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次競選總統均告敗!為何說她是法國“最危險的女人”?

作者:南方plus用戶端

當地時間4月24日晚,法國媒體公布的最早出口民調結果顯示,現任總統、共和國前進黨候選人馬克龍的得票率為58.2%,赢得了此次大選的勝利。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候選人瑪麗娜·勒龐承認敗選,并表示将投入到法國議會選舉的選戰中。

三次競選總統均告敗!為何說她是法國“最危險的女人”?

4月24日,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候選人瑪麗娜·勒龐在巴黎出席選舉後的集會。新華社發

無論如何,她的出現足以讓歐洲各國捏一把汗。出身“最危險”的勒龐家族、從以父親為傲到被父親視為“叛徒”、三次沖擊總統寶座,卻與總統寶座失之交臂……她的身上有太多标簽。瑪麗娜·勒龐(下稱“勒龐”)是誰?有着怎樣的人生經曆?人們為何如此懼怕于她?

她的神秘面紗,我們為您揭開。

從父親的擁趸到父親的“叛徒”

勒龐1968年出生在法蘭西島,是法國“國民陣線”前主席讓·馬利·勒龐(下稱“老勒龐”)的小女兒。童年時期處于父親在法國政壇迅速崛起的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勒龐飽受父親宣揚民粹主義、盤外等激進政見引起的社會争議甚至是仇恨和攻擊的困擾。

三次競選總統均告敗!為何說她是法國“最危險的女人”?

1976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的一面牆被炸毀。(來源:BBC)

1976年,年僅8歲的勒龐在家中被父親政敵制造的爆炸襲擊驚醒,房間裡到處都是玻璃渣。她在傳記中寫道:“從我醒來時,我就不再像其他人一樣是個小女孩了。”在學校時她遭到排擠和孤立,有同學喊她“納粹”“法西斯”,工作後也仍有很多人忌憚和她成為同僚。

盡管如此,那時的勒龐依然為父親而感到自豪,18歲時便加入了“國民陣線”。1998年,她開始為“國民陣線”的法律部門工作,投身政壇,并通過父親的支援和自身從政能力的提升在黨内迅速上位。

三次競選總統均告敗!為何說她是法國“最危險的女人”?

1990年5月1日,法國巴黎,老勒龐和他的女兒雅恩(中)、瑪麗娜·勒龐(右)。圖源:視覺中國

2002年法國大選,老勒龐出人意料地擊敗當時的熱門左翼候選人、時任總理若斯潘,殺入大選第二輪,但最終被時任總統希拉克以82%的得票輕松擊敗。

雖然沒能以總統女兒的名義進入愛麗舍宮,但這一年對34歲的勒龐是一個重要轉折。在那次大選中,法國出現了大規模“反勒龐”遊行,她開始反思父親激進的政治綱領和路線。次年擔任“國民陣線”副主席後,她對父親的政黨動手了——

這期間,她在黨内進行“去妖魔化”改革,修正老勒龐的極端路線,試圖掃清父親給法國人留下的負面影響。2011年,勒龐獲得了67.65%的選票,成為“國民陣線”的第二任主席。僅僅幾年後,曾經以父親為傲的勒龐,與父親正式決裂。

三次競選總統均告敗!為何說她是法國“最危險的女人”?

2014年11月30日,法國裡昂,老勒龐‎親吻女兒瑪麗娜·勒龐。次年,瑪麗娜·勒龐開除了父親國民陣線黨的黨籍。圖源:視覺中國

2015年5月,勒龐再也無法忍受父親的極端言論,公開指責老勒龐的言行無異于“政治自殺”,并下定決心啟動黨内審查程式,終止了老勒龐的黨員資格并剝奪了其終身榮譽主席的頭銜,将其從一手創立的“國民陣線”中開除。随後老勒龐公開喊話,将她視為“叛徒”,要求她放棄姓氏,父女自此形同陌路。

2018年,勒龐把“國民陣線”改為更開放化的“國民聯盟”,以更決絕的姿态吸引傳統右翼甚至是左翼選民,希望徹底擺脫父親“極端破壞者”的形象。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學者陳曉徑評價,勒龐的特點在于锲而不舍又敢于“大義滅親”:锲而不舍在于為了當上法國總統,她奮鬥多年;“大義滅親”展現在嶄露頭角後及時與父親及其極端觀點劃清界限,并不惜放棄父親的政治遺産。

十年三次向總統寶座發起沖擊

雖然與父親多有“龃龉”,但勒龐繼承了老勒龐的政治野心,三次向總統寶座發起沖刺。

2012年,剛獲選成為“國民陣線”的第二任主席,勒龐便開啟了自己的第一次總統競選之路:她不僅積極說服黨内大佬推舉她為黨内唯一候選人,并且在大選中喊出“人民聲音、法國精神”的口号,積極重塑“國民陣線”形象。在那一年的法國大選中,勒龐在第一輪大選投票中以17.90%的支援率取得了位列第三的好成績。

三次競選總統均告敗!為何說她是法國“最危險的女人”?

