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vivo釋出了新一代的旗艦機 X80(Pro)系列。筆者也全場觀看了線上釋出會。在這個疫情此起彼伏,沒封的忙着囤貨,封掉的忙着“劉畊宏”的當下,新品智能手機的釋出似乎也沒能帶來太多的讨論度。尤其是在新骁龍和天玑9000系列的旗艦機早就亮相一大波的情況下。遲來一步的vivo X80又有什麼樣的底氣呢?

答案隻有一個——全方位無死角的超強影像能力!、
事實上,在華為遭遇寒冬的這幾年裡,國産群雄在迎來了短暫的竊喜之後發現,原有的高端市場絕大多數都被蘋果瓜分了,這一點在iPhone12、13起步價格稍稍下探以後變得更為明顯。是以在材料、人工、營銷成本日益上漲的環境下,沖擊(站穩)高端也就成了國産廠家最着力的方向,甚至連一向以“厚道”著稱的米家也開始追求溢價了。
是以在釋出會上,我不是特别留意X80,因為在3699這個價格區間本來就是國産安卓機的主場。比新款iPhone便宜1000元,硬體配置特别是影像單元全面超越,非果粉一看就知道該怎麼選,果粉有了iPhone之後再入一台來體驗成本也不高。
真正需要關注的還是 X80 Pro版,這個版本不僅搭載了事先預熱的絕大多數“黑科技”,更是站在了起價5499(骁龍版)、5999(天玑9000版)這樣的真·旗艦價位上。
以品牌力和消費能力而言,對于5000以上檔位的國産安卓機,普通消費者還做不到像對iPhone一樣“閉着眼買”或者“咬着牙”買。這個檔位的消費往往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非數位發燒友的潛在使用者在下單之前,肯定會問自己一句:
用一台新款iPhone的錢,入手一台安卓旗艦,真的值嗎?
事實上,就核心SoC+運存+記憶體+螢幕這幾大件而言,X80系列和2500-3000檔位的線上品牌差不多,散熱用料、材質工藝之類的加成普通使用者也很難感同身受,配色顔值之類的更是“各花入各眼”的存在。能說服使用者多花上2000多元的,主要的理由還是在影像上。
我個人認為最具競争力的,還是從X前代産品就引入,并持續優化的“微雲台”技術。
說說自己的一點觀察吧,未必準确。
首先在使用者對于手機影像系統的使用中,視訊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這一點應該沒有什麼争議吧?
其次,盡管手機雲台價格已經非常低了,但我還是很少看到普通使用者拍視訊的時候用穩定器,而真正職業、半職業的影像創作者,往往更喜歡單反(微單)+穩定器的組合。
第三、除了某些特殊場景、普通使用者基本看不出相機帶不帶OIS(照片),但卻很容易看出視訊拍得穩不穩。
你看,這麼一來,X80 微雲台的優勢不就展現出來了?
與前代不同的是,vivo這次把更新後的微雲台放到了人像鏡頭而非主攝上,這是因為等效50mm的是拍攝人像透視最接近人眼,效果最自然的焦段,也是我們手機視訊拍攝最多用到的焦段——畢竟拍照片可以拍景、拍視訊多半是拍人。
更何況按照越靠近廣角端、越容易控制抖動(視角大,抖動不容易察覺)的規律,把微雲台放到2X左右鏡頭上顯然也是更合理的。
另外,蔡司的加持也主要展現在這顆人像鏡頭上,這也就給了使用者“我的手機能拍出别家拍不出的好片子”這個最大的加成。
而潛望鏡頭的加入,補全了旗艦影像系統的最後一塊短闆。盡管個人認為800萬像素的規格略低(如果像榮耀magic系列長焦頭那樣的規格就無敵了),但日常使用也足夠了。
至于Pro上的那個獨家的大底主攝,在我看來可能對數位玩家的意義更大,普通使用者怎麼可能分辨出GNV 傳感器和白菜化的imx766拍出的照片有啥本質差別呢?
你說你底大像素高,人家請出一個美女模特,出的片子分分鐘碾壓你的素人照:)
是以,接下來對于X80 系列來說,如果有持續不斷的使用者優質的視訊、照片的輸出,産品力才能真正得到展現,站穩高端這事自然也就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