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作者:國學長亭

提到奴隸貿易,很多人都會想到“黑三角貿易”。

由于歐洲奴隸商人大肆将非洲黑人賣往美洲市場,是以“黑奴”成為了當時奴隸市場的主流。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可是你知道嗎,其實當時除了“黑奴”之外,還有很多“白奴”。

而更諷刺的是,這些白奴大多來自于推動奴隸貿易地走上巅峰的“歐洲”。

那這些被奴役的白奴被送到了哪兒?他們是被誰奴役的?歐洲這段黑暗的歲月,是如何開始又如何結束的呢?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強盛的奧斯曼帝國

作為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帝國,奧斯曼帝國在鼎盛時期,曾經橫亘歐亞非三大洲。

一手扼着東西方貿易航線的咽喉,憑借着強悍的軍事實力,奧斯曼帝國曾經能與古羅馬帝國分庭抗禮。

在歐洲地區是予求于取,當時的歐洲國家大多是“敢怒不敢言”,這也為奧斯曼帝國的奴隸貿易奠定了基礎。

由于連年作戰,奧斯曼帝國的領土迅速擴大,城市規模也進一步提升,是以奧斯曼帝國對于人口的需求一直是比較大的。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等到黑死病盛行之後更是如此,從貴族農場到外貿艦隊再到皇室宮廷,都需要大量的奴隸。

而且奧斯曼帝國貴族還非常青睐白奴,這直接導緻在14~19世紀之間,大量白奴被劫掠到奧斯曼帝國,成為沒有尊嚴,隻有價格的“商品”。

被俘虜之後,那些白奴的遭遇是非常慘痛的。

女奴先是要脫光衣服檢驗“成色”,然後像商品一樣被分級,最終送到不同的地方去。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最年輕貌美的那一批女奴會被送到帝國内蘇丹和大酋長的宮中做奴婢,稍次一些的女奴會被送到小貴族家中或者妓院裡。

長得不好看的或是年老色衰的,則直接做最苦最累的雜工。

那些男性白奴每天要接受18個小時以上的重體力勞動,僅僅有短短幾個小時用來休息。

而且吃的是發黴的食物,不管周圍環境和身體狀況,隻要他們一睜眼就是進行體力勞動,沒有休息可言。

即便你有一些手藝技術在身,也隻是在生活條件上好一點。

但始終也擺脫不了奴隸的卑賤身份,不僅要時常接受監視,還要偶爾忍受打罵,前途可以說是一片黑暗。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那麼這些被掠奪的白奴是否有回家的機會呢?

答案是有的,要想讓這些白奴回家,隻有兩種手段,要麼戰争,要麼贖買。

但那時是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歐洲人根本打不過他們,是以隻能在人被搶走後再花錢買回來。

不過與美國人相比,這還算好的了。

19世紀初的時候,美國甚至要拿出财政收入的1/5,去向奧斯曼帝國交“保護費”,稱得上忍辱負重。

當然,自诩為偉大的奧斯曼帝國,是不屑于做擄掠奴隸這種事情的。

這種事情他們一般都交給兩個小弟,也就是巴巴裡海盜以及克裡米亞汗國。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奧斯曼帝國之鞭

巴巴裡海盜聽起來像個不入流的海上盜賊組織,可實際上這個組織卻有嚴密的國家性質,戰鬥力也非常強悍。

它曾經多次擊潰歐洲多國聯軍,打得他們抱頭鼠竄,逼迫美國繳納保護費,威震地中海地區數百年。

當然,這個組織之是以能夠如此強悍,主要是因為背後有着奧斯曼帝國的支援。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早在15世紀,伊比利亞的2個國家完成合并,并開始征服其他國家。

當其消滅了最後一個伊斯蘭國家格拉納達後,很多當地的摩爾人不得不離開伊比利亞,逃往北非,最終成為了海盜謀生。

之後得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支援,還于1510年建立了巴巴裡王國,開辟了這個威震地中海數百年的海盜帝國。

