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湯西戰鬥往事1-秀才張淮造反

在湯陰西部,鶴壁集鎮的東南方向,羑河西岸,有一個村子名曰西馬駒河村,據傳,古時羑河水大,可行船打魚,有一陳姓農民得知此地有一良駒,每夜必來羑河邊飲水,并沿着一定線路奔跑,遂率其子三人遷移到良駒所經之地西、中、東三處居住建村,也就是今天的西馬駒河、中馬駒河、東馬駒河村。另一說,石門崗本齊地,天下諸侯會盟于此,放馬于西河,故名馬駒河。

湯西戰鬥往事1-秀才張淮造反

西馬駒河村古民居

大清光緒初年,張淮出生在西馬駒河村,張姓為村中大戶,家境殷實,張淮幼而聰慧,熟讀四書五經,接受了良好的傳統教育,小試無不列第,後又經鄉試成為一名低等級候補官員。

1905 年清廷廢除科舉制度,實行預備立憲,在此背景下袁世凱在直隸省城保定創辦了“直隸法政學堂”,以45歲以下候補官員為主要招生對象,并擴大招收名額,吸取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安徽乃至東三省的士人學子入校學習。

張淮雖有舉人功名在身,但并無一官半職可任,于是決定報考直隸法政學堂,經過兩年學習生涯。由于當時專門的法律人才極度缺乏,畢業後,張淮得以馬上上任,曆任修武縣、郾城縣的審判官。

湯西戰鬥往事1-秀才張淮造反

直隸法政學堂

時間來到了中華民國九年(1920年),這時候還是北洋軍閥執政時期,國内到處軍閥混戰,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是年,張淮因遭同村人江生金挾嫌誣告通匪,被捕并判處死刑,關押于湯陰縣監獄。适封監獄看守孟昭武為張淮故交,徇私情将其暗放。

湯西戰鬥往事1-秀才張淮造反

湯陰縣公署

張淮從監獄中逃脫以後,四處招兵買馬,因1919年6月至1920年7月天氣大旱,湯西地區13個月滴雨未下,民不聊生,張淮得以在很短的時間内就聚衆千人,樹起了“天下第一義勇軍總司令”大旗,與官府對抗。縣長楊齊無能為力,隻能電請河南省督軍趙倜調派一團兵力,前來剿滅。

湯西戰鬥往事1-秀才張淮造反

北洋時期河南省督軍---趙倜

官軍到來以後,駐防鹿樓集,官軍團長邀請張淮來鹿樓集談判,許以官位,令其投降。張淮拒絕。

湯西戰鬥往事1-秀才張淮造反

官兵由鹿樓攻擊輾轉于淇河兩岸的張淮部衆

雙方談崩以後,旋即開火,張淮率衆輾轉于鹿樓以西的淇河兩岸,與官軍開始了數月之久的對抗。

時至1921年,張淮部利用有利地形和官軍打起了遊擊,官軍久戰無果,便想方設法将張淮衛士趙栓隻重金收買,趙趁其不備,将其刺殺。

張淮其部,随即瓦解。

社會黑暗,逼着文人造反,令人唏噓,一代英豪就此凋零。

後記,各位客官老爺,如果您已經看到了此處,感謝您的支援,歡迎您點贊、關注、加轉發,有一樣我就謝謝您,您的鼓勵,讓我有飯吃,您是衣食父母,不使人間造孽錢。

(文中史料來源于鶴壁、湯陰地方志,部分照片來源于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即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