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國的人大多會感歎蜀漢的命運并不美好,一群有志報國匡扶漢室的能人聚集在一起,卻因為種種原因最後遺憾退場,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但是卻又充滿遺憾的一筆。蜀漢後期軍事力量上也缺少頂級人才,人們常常挂在嘴邊說的蜀中無大将,廖華當先鋒就是形容這種情況的,那麼廖華真的有這麼不堪嗎?他在三國殺中的形象又如何呢?

首先廖華本人還是挺能打的,在武侯祠的武将中排位也相當靠前,基本上和陳到是一個級别的将領,而當初之是以有那句廖華當先鋒主要原因是在那一次出征之中,廖華已經七十歲高齡了,在任何時代七十歲還出征的将領都是不太正常的,更何況還是打先鋒呢。
那麼在三國殺中廖華是什麼形象呢?在原版中廖華的強度并不高,當先,鎖定技可以在回合開始時額外獲得一個出牌階段。伏枥,限定技,當你處于瀕死狀态時,可以回複到X點體力,X等于現場勢力數,然後翻面。這個版本的廖華強度非常一般,當先可以多出一張殺但是并不穩定,充其量就是個大肉盾。但是界限突破之後的廖華得到了不小的加強,首先就是當先可以先獲得一張殺然後動手,也就是穩定雙刀了,其次就是在使用伏枥恢複體力之後,隻有當你是場上唯一最大體力角色的時候才需要翻面,這就給了他更好的輸出和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