
别人需要削尖了腦袋向上攀登、跨越圈層,楊媛草已經早早做好準備,随時可以大幹一番。
這個時代,女性的精神圖騰,已經不僅限于光鮮亮麗的明星、嫁入豪門的名媛。站在拍賣台上、揮斥方遒的女性拍賣師,同樣做出了自己的成就。
要在男性世界中突出重圍,拍賣行的女性們提供了值得借鑒的模闆:
讀書始終是最保值的終身财富。
郭心怡第一學曆是哈佛大學曆史與文學學士,随後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和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拿到雙碩士;
陳良玲大學讀的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生物科學,之後考進倫敦佳士得美術學院,讀中國藝術史碩士學位;
楊媛草先是在英國拿了卡迪夫大學大衆傳媒和社會學學士學位,後又獲得了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廣告和市場經濟的碩士。
不要急着給自己設限。
制片人、理工女、華爾街精英……能轉行做拍賣,其它行業的女性,同樣可以自主選擇事業方向。
最後,事業&婚姻并非割裂的關系,它們都是人生的重要構件。
女性能把事業做到有聲有色,憑過人膽色與實力得到男性的尊重和愛,永遠好過示弱讨好。
當你帶着激情披荊斬棘,站在更大的平台、以更廣闊的眼光來打量世界,得到的善意、力量和資源,隻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