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連載:草原上的黑駿馬(六)

作者:喜歡分享愛情電影和視訊

文 | 英沙

成吉思汗是開悟了的。

1220年的某天,燕京城内,全真教掌門長春真人丘處機突然仰天長嘯一聲說,大汗要召見我了!他徐徐展開手中的金字诏書,遙遙地指了指西邊道,我們要追随大汗的腳步而去。然後,他帶領着座下最貼心的18個弟子跋山涉水,披風戴雪,馬步兼程,走了三萬多裡路,兩年之後,在阿富汗境内興都庫什山北麓下的蒙軍大營,面見了成吉思汗。“五月天山雪,無花隻有寒,”當丘真人拄着木杖走進成吉思汗的大營時,雪花如拳,大朵大朵地從天而降,地上的雪積得老厚,張目四望,仍舊是一片冰天雪地。

連載:草原上的黑駿馬(六)

大汗要見丘真人,可不是一天兩天了。他曾三次派最親信的人,帶最好的禮物,言辭懇切地延請丘處機,贊揚丘真人有古君子高士的風格和雅操,希望丘先生能以憂國憂民為己任,或者提供一些延年保身的方法。前兩次沒有成功,第三次終于打動了丘翁。

這一年,丘處機74歲,成吉思汗61歲。

中國道家從古至今,都帶着十分神秘的色彩,道教的先師們往往都身懷絕技,能文能武,其中不乏承繼了先秦時代帝王之術的高明者。丘真人悟道十數年,閱盡了人世滄桑和風雲變幻,他如同一個絕世的棋手,左右手互搏谙習,練就了總攬大局的獨到眼光和明察秋毫的胸有成竹。

成吉思汗見到丘翁非常高興,口稱神仙,求賢若渴的心境溢于言表。他表面上請丘處機講長生之道,實則是求教安邦定國的大計;他深知,偌大的江山要整頓治理,文治武功,非國師聖手不能行之,他要找到那個能為他當家的能人。

那時燈光搖曳,爐火熊熊。成吉思汗鮮衣銀甲,不怒自威,帶着縱橫四海之豪氣;丘處機羽扇綸巾,風神疏朗,卻有尚父輔周之神采。兩人促膝而談,氣場十足,十數步之内,無人敢近。整個大帳中隻有耶律楚材侍候在側。這正是文武一相逢,英雄惜英雄。兩人談得投機處,不覺互相稱道,談得開心處,時而撫掌大笑。

燈下,大汗移前拉住丘翁的手問道,真人此次遠來,給朕帶來了什麼長生不老的藥啊?丘真人答,長生不老的藥沒有,中和與養生之術倒是可以為大汗說道說道。大汗說,願聞其詳。

丘翁道,大汗哪,您知道什麼是龍嗎?

不知道。

丘翁說:所謂龍者,必非池中之物。龍之起,可興于點滴之露水,可興于浮瓢之缸桶,可興于大澤之汪洋。龍之起,光有水還不行,它還要騰密雲、駕祥霧,方能扶搖直上,傲視天下。龍興之時,要動陸離兇光,漲四面谲波,降八方滂沱,人間惡風狂虐,江河洶茫倒卷,世上生靈塗炭,死者、傷者、逃者無計其數。

我從遙遠的中原來,一路上翻山越嶺,經過無數大江大河、沙漠戈壁、湖泊雪原,看到那天上風起雲湧,無數的亂雲飛渡,唯有這一片崇山峻嶺的上空,有五彩的祥雲攏聚。所謂山河壯麗終須有主,您才是我們心中熱望的真命天子、北地蛟龍啊。

大汗哼道,馬屁話少說,說重點。

丘翁道,不知大汗可否知道《易經》?

不知,您繼續。

丘翁于是口若懸河,娓娓道來:

易者,最初出自河圖洛書,文王幽而演八卦,自始彙易而成一代國書。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其六十四卦象,推演集聚了天下所有家國之事的種種形态變化,萬國興衰,萬物榮枯,皆出于此。易之外在,恰應了那句話:世之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易之道,意味着變易、變通,如世易時移,星河輪轉,是以百事萬物不會廢止;易之廣大,無所不包,世上隻有真正守靜之人,才能見微而知著,察看到其中的盈虧虛實。智者援用易經,推天道以明人事,使事情有條理而不混亂,人物保安順而不亡失,事态處平安而不危險。

易經當中,乾卦的六爻,對應着龍的六種形态;初起之時,羽翼未豐,應韬光養晦,伺機而動;條件漸足,展露頭角,可以開始尋求發展之路,但仍然要兢兢業業,自強不息。本領漸長,上天入地,都沒有危險,可以大展拳腳了。到了祥龍飛天之時,大虬伸展自如,四海任你遨遊。此時是最興盛時,如同日上中天,開始向午後走,月亮豐滿,漸漸虧缺變成下弦,是以要加倍小心,務持盈守成。