而作為海盜,他們的收入主要來源于三部分。

一是逼迫一些國家交納保護費,比如說美國。

二是對來往的船隻收“過路費”。

三則是擄掠歐洲人口進行奴隸貿易。

更直白一點說,就是從西班牙、意大利、冰島、荷蘭以及英國等國家的沿海地區進行擄掠,搶到人之後送到奧斯曼帝國去。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奧斯曼帝國也沒有委屈巴巴裡海盜海盜,對于他們送來的奴隸,給出了高昂的收購價格。

據說當時一個努力的價格在20~50金币之間,可以說是一本萬利。

而在在17世紀中葉左右,巴巴裡海盜作為忠誠的狗腿子,伴随着奧斯曼帝國一起達到了巅峰。

隻不過後來随着奧斯曼帝國逐漸衰弱,巴巴裡海盜與他們也是離心離德,逐漸取得了半獨立地位。

最終還是歐美國家忍受不了,對其展開戰争,這才将這群海盜徹底擊垮。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然而除了巴巴裡海盜之外,奧斯曼帝國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小弟,那就是克裡米亞汗國。

這個汗國的鞑靼人對于奴隸貿易的癡迷,比起巴巴裡海盜來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個國家瘋狂到了什麼地步呢?

在奴隸貿易最盛行的時候,這個國家的主要财政收入居然就來自于對周圍的劫掠以及奴隸貿易,離開了奴隸貿易,甚至連自給自足都很困難。

根據曆史記載,克裡米亞汗國第1次對周邊實行大規模突襲,是在1468年的加裡西亞。

那一戰他們就俘虜了18000人,再将這些人當做奴隸賣到奧斯曼帝國後,他們擷取了豐盈的回報。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于是在接下來的220多年時間裡,這個國家幾乎每年都要去周邊地區打打秋風。

而根據曆史文獻顯示他們至少有65次滿載而歸,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波蘭和俄羅斯。

更令人氣憤的是,這些國家不僅遭到了侵略,而且被奴隸的人民還要作為商品,被人們指指點點。

在當時的鞑靼人看來,當時各個國家的女人,由于身體素質的差別,可以貼上不同的标簽。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比如說德國人和匈牙利人,身材瘦高柔弱,不适合進行重體力勞動,是以自然賣不出高價。

與此同時,來自于德國與俄羅斯的女性,在當時同樣是“廉價的商品”,但在他們看來前者是因為身軀僵硬,缺乏女人味,不适合送到奧斯曼帝國填充後宮。

後者則是因為被劫掠得太多了,不符合“物以稀為貴”的屬性,與此同時斯拉夫人也是這個道理。

真正稱得上昂貴與優秀的,應當是當時生活在俄羅斯西南部的切爾克斯人,這個民族的人很少。

而且大多性格溫順、身材勻稱具有美感,也是以其價格極為高昂,售價至少在斯拉夫人的4倍。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奧斯曼帝國奴隸制的覆滅

不過随着跨大西洋奴隸貿易被禁止後,以英國和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就開始了向奧斯曼帝國施以壓力,想要廢除這個國家的奴隸貿易。

與此同時,在奧斯曼帝國内部因為奴隸制帶來的問題也日益加重。

是以外部誘因與内部需求相結合,最終推動了奧斯曼帝國奴隸制的覆滅。

1830年,奧斯曼帝國宣布那些自被奴役後仍舊保留信仰的基督教徒,将得到釋放、獲得自由。

1846年奧斯曼帝國又關閉了伊斯坦布爾的奴隸市場。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那麼這些行為是不是标志着奧斯曼帝國的奴隸貿易已經結束了呢?

當然不,俗話說得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數百年來,奧斯曼帝國已經嘗盡了奴隸制的甜頭,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就将其徹底摒棄?

