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勝一籌?陳壽和羅貫中給出的答案,都是一緻的

作者:墨說古今

漢末時分,六合喪亂,無數英雄崛起于草莽,譜寫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佳話。時至今日很多人對這段80多年的曆史仍舊心馳神往。用逐鹿也好,用問鼎也好,都是漢末君主的最終目标,這些自然要彪炳史冊。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勝一籌?陳壽和羅貫中給出的答案,都是一緻的

而在君主之下,那些輔佐主公的賢才們,也都憑借自己的魅力與才能在曆史舞台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關于諸葛亮同司馬懿孰強孰弱的争議由來已久,兩人在三國中期分别代表蜀與魏的統率互相争鋒。那麼諸葛孔明和司馬仲達到底誰更勝一籌呢?我們不妨看看曆史和小說裡面怎麼說的。

三國志的裴松之注本中,關于諸葛亮的記載在蜀書第五。講白帝托孤的時候,劉備對孔明的評價是“君才十倍于丕”,并囑事先串通的人子禅像父親一樣禮遇他,這一點與演義中相同,證明了諸葛亮是深得昭烈皇帝信任的。在人品和才能上,諸葛亮完全得到了自家主公的認可,可謂做到了人臣之極。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勝一籌?陳壽和羅貫中給出的答案,都是一緻的

魏略中記,先主一死,蜀國好幾年寂然無聲,結果諸葛亮驟然出兵,魏國朝野恐懼。此後司馬懿受到魏國器重,作為了諸葛亮的主要對手。三國志中沒有司馬懿的個人傳記,因為作者寫書的時候晉國已立,是以隻能從其他片段中去了解司馬懿。

關于諸葛亮與司馬懿作戰的記錄片段記錄在祁山之戰一段。隆冬之際,諸葛亮兵出散關,斬王雙,退郭淮,殺張郃。這時候大都督曹真作戰不力,魏國派司馬懿上場。司馬懿在渭南與諸葛亮對峙了100多天,雙方始終沒有大規模交鋒。最後的結果就是孔明病逝五丈原。史書中可以看到,司馬懿來到陣前是不敢與蜀軍交戰的,隻有在獲悉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才長歎了一聲“天下奇才”。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勝一籌?陳壽和羅貫中給出的答案,都是一緻的

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是晉朝,那時候早已是司馬家的天下。三國志一書裡對魏晉的措辭多少會有些維護,連司馬懿的名諱都隻能以司馬宣王來代替。書中對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戰鬥記載不詳,很可能是司馬懿表現不佳,倘若真的是司馬懿占據優勢,一定會有更多着墨的。

況且作為史書的作者,陳壽本人力求公正,不可以随便做評價,是以他隻能用别人的引言,對于諸葛亮,無論陳壽是引用劉備的話還是司馬懿的話,全部都是正面褒揚的評價,可見陳壽對諸葛亮一定十分崇拜。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勝一籌?陳壽和羅貫中給出的答案,都是一緻的

在演義小說中,諸葛亮就更要強了,無論空城計、上方谷還有扮六丁六甲收麥子、死後吓退仲達幾十裡這些典故、計策,都是諸葛亮占據上風。司馬懿作為配角存在,演義中司馬懿能夠取勝的幾次戰争完全取決于馬谡失誤、天下不可預測的大雨還有他自己運氣好。與諸葛亮的智謀水準存在很大的差距。

事實上在倫理綱常為最大的封建時代。諸葛亮已經極盡所能地做到了一位臣子的全部職責,劉備生前,他竭忠盡智,盡心輔佐。劉備死後,他又憑借益州兵馬多次與地跨長江黃河的龐然大物魏國作戰。這是一種完全抛去了一己之私的偉人、智者,日後能夠位列武廟享受千年香火,完全是他的個人魅力所在。同時諸葛亮不僅治國、治軍有方,他也留下了許多傳世的家書、典籍以及道理,他不僅是軍事家,還是哲學家、發明家。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勝一籌?陳壽和羅貫中給出的答案,都是一緻的

再說司馬懿,在政治鬥争中獨攬了魏國大權之後,便萌生野心,最終司馬代魏建立晉朝,也是從他這一代開始的,雖然司馬懿是一代枭雄,可是這種謀篡的野心家,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不受歡迎的,至少,不會有人願意和這種人做朋友,也很難産生敬佩之情。綜合來看,還是諸葛亮更勝一籌,且更受後人愛戴和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