道家講究精神超脫,安時處順,無為而治,以柔克剛,以靜制動。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生的走向與國家的創興,其道理與龍興之理是一樣一樣的。君子效法天道,奮發圖強,自強不息,這是對的。謀劃天下者,如火中取栗,應分緩急,徐徐而圖之,究天人之際,明修身之道,求天下為公,最終實作和諧的治世。

革故鼎新,是世間至理。昔啟、纣無道,天下共伐之,除暴以安良,湯、武革命始成,天下歸心。大汗興義兵平天下,匡世救民,就是順乎天理,衆望所歸。萬事開頭難,收尾也難。從一定意義上說,成功也是一種陷阱,當事業處于巅峰時,應當持惕以戒,治安而不忘亂亡,則可保長治久安。

好生惡殺是天道所在,愚以為,應該愛惜百姓生命。古語說殺人誅心,收複人心不能用殺戮,殺的人多,未必就是英雄啊。戰火燒了約莫有十餘年了吧,戰亂各地,已經十室九空。亂兵之中,我眼見生靈伏屍路邊,逃亡者衆,内心傷痛難忍。人民飽經喪亂、流離之苦,戰亂日久,國家和人民都需要休養生息。

治國之理,應該行王道,而非霸道。大勢已成,隻宜行其仁,修其道,興其利,除其弊,不能亂了禮義之分,而幹禽獸之事。要尊時守位,知常達變,以文化人,以惠安民,總之一句話,就是兼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軍事上偃武休兵,保境安民,外交上協和萬邦,禮尚往來,信仰上百教俱興,崇民重道,品德上修己安人,匡濟天下,人倫上同胞物與,和諧共榮,進而達到小康之世,大同世界的社會理想。

大汗道,你的話我聽懂了,無非是讓我少殺人,采取懷柔政策。

丘翁道,大汗,上天亦有好生之德。養生的辦法沒有别的,當外修陰德,内固精神。要清心寡欲,廣播仁義,積善修福,這樣才能延年益壽。陛下正值盛年,來日方長,一定要少征伐,禁屠戮,多招安,多安撫。中原地大物博,自古以來為兵家必争之地,此處人才濟濟,糧草兵馬皆可用,宜用心經營,定可成就霸業。要使四方歸順,遠近徕服,須用真心啊。

大汗聞之頻頻點頭。

丘翁道,古人雲,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貧道鬥膽向大汗進言,林林總總,語無倫次,冒犯之處,還請陛下恕貧道無罪。

大汗說,神仙,你的教誨我知道了。我這裡的事還得辦完,不能半途而廢啊,你回去吧。

二人談話畢,不覺東方已現淡白。

不久,丘處機辭行回國,成吉思汗訓示文武百官,備齊美酒佳肴、珍奇鮮果,在城外數十裡,夾道為之送行。大汗依依難舍,送了又送,直到峰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丘處機回到燕京,駐太極宮尊為“大宗師”,被人們稱之為“帝者之尊師,天下之教父”,受命掌管天下道門。

丘處機以超常的見識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感動成吉思汗,止殺救民,積下了無量功德。成吉思汗屬馬,丘處機屬龍,史稱二人夜談為“龍馬相會”,丘翁直谏事被稱為“一言止殺”。

丘真人離開後,成吉思汗開始反思以往的所作所為,重新思考蒙古帝國的未來。丘處機的逆耳忠言,時時回蕩在成吉思汗的耳邊。他召集太子和其他蒙古貴族,要他們按丘處機的話去做,又派人将仁愛孝道的主張遍谕各地。特别是在後期,成吉思汗統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緩,對中原各地的一些武裝反抗,成吉思汗改鎮壓為招安。這些變化與成吉思汗接受丘真人的勸告有一定關系。

同年,丘處機奉旨釋放淪為奴隸的漢人和女真人三萬餘人,并解救了大批漢族學者。針對各宗教間的互相排斥争鬥,丘處機主張宗教平等相通互融,經他左右斡旋,各教和睦相處、各自發展。自此,全真教在大元全境盛極一時。此後,丘處機仍然不斷勸告蒙元将帥,減少對百姓的傷害,倡行救濟貧困、濟世安民,為恢複和發展中原地區社會經濟、安定社會秩序做出了貢獻。

丘處機此人,後世高僧姚廣孝或可比拟。從公開的陽壽看,姚國師比丘神仙多活了五年,丘終年八十,姚八十五。有一種說法是,丘、姚都沒有死,而是避世閉關隐居了。二人如同兩個為了任務而回溯到曆史中的穿越者,一旦完成使命,立刻不知所蹤。

有一點令成吉思汗失望的是,丘處機并不是那個他要尋找的,能幫他安邦治國,安定天下之人;丘真人一直處江湖之遠,散漫有餘而經略不足,這是肯定的。

那個能夠幫他的人,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