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想必大家都聽過吧,養蠶是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重要技藝,5000年的傳承一張蠶可結90斤繭,90斤繭能賣9000元,對于80後90後來說,童年養蠶是一種快樂的存在,一位90後美女帶娃客廳養7彩蠶,32天近距離觀察吐絲結繭,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耐性,還提高孩子對生物的了解,這讓她還發現了一個投資小回報大的緻富新商機。

90後美女從小生活在農村,長大嫁人後和丈夫在城裡買了一套房,在家相夫教子,每年的3-4月份小孩都會領到一個特殊的任務——“養蠶寶寶”,蠶的一生分為蠶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國小的課本裡有一節是《動物的一生》,老師們往往會選擇讓小朋友觀察蝸牛、蠶等小動物,就拿養蠶來說并不是每家都有蠶卵和足夠的桑葉,這可怎麼辦?這也是90後美女寶媽看中的商機所在。
俗話說“立夏三朝開蠶黨”,讓國小生養蠶,最費心的還是家長,90後美女寶媽說雖然網絡上售賣養蠶三件套,在有些地方還出現了父親冒雨摘桑葉,母親定鬧鐘起夜喂食,喂養蠶寶寶的生活習慣就是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就吃,要時常觀察探視,桑葉供應要及時,但在城裡邊找一棵桑樹有多難?雲南昆明出現了桑樹被家長薅秃,年消耗桑葉30噸,這位美女寶媽想到的就是把老家新鮮的桑葉售賣,網絡一斤8元還得等。
這件事是不是聽起來很瘋狂,畢竟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90後美女寶媽不僅通過售賣桑葉獲利,她還潛心養殖七彩蠶,讓居家養蠶的許多人,分分鐘迷上這萌寵,美女寶媽說七彩蠶并不是染色的,而是通過食用一種彩色蠶飼料,使蠶從内而外變為彩色,主要有紅、藍、紫三種,如何讓小朋友觀察蠶生長發育、吐絲、結繭、化蛹、化蛾、産卵等過程?美女寶媽總結了一系列方法。
養蠶喂桑葉是關鍵,美女寶媽通過網絡會耐心地給小朋友講解喂養小技巧,她說喂養的桑葉一定要幹淨,不能有潮濕,蠶個頭較小時,要用嫩葉喂養,用剪刀剪成小條,友善蠶啃食,脫4次皮後成為二齡蠶,可以用老齡桑葉投喂,但桑葉背面朝上,切記不要從冰箱的保鮮箱拿出的桑葉喂蠶,會讓蠶吃不消。
小朋友好動不要用手拿蠶玩耍,因手上有溫度和細菌,美女寶媽說蠶對于溫度比較敏感,發育的溫度在7-40℃,飼育适溫為20-30℃,蠶還會出現“假死”現象,常被大人和小孩誤認為是死了,這其實是蠶在脫皮,基本上不吃不喝不動彈,每次休眠的時間為24小時,一天後脫掉外皮後就會變大,變白後繼續啃食桑葉。
學生養蠶觀察是一個家庭的事,大人們可以和孩子約法三章,不占用學習時間,讓孩子自己喂養和清潔工作,使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桑葉,還可以從家長借,但必須做家務還清借款,讓在他們在觀察蠶的過程中收集詩詞,這都是一位90後寶媽通過養蠶總結的一些經驗。各位網友對于居家養蠶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喜歡文章的話點個贊關注一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