再者說了,奴隸貿易牽扯到了當時奧斯曼帝國的方方面面,沒有這麼容易就被徹底廢除。

甚至是以當時侵犯人權的情況還進一步增加了,為了能夠謀取利潤,那些奴隸販子開始利用黑市進行貿易往來。

雖然最後,奧斯曼帝國的奴隸制被徹底廢除,但這個國家的衰敗也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可能有人會問,奴隸制這麼罪惡的、充滿原始野蠻的、違背現代價值觀的東西。

為什麼會讓奧斯曼帝國如此癡迷,且始終不願意廢除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奧斯曼的奴隸制是受到伊斯蘭法律的管轄的,而當時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同樣也是伊斯蘭教的忠誠信奉者。

在他們看來,被他們所奴役的奴隸并不是鮮活的生命或者獨立的個體,而是可利用的自然資源。

并且客觀上奴隸制也幫助奧斯曼帝國逐漸走向了鼎盛,符合他們的“預期”。

如此一來,想要廢除奧斯曼帝國的奴隸交易、奴隸制度自然就是艱難萬難了,并且那些奧斯曼帝國人民也不會為此而感到絲毫羞愧。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奧斯曼帝國奴隸制的延伸

雖然巴巴裡海盜和克裡米亞汗國同樣都是奧斯曼帝國的手下,但是這兩方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前者更多的隻是簡單的求财,而後者就不一樣了,不僅求财而且還要命。

克裡米亞汗國的白奴貿易不僅是為了滿足奧斯曼帝國貴族的需求,同樣也是為了實作它自己的目的。

也正因如此,它極具破壞性,并且這個國家自己也盛行奴隸制,某種程度來說,可以試做奧斯曼帝國奴隸制的延伸。

根據17世紀中期俄國使節報告顯示,一名普通的鞑靼人就擁有10~20個奴隸。

至于級别更高的鞑靼人,擁有的奴隸就更多了,動辄便能達到百人以上。

這些白人奴隸被奴役後,大多要承受極為繁重的工作,有的人用于農業生産。

整日整夜地在克裡米亞半島南部地區進行跟蹤,有的人被用于畜牧、工業,一邊放牧牲畜,一邊挖掘水井。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在自己家的奴隸多到用不完的情況下,那些奴隸主甚至會将自家的奴隸出租給基督徒做工。

等到牟取足夠的利潤,無法壓榨出更多的價值後,再轉手将其出售出去。

另外,針對奧斯曼帝國的奴隸貿易,歐洲人也沒有太多立場去指責。

一方面他們自己也進行黑奴貿易,把非洲的黑奴販賣到美洲地區,在黑三角貿易中累計使非洲喪失了1億以上的青壯年勞動力。

另外一方面很多歐洲國家也是奴隸制度下的“客人”。

古代鞑靼人眼中的白奴:數百萬白人被迫淪為奴隸,成鞑靼人的商品

比如說意大利就曾經從克裡米亞汗國買過不少奴隸,如此一來,他們自然也就難以指責巴巴裡海盜劫掠他們。

至于意大利這些歐洲國家,其實也是有苦難言,在黑死病肆虐各國人口都瘋狂削減的情況下,各國都非常缺乏勞動力。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要忍受巴巴裡海盜的侵襲、連年戰争的損失, 他們不購買奴隸就很難維持國家的發展。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當時許多歐洲國家,會出現一方面被劫掠、一方面又去購買他國奴隸的尴尬情況了。

那在奴隸貿易的鼎盛時期,奴隸到底有多麼的常見呢?

我們這裡以奧斯曼帝國的經濟重鎮波爾薩為例來說吧,據曆史學家統計,當時這個鎮子将近有25%是奴隸。

還有額外15%的居民,在被解放前也是奴隸,另外還有一些居民是奴隸的後代。

是以如果硬要區分的話,恐怕真正的當地居民連50%都占不到。

而這還隻是奧斯曼帝國大大小小城鎮鄉村中的一個縮影,此可見當時的奴隸貿易是多麼的盛行。

當然,從現代價值觀的角度來說,奴隸貿易肯定是充滿血腥與罪惡的,是應當受到抵制與譴責的。

不過好在1783年俄國兼并克裡米亞後,當時白奴貿易最主要的奴隸供應商鞑靼人就消失了,這才給黑暗的奴隸貿易畫上了一個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