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教社《陋室銘》注解正本清源,飛天舞“用典說”被無情打臉

作者:南陽方正
人教社《陋室銘》注解正本清源,飛天舞“用典說”被無情打臉

諸葛草廬

一、“用典說”之争

人教社《陋室銘》注解正本清源,飛天舞“用典說”被無情打臉

陋室銘

近日,就劉禹錫的《陋室銘》裡的“西蜀子雲亭,南陽諸葛廬”這句話中的“南陽”是指今天的南陽,還是指漢代的“南陽郡”?筆者與飛天舞先生激烈交鋒。

筆者認為,依據唐代的行政區劃,古隆中屬于襄州義清縣(漢中廬縣)管轄,南陽卧龍崗屬于鄧州南陽縣管轄。按照行政區劃唐代文人劉禹錫“南陽”指南陽縣,而南陽縣的前身是宛城,是以劉禹錫說的“南陽諸葛廬”就是南陽卧龍崗諸葛草廬。

飛天舞先生認為“南陽諸葛廬”屬于“用典”現象,“南陽”指“南陽郡”,“南陽郡”指鄧縣,鄧縣指隆中,是以劉禹錫所說的“南陽諸葛廬”就是襄陽古隆中。

飛天舞先生的“用典”說是否能站住腳?最新人教社教材支援“用典說”嗎?本文就這些問題展開讨論。

二,唐朝時期的南陽

人教社《陋室銘》注解正本清源,飛天舞“用典說”被無情打臉

唐代南陽一帶

唐朝時期的南陽指宛城毫無疑問。

隋朝大業年間,隋朝政府把南陽郡治遷移至穰縣(今鄧州市),原來南陽郡治宛城改為南陽縣,後來南陽郡被撤銷,改設鄧州唐州管轄原來南陽郡地盤,是以唐時期沒有南陽郡,南陽就是南陽縣,唐朝的南陽就是以前的的宛城。

唐代的襄陽稱為襄州,是山南東道(唐代行政級别相當于省)的治所,襄州相當于今天的省會城市,古隆中屬于襄州轄縣中廬縣管轄,古隆中就在省會城市襄州的眼皮底下,屬于省會城市的郊區。

由唐代的行政區劃看,南陽就是今天的南陽,絕對不指襄州義清縣古隆中。

二、“用典說”不存在

(一)什麼叫“用典”?

用典是國文一種修辭手法。就是在詩文運用典故,而增加詞句之含蓄與典雅者,即稱“用 典”。

(二)劉禹錫是否“用典”

“典故”是前人創立的,出自以前的名人名家詩文或轶事。

“南陽”是地名,不是典故,是以“南陽”不是劉禹錫運用典故;那麼“南陽諸葛廬”是劉禹錫運用典故嗎?

“南陽諸葛廬”是劉禹錫的原創,是以劉禹錫說到的的“南陽諸葛廬”不是“用典”,劉禹錫以後的人們提到的“南陽諸葛廬”才叫“用典”。

飛天舞說是劉禹錫在“用典”,請問柿皮先生劉禹錫用的誰的“典故”?

三、“用典說”站不住腳

“用典”屬于國文上的修辭手法,但運用任何修辭手法都不得讓讀者産生誤判。

如果劉禹錫真的“用典”,他心目中諸葛廬真在在古隆中,他會說“襄州諸葛廬”直截了當,簡單明了。他說“南陽諸葛廬”屬于脫褲子放屁還導緻讀者誤判,讀者會認為諸葛廬不在古隆中在南陽,與其本意違背。

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筆下的作品被人誤判,劉禹錫也一樣不希望讀者誤判,是以劉禹錫絕對沒有“用典”,柿皮先生的“用典說”根本站不住腳。

四、人教社摒棄“用典說”

任何教材不可能百分之百完美,教材不斷修訂才能日臻完善。人教社對《陋室銘》對“南陽”注釋不斷修訂,這充分反映了人教社在不斷更新對涉及躬耕地問題“南陽”的認識。

1、2003年:

南陽,今湖北(襄樊)襄陽(漢屬襄陽)一帶。

評語:非常荒誕,南陽怎麼跑到湖北了,全國人民笑掉大牙!

2、2012年:

南陽,郡名。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鄧縣隆中,屬于南陽郡。

評語:沒有2003版的明目張膽荒誕,但仍然讓南陽管轄南郡中廬縣古隆中!

人教社《陋室銘》注解正本清源,飛天舞“用典說”被無情打臉

人教社2012年版《陋室銘》

3、2019年:

對“南陽”不再注釋為“南陽郡”,也不再說“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鄧縣隆中”,明明白白說“諸葛亮隐居南陽住的草廬”。

評語:人教社幡然醒悟,終于恢複南陽本來面目,不再讓南陽長臂管轄南郡古隆中!

人教社《陋室銘》注解正本清源,飛天舞“用典說”被無情打臉

人教社2019年版《陋室銘》

五、“用典說”不是某說的遮羞布

不僅劉禹錫一人,唐代大量的文人筆下都寫南陽諸葛亮,不僅這些而且唐代碑刻載明諸葛草廬的存在,到宋代嶽飛夜宿卧龍崗手書《出師表》,大量的曆史事實證明在元代以前關于諸葛亮躬耕南陽卧龍崗已經深入人心,絕不是某些人鼓噪的“元代卧龍崗橫空出世”。

飛天舞先生充當某地的“打手”,歪曲曆史事實,用“用典說”當遮羞布混淆曆史黑白。他在躬耕地問題上已經沒有一點是非觀念,其歪理邪說真是罄竹難書!

人教社《陋室銘》注解正本清源,飛天舞“用典說”被無情打臉

六、人教社打臉飛天舞

以上人教社對《陋室銘》南陽的重新解釋反映了人教社在不斷檢討,不斷改進,力争不交給下一代錯誤的認知。

人教社在《陋室銘》注解上正本清源,還給學生真實的南陽,飛天舞“用典說”被無情打臉!

人教社《陋室銘》注解正本清源,飛天舞“用典說”被無情打臉

無情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