馬克龍與勒龐。圖源:澎湃新聞

2017年2月,勒龐再次開啟向愛麗舍宮的沖刺。兩個月後,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中,勒龐以第二名進入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與排名第五的馬克龍角逐總統寶座,最終不抵對手,惜敗馬克龍。

五年後的2022年,勒龐第三次站在競選台前,并在首輪中獲得23.15%的選票,與位列第一的現任總統馬克龍隻相差4.7個百分點,表現足以給認為馬克龍穩操勝券的選民敲響警鐘——法國曆史上,極右翼從未如此接近法國最高權力。

4月的巴黎東部競選會場,她的支援者高呼“瑪麗娜總統”與“我們會赢的”口号。當法國媒體公布勒龐将與現任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一起殺入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之後,現場歡呼聲一度蓋過勒龐的發言。

三次競選總統均告敗!為何說她是法國“最危險的女人”?

2017年3月24日,俄羅斯莫斯科,勒龐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圖源:視覺中國

然而,在大選初期,勒龐因在俄烏危機爆發前的大量親俄言論及在“國民聯盟”發放的競選小冊子中印有與普京親切會晤的照片而被部分選民打上了“親俄”标簽。她同時還表示,一旦俄烏沖突結束,她希望促進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戰略和解”。

這導緻法國輿論認為她“替普京說話”,與普京站在一起。部分法國群眾認為,這會對勒龐的競選産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4月24日晚,勒龐再次輸給5年前的對手馬克龍,又一次與總統寶座失之交臂。

她的出現讓歐洲多國上司人捏了一把汗

在第二輪投票前,歐洲多國上司人都捏了一把汗。德國總理朔爾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和葡萄牙總理科斯塔,更是聯合在法國《世界報》發表文章,痛批勒龐反民主,聲稱“想要一個維護歐洲共同價值觀的法國”,“希望”選民們選擇馬克龍為法國制定的道路。

三次競選總統均告敗!為何說她是法國“最危險的女人”?

4月24日,法國現任總統馬克龍在巴黎出席選舉後的慶祝集會。新華社發

更早在4月10日第一輪大選前,美國媒體披露,拜登政府不僅擔心俄羅斯幹涉法國大選,還害怕“普京支援者”勒龐如果當選,将動搖西方反俄聯盟,這将使俄羅斯取得俄烏沖突以來的“最大勝仗”。

初選結果釋出後,歐洲各國上司人難掩激動,紛紛向馬克龍緻賀。意大利總理德拉吉更表示,馬克龍的勝利是“整個歐洲的好消息”,并推動歐盟“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大挑戰的主角,從烏克蘭戰争開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第一時間給馬克龍發賀電:很期待能夠繼續我們的出色合作,一道繼續推動法國和歐洲向前發展。

三次競選總統均告敗!為何說她是法國“最危險的女人”?

4月13日,一名勞工在法國米特裡莫裡搬運馬克龍(左)和瑪麗娜·勒龐的海報。新華社發

雖然勒龐沒有赢得大選,但極右翼勢力在法國的快速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實。法國大選塵埃落定,但其勢必将對法國乃至歐洲政壇産生深遠影響。

“我不禁感到一種希望。這一結果對我們的法國上司人和歐洲上司人來說,證明了法國人民對他們的極大不信任,他們不能忽視這一點,也證明了人們普遍渴望發生巨大變化的願望。”勒龐說,她赢得了“一場閃亮的勝利”。

勒龐确實并非一無所獲,至少,這次競選讓她和父親取得某些程度的和解——得知小女兒殺入第二輪投票後,與她冷戰數年的老勒龐最終對女兒參加2022年選舉宣布了支援。

【記者】趙曉娜 泠汐

【實習生】馮绮思

【策劃】李傑倫

【作者】 趙曉娜;泠汐;李傑倫

觀天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