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南京紫金山東麓的靈谷寺,有數不盡的風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引得遊人無數。每一個季節,都有人會說:“走,去靈谷寺。”

而最初的最初,南朝梁武帝興建這座寺廟,隻為紀念著名僧人寶志禅師。初名為[開善寺]。
到了明朝,朱元璋親自賜名[靈谷禅寺],并封為:天下第一禅林。
康熙遊覽靈谷寺時,親筆題書“靈谷禅林”匾額,還寫了一副對聯:天香飄廣殿,山氣宿空廊。
乾隆六下江南,皆到靈谷寺,并在這裡建了行宮。
可想而知,靈谷寺已經美了千年。
春天一來,靈谷寺中的兩株玉蘭正悄然盛放。寺廟常見,玉蘭常見,而寺中盛開的玉蘭,不常見。千年古刹,一片黃牆,明豔的更加明豔,空靈的更加空靈。
賞寺中玉蘭,必定是看緣分的。你若來早了,枝丫還未蘇醒;你若來晚了,隻見殘枝敗葉。不早不晚,才遇得見花開,寺明。
一到夏天,靈谷寺就成了童話世界。數以萬計的螢火蟲,在草叢中飛舞,在樹林中穿梭。星星點點,如繁星掉落人間。
兒時的記憶,在這裡複燃。伴着螢火入眠的夏天,還未消逝,至少在靈谷寺還能看見這樣的情景。
秋天的靈谷寺,被濃濃的秋色包裹。此時,你一定要看看無梁殿門前的銀杏。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磚砌拱券結構,此時變得更加古老。小師傅在門前打掃,樹葉沒有規律地掉落,柔軟的陽光穿過樹縫,灑落在你身上。
你也要爬一爬九層八面的靈谷塔。扶梯有260多級圍轉而上,每層每面有門通至塔外繞台,可鳥瞰鐘山景色。
此時的靈谷寺,層林盡染,像橙紅色的波光在枝頭樹梢穿行。樹靜風止,時光靜流。
冬日趕來,踏進院門,就能看見鮮豔的臘梅正開。于花間行過,梵音遼遠,檀香繞梁。禅院的寂靜,枝頭的熱鬧,心中的歡喜,互相交織。
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是不是就是這般情景?
春天的玉蘭,夏夜的螢火,秋天的黃葉,冬天的臘梅。成了靈谷寺最生動的顔色。然而,無論你哪個季節來,山門的顔色不變,永遠是紅牆綠瓦。
玄奘法師紀念堂也不變,任何時候來,都能瞻仰法師的生平。
還有那個素面館,依舊在開。一碗素面,卻能吃出人間滋味。
來靈谷寺吧,任何季節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