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确了!取消國中畢業後普職分流!5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4次會議4月20日表決通過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将在2022年5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職業教育法制定近26年來的第一次重大修改!

會議明确提出:

  取消國中畢業後普職分流,這讓更多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減輕義務教育“内卷”;明确大學職業教育,聯考後填報志願的選擇将更多;寫入大學以上層次職業教育,有助于培養更高技能人才。

  修訂後的新法于5月1日起施行,這也預示着将讓衆多今年秋季入學的新生受益,因為職業教育法在招生考試制度、高等教育體制方面實作了重大突破:

明确了!取消國中畢業後普職分流!5月1日起施行

具體修訂如下:

01普職分流改為協調發展

  原職業教育法規定,國家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和教育普及程度,實施以國中後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

  這個是以前的規定,沒有修改前的。雖然當時的法律條文中也沒有要求強制分流一半國中生不能讀高中、大學,但經曆了過去幾十年教育的朋友們,都應該知道,下面是怎麼操作的。

  遠的不說,比如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規定,原則上要按50%的比例引導應屆國中畢業生向中等職業學校分流。

  過去是隻有一半的孩子才能進高中,才能讀大學的制度。

  此舉直接引發了全國各地無數無數的中國小生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焦頭爛額……

  以至于現在很多很多家長都在說,中考比聯考還重要!如果連中考都過不了關,孩子以後連參加聯考的機會都沒有……

  是以,很多地方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以後有參加聯考的機會,能讀大學的機會;拼命的給孩子報補習班。

  這樣的教育内卷!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在我們中國各個省份,都在每天上演……

  現在新的職業教育法修訂後,直接廢除普職分流。

  當然修法過程中,對普職分流的修改是動态變化的。草案二審稿已經删掉了原法中“分流”的規定,改為“在義務教育後的不同階段實施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分類發展”。

  在最終版本中,進一步修改為“在義務教育後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可見,從“分流”到“分類”,再到“協調”,強制的意味越來越弱。

  但保持普職比大體相當的政策仍有必要,且仍将持續。

  就其必要性而言,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一些就業技能的學習應該在中職階段,因為存在學習的關鍵期和敏感期。”

  在2月23日教育部新聞釋出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說,中等職業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着推動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發展的重任。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既可以滿足不同禀賦和潛能學生的學習需要,又能夠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才空間和通道。

02大學職業教育寫入法律

當“普職分流”變為“普職協調發展”,中職教育的定位和前景随即改變。

陳子季在2月23日新聞釋出會上說,中職教育要按照升學與就業并重的辦學定位,為學生提供升學、就業、職普融通等多種發展路徑。要擴大職業大學、應用型大學在職教聯考中的招生計劃,滿足中職學生接受高層次教育的需求。

對此,職業教育法規定,中等職業學校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有關專業實行與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的貫通招生和培養。

“這就給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可以上大學開了一個口子,會很大提高學生上中等職業學校的積極性。”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卓新平在4月18日分組審議時說。

明确了!取消國中畢業後普職分流!5月1日起施行

職業教育法明确規定,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由專科、大學及以上教育層次的高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設立實施大學及以上層次教育的高等職業學校,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批。這是此次修法的一大亮點。

“開展大學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在新發展階段增強适應性的關鍵舉措,是産業轉型更新的曆史必然、人民對更好教育期盼的内在要求、中國職業教育走向國際的現實需要。”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吳學敏說。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是全國首家公辦大學層次職業教育學校,今年4月,獲批新增大學專業9個,截至目前,學校大學專業已增至23個。吳學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十四五”期間,該校争取設立40個左右大學專業。

吳學敏認為,大學職業教育在專業設定上不能有什麼産業就上什麼專業,而應該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具體來講專業設定要瞄準高端産業和産業高端。

他介紹,所謂高端産業,一般是新興産業或新概念産業,具體表現為技術含量高、處于價值鍊高端、在産業鍊占據核心部位等三個方面。所謂産業高端,一般是指在傳統産業中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在技術含量和産品附加值等方面占據領先優勢的領域。比如,一般認為,裝備制造、先進制造等即位于制造産業的高端。

“與産業發展緊密對接是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大學職業教育不僅要與産業緊密對接,更要契合辦學層次的提升要求,向以新興産業、高新技術産業等為代表的高端産業和傳統産業的高端轉移。”吳學敏說,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所有專業對接江蘇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超過60%的專業對接江蘇“十四五”戰略新興産業。

高等教育階段的普職融通還有更廣泛發展的空間。除了設立大學層次職業學校,職業教育法還為兩個方面的探索預留了空間:在普通高等學校設定大學職業教育專業、在專科層次職業學校設定大學職業教育專業。

學生的培養也将融通。職業教育法規定,國家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與職業教育訓練學分、資曆以及其他學習成果的認證、積累和轉換機制,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學習成果融通、互認。

03是否需要職業教育研究所學生

大學職業教育有了明确法律依據,研究所學生層次職業教育也有了空間。

職業教育法規定,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由專科、大學及以上教育層次的高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

直到第三次審議時,“大學以上教育層次”才寫入修訂草案。

“我們既要培養一般的技能型人才,還要培養高技能人才,為什麼不能允許有少部分的研究所學生層次的高技能人才呢?”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在2021年12月分組審議草案二審稿時說。

事實上,目前國内一些高校已經在培養研究所學生層次的職業教育教師和研究人員。據介紹,目前國内有40多所院校舉辦了碩士層次的職教教師培養,還沒有博士層次的職教教師培養院校。

職業教育的普職融通、前後貫通在法律層面已經明确,一些配套措施還需進一步完善。

比如,職業教育法新增加規定:接受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學業水準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标準的,可以依法申請相應學位。

有專家指出,授予何種學位,授予學位需要達到的标準等,都需要進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