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出口民調顯示馬克龍成功連任

作者: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童黎】當地時間24日晚8點,法國總統大選最後一輪投票結束。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被外界認為成功赢得連任,成為繼2002年希拉克之後首位連任的法國總統,“避免了一場原本可能發生的政壇大地震”,讓歐洲上司人“松了一口氣”。

但法國多地随之爆發抗議活動。随着極右翼候選人勒龐在大選中取得曆史性高票,以及左右翼黨派的沒落,外媒發現法國政治格局正迅速洗牌,“從左右分裂,走向了‘民族主義、反現存體制的民粹主義者’和‘中間派、親歐洲的進步人士’之間的分裂”,更是給歐盟和北約敲響了警鐘。

“我知道他們選我,隻是想阻止勒龐”

多家法媒公布的最早出口民調結果顯示,現任總統、共和國前進黨候選人馬克龍的得票率為58.2%,“國民聯盟”候選人勒龐獲得41.8%的選票。法國内政部官方資料也顯示,在統計完的97%選票中,馬克龍的得票率為57.4%。

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出口民調顯示馬克龍成功連任

當地時間4月24日,法國巴黎,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勝選演講。圖自IC Photo

當晚,馬克龍在巴黎埃菲爾鐵塔前的戰神廣場舉行勝選集會。和5年前一樣,他在象征歐洲的《歡樂頌》樂曲聲中走上演講台,這一入場被法媒評價“非常具有象征意義”。上一次的勝選集會則在盧浮宮前舉行。

他在演講中承認,許多人投票給他隻是為了把勒龐排除在外。他承諾解決許多法國人面臨生活水準下滑的問題,并稱自己“不再是某個陣營的候選人,而是所有人的總統”。

“我們的許多國人投票給我,不是因為支援我的綱領,而是為了阻止極右翼。我想感謝他們,我知道在未來幾年裡,我對他們有責任。”

“我們必須表現出慈善與尊重,因為我們的國家充滿了如此多的懷疑和分歧。”

“沒有人會被遺棄在路邊。這将取決于我們共同努力實作這種團結,使我們能夠在法國過上更幸福的生活。未來的歲月肯定不會平靜,但也将是曆史性的。”

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出口民調顯示馬克龍成功連任

視訊截圖

在第一輪投票中排名第三的極左翼候選人梅朗雄也表示,“投票箱已經決定了。勒龐被擊敗。法國顯然拒絕把未來托付給她。馬克龍在一片棄權、空白和無效選票的海洋中幸存下來。”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此次投票率略低于72%,是自1969年以來法國總統決選的最低水準。再加上300多萬張廢票或空白票,他們占到了選民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馬克龍表示,他的政府将不得不“回答他們‘拒絕做出選擇’的選擇”。

還有一場硬仗等着馬克龍

在競選期間的民意調查中,勒龐一度僅落後馬克龍幾個百分點。24日,勒龐很快承認了敗選,但她強調,“今晚的結果本身(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

“馬克龍不會為修複‘分裂我們國家、讓我們同胞受苦’的裂痕做任何事。”

“我擔心即将開始的5年任期,不會差別于上一屆的野蠻方式。為了避免權力被少數人壟斷,我将以你們所認識我的精力、毅力和熱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努力地履行我對法國和群眾的承諾。”

勒龐發誓在6月份的議會選舉中繼續戰鬥。她認為,“我們所代表的的思想達到了新高度”,今晚的“曆史性比分”增加了陣營在6月獲得大量席位的優勢,大量國人選擇了“我們,選擇了改變”。

這也是馬克龍連任後面臨的第一個重大挑戰,他需要繼續赢得6月議會選舉,以確定獲得多數席位來推進改革。

傳統上,法國選民傾向于在總統和議會選舉中投相同的票,這樣當選總統及其政府就不會在任期一開始就産生不和。

而極右翼在議會選舉中通常表現不佳,因為主流政黨傾向于聯合起來阻止他們掌權。2017年,勒龐在大選中獲得33%的選票,但所在政黨隻獲得了577個席位中的8個。

另一名極右翼候選人埃裡克·澤穆爾(Eric Zemmour)抨擊勒龐稱,她就像她的父親老勒龐一樣失敗了:“這是勒龐這個名字第八次遭遇失敗。”但他呼籲組建一個“愛國陣營”,把他和勒龐的支援者團結在一起。

法國政局加速洗牌,給歐盟和北約敲響警鐘

法國之外,德國、歐盟、英國等上司人對法國選舉初步結果表示歡迎。其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馬克龍是“真正的朋友”。

BBC對此指出,歐洲上司人們松了一口氣,他們“害怕”這位提出一系列反歐盟政策的極右翼候選人。

路透社則評價,馬克龍的勝利避免了一場原本可能發生的政壇大地震。但不能忽視的是,極右翼在法國總統選舉中獲得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得票率,法國鮮明的政治分歧被公開化。許多人預計,在馬克龍推進親商改革之際,他第一個任期中占重要比例的街頭抗議活動将再次爆發。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分析稱,馬克龍再度當選,但勒龐的大比例得分表明法國日益分裂。超過1200萬人選擇了勒龐,比她2017年競選總統時多出了大約500萬人。這表明她試圖讓她所在政黨進入政壇主流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并給歐盟和北約敲響了警鐘。

勒龐對支援者說:“這個選舉結果顯示出了對我們上司人和歐洲上司人存在極大不信任的(迹象),是他們不能忽視的資訊。選民已經表明,他們希望有一個強大的力量來反對馬克龍。”

“Politico”同時回顧了法國政局。它認為,中間派馬克龍的上台削弱了主流中左翼和中右翼力量,周末的投票顯示,曾經強大的左翼社會黨和右翼共和黨已經無可挽救。在第一輪投票中,兩黨都未能獲得超過5%的選票,這意味着國家不會報帳他們的競選費用。

“它們的崩潰加快了法國政治格局重塑,從左右分裂,走向了‘民族主義、反現存體制的民粹主義者’和‘中間派、親歐洲的進步人士’之間的分裂。”

法國大學已經爆發抗議活動,活動人士對不得不在極右翼和親商候選人之間做出選擇感到憤怒。曾在2018年和2019年震撼法國的“黃背心運動”中部分領袖已經開始呼籲市民走上街頭。

社交媒體上的視訊和圖檔顯示,法國多地爆發針對馬克龍再次當選的抗議。防暴警察試圖驅散巴黎市中心的人群,并向他們噴灑催淚瓦斯,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

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出口民調顯示馬克龍成功連任
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出口民調顯示馬克龍成功連任

視訊截圖

勒龐支援者卡利朱裡(Adrien Caligiuri)說:“我對此很震驚,大多數法國人竟然想要輕視了他們5年的總統連任,他說他想‘氣死’不打疫苗的人。”

“我們的綱領正在進步。我從沒想過我們會有這麼好的一場競選活動。我們把其他候選人沒有納入辯護的話題帶到了讨論中心,比如生活成本。”

和歐洲上司人們一樣,馬克龍支援者帕勒尼(Alessandro Paleni)則說自己“放心了”:“它看起來離我們很近,民粹主義就在我們家門口。但它并沒有赢,(隻是)幾乎一半的選票走向了極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