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渌口一總老街坊(三)半邊街蘭婆婆

作者:淡如竹
渌口一總老街坊(三)半邊街蘭婆婆

題記

渌口區高度重視老街的保護工作,區文聯連續發表了多篇文章,那些曆史故事、舊聞轶事,現在已經成為了渌口一總到八總人們談資熱點,街頭巷尾也經常有長槍短炮在尋找舊景、聽老故事,搶着拍攝照片。

幾位老師、朋友對我說,我們親曆了半邊街到關口,五裡多渌口老街變化,眼見了老街商貿繁榮到冷落破敗七十年來的全過程,知道許多口耳相傳的故事。他們都提議,人生已至古稀,能夠熟練運用網絡與電腦寫作的不多了,應該好好記下來,力所能及續寫渌口人物篇章。他們與我一起憶舊,講渌口的故事,激發靈感。本篇人物,是老街一總半邊街口子的蘭婆婆,她是渌口老街上的知名女士。

渌口一總老街坊(三)半邊街蘭婆婆

渌口接龍橋看渌口一總

蘭婆婆,姓易,是住在渌口一總出街口的一棟吊腳樓裡,木樓柱子下面是池塘和水田。她學了功夫,老人們都說,高個子的蘭婆婆,要說打架,一般男人都不是她的對手。蘭婆婆也有文化,她會講故事、講人物傳記,總是講得頭頭是道。

六十多年前,老街的電線杆上,經常會貼一小張紅紙或白紙毛筆字文章,上面是寫“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一念,一夜睡到大天光。”外婆就總是告訴我:“細伢子認得字了,也不要去念那文章上的話,莫受了吓,受了驚。”

這是有誰家小孩晚上愛哭愛鬧了,應該會請蘭婆婆去他家“收驚”了。蘭婆婆在老街一總和半邊街,是經常會為人“收驚”的,她每次還要特别強調,文章寫好了,要在沒有人看到的時候,貼到電線杆子和經常有人走動的地方,顯眼的牆上。

有的小孩,蘭婆婆是還要叮囑他們家裡要“喊夜”。天快黑了,他家媽媽就要從門外一邊大聲喊幾聲,“某伢姬耶,某妹姬耶,回來困覺啰!”一邊慢慢走進家門,家裡的哥哥姐姐,要馬上答應幾聲,“回來啦!”

會講話了的“夜哭郎”本人,不太懂規矩,一般都會主動接腔“翁媽,我在屋裡耶!翁媽,我回來了! 翁媽,我冇出去呢!”這種一喊一答的現象蠻多,現在回憶起來,仍然感覺很有趣。蘭婆婆的收驚術,還是蠻靈驗的。

渌口一總老街坊(三)半邊街蘭婆婆

廟弄子口

那年月的小孩,“走家”的多。一得了“走家”的病,有三個表現:一是晚上愛哭,總是整晚的哭;二是黃黃的頭發,腦殼上還有一圈還沒有頭發;三是肚子很大,肚臍眼内陷。蘭婆婆一到,我們就都會圍起來,看她給細伢子紮針挑疳積,治“走家”。抱在大人手中的小孩,蘭婆婆會先給他摸摸臉,掐掐手指,幾分鐘裡口裡還念念有詞,最後是大聲的“呸呸、呸卻!”

她先看看小孩的眼睛,再仔細看雙手指甲,掐掐每個手指關節的紋路。然後,從中式連襟衫裡掏出來一個盒子,裡面有針,那針比縫衣針要粗些,先用棉花擦一下指頭中間那條紋路,又擦擦針頭,然後快速紮下去,兩手一擠,肯定會有一團透明的液體出來,在小孩的哭鬧聲中,蘭婆婆很快地将他的雙手指頭全部紮好針,擠出水。

蘭婆婆在過幾天,又還會來紮幾次,手指中那種透明的液體,會越來越少,她看手指上的紋路,就知道病好了,晚上不哭了,也就不紮針了。後來,街坊小弟弟妹妹本來在哭,一聽哥哥喊:“蘭婆婆來了!”,那哭聲會馬上停止。

蘭婆婆還會“畫水”。有人魚刺卡在喉嚨裡了,找上門後,看她從水缸裡舀一碗水,一手端碗,一手指頭比劃着畫圓圈,然後這碗水給人一喝,就會解決問題。蘭婆婆也會為女人剪頭發,修理女人的發式很有門道。

渌口一總老街坊(三)半邊街蘭婆婆

原半邊街 接渌口一總街口

我上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左眼白上長了一個紅點,都有異物感,很是難受。母親同僚周姨看到後,晚上帶我上她鄰居蘭婆婆的家。一路先叮囑我,不要多說話,不要說“謝謝”,不要回頭看蘭娭毑。到她家後,高個子的老人,捏着我的手,有力地掐着,又看看我的眼睛,接着吹口氣到我的右鼻孔,口裡念念有詞,一邊塞了些有點氣味的草到右鼻孔。那晚,我從半邊街才走到接龍橋西頭二總界碑邊,我眼裡的異物感就消失了。

蘭婆婆的兒子遠在新疆工作,都說她身上的功夫沒有傳給兒子。她帶了好幾個徒弟,我認識有些真傳功夫的,是大我幾歲的一個袁哥。蘭婆婆是他的姑娭毑,他也是不會輕易發脾氣的人。街坊們都說,練就這些防身的本領,性格内向,要有修養。

渌口一總老街坊(三)半邊街蘭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