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設計:BALANCE DESIGN 平衡空間設計 攝影:夏至

福州朱紫坊遊客中心與曆史古街三坊七巷隔街相望,記錄着福州千年曆史,承載着古城鄉愁。設計師的方案核心以人為本,手法簡約卻細緻,剝去繁缛的裝飾,在簡約的觀感下呈現出層次和微妙。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朱紫坊位于福州津泰路安泰河沿,舊名三橋,為唐羅城護城河之一,宋代通奉大夫朱敏功居此,朱氏兄弟四人皆登仕版,朱紫盈門,故名。朱紫坊是近代“海軍世家”,是薩鎮冰、薩師俊、方伯謙、方瑩等海軍名人聚居地。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Δ 修繕後的朱紫坊建築 圖源甲方

三山腳下,兩塔之間。

朱紫坊與曆史古街三坊七巷隔街相望,記錄着福州千年曆史,承載着古城鄉愁。悠長的曆史讓朱紫坊的建築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随着保護修複工作的持續推進,朱紫坊曆史文化街區正以“活力街區”的姿态回歸公衆的視野。該項目朱紫坊遊客中心就以這種姿态亮相于衆。

01 當代漆藝術的載體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中國是漆文化大國,福州是中國漆藝重鎮,福州與中國漆藝的現當代發展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沈紹安家族開創的近現代福州漆藝高潮,到沈福文建構的中國最早的漆學科,從改革開放中國漆畫創作的勃興,到如今漆藝作品當代手法的呈現,當代美術思潮與漆文化藝術的碰撞、交融開啟了中國的漆語時代。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接到項目之初,設計師也在思考“古厝文化街區裡的遊客中心一定要古色古香嗎?我希望它還可以有不同的樣子”,沿着街區和主幹道一圈,車流馬龍、陽光忽烈忽弱、主幹道與周圍商業街之間停滿了車、五顔六色的各家商招與項目的外幕牆并肩。

這些現象讓設計思考始于和周邊環境的反差,不論方向的視線都能看到建築外牆的“白”、“光影”、“行走的光束”;替代煙熏灰外牆的白色幕牆、富有層次磚瓦的馬鞍牆、縱向陣列的金屬管、穿梭于金屬管的光柱,随着光影的移動,白色外牆呈現給路人不同的視覺享受。

在紛雜的環境中第一眼讓人看到這個建築,駐留與建築的外廣場,也是這條中心街唯一的内退廣場。這就是設計想賦予它的外衣。但遺憾的是由于是曆史傳統保護街區,甲方與政府多次溝通,建築外圍能動的隻有幕牆與馬路的内退地面、牆面至今未能。

02 遊客中心的重新解讀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遊客中心的構造與定義我們重新解讀、重新架構、 延展了 A級景區旅遊功能名額以外的更多價值意義。

方案核心以人為本,手法簡約卻細緻,剝去繁缛的裝飾,在簡約的觀感下呈現出層次和微妙。

當下大部分城市的公共空間都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性,許多空間都塑造着距離感,讓人望而卻步,在其空間的使用者難以産生互動和溝通。圍繞中心球梯的兩個環形圍坐,就像兒時門口納涼的大長凳,并排而坐、避免不同城市訪客對視而坐的陌生與尴尬,建築戶外廣場的大長椅也是出于同理思考,拉進人與人的距離,産生不同文化的傳播和共享,也讓公共空間面積最大化。

03 城市文化的在地性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建築主體位于安泰河畔與路道大榕樹的交叉處,主入口必經安泰河畔,通過古式花格門隐約可見空間内部的輪廓,此時的建築仿佛被賦予含蓄、謙遜的氣質。

進入空間主體,中心位置的白色巨型球體瞬間進入眼球,整個空間提取“白”作為主色,古厝外建築的灰色與内部空間的白色金屬球體、白色牆面、米白色環氧水磨石地面、玻璃産生視覺強烈的沖突,全視野裡跳出“一抹白”,同時凸顯了三坊七巷建築群俯瞰景的灰色牆面浮雕。

為曆史建築與當代空間的藝術融合創造了可能性,也為通過視線的引導擴大訪客的空間感覺。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空間和形式的關系是建築藝術和建築科學的本質。

——貝聿銘

由于建築單層平面面積不大,功能間及辦公處都盡量考與平面的後端,留給閱聽人最大的公共空間。在達到設計效果的同時滿足了A級景區遊客中心的所有功能需求。球形樓梯的功能衍射到曆史文創品的展陳需求及貫穿二樓,将空間由二維平面轉換為三維立面,結合球形層架不同文化書籍、大漆器皿、藝術品等物件,猶如一個大型魔幻球,供訪客自由探索藝術與知識的魔力。

有限的平面空間切出一個圓形核心,把人群聚集在空間的中位,破除建築場域的既定界線,在開放式的平面格局裡回歸到建築空間本身的社會本質使用性,并最大程度把戶外的自然光影引入室内。二樓露台午後的陽光透過古式花格門映在山脊線的白牆上,如把曆史的記憶刻畫定格在此時,從前與當下變得模糊,徹底融合與空間的感受。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一層平面圖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二層平面圖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空間軸測圖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堅信好的設計應該根植于城市的特質肌底,催生城市的進化更新,為城市文化和生活記憶創造更多的鏡頭定格與思想衍生,這樣的網紅結果才具有生命力、設計思考完整的空間網紅是結果,而不是起念。這也符合平衡空間設計事務所一貫的平衡設計理念。

項目名稱:福州朱紫坊遊客中心

設計機構:BALANCE DESIGN 平衡空間設計

設計主持:董欣猛

設計團隊:董欣猛、陳英衍

項目地點:中國 福州 朱紫坊

項目面積:室内426平方米,戶外180平方米

項目甲方:福州古厝保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特别鳴謝:福州市朱紫坊保護開發有限公司

竣工時間:2021年5月

文案主持:林雲平

項目攝影:夏至

曆史與當代共生,朱紫坊曆史古厝中的“現代白”

董欣猛

BALANCE DESIGN創始人及設計主創

空間承載人的故事,時間延伸空間的記憶。空間即空間本身、人、時間三個次元而成。飛速發展的經濟科技社會、人們更需要視覺可見的事物喚醒對曆史文化、城市生活文化的共鳴;梳理自身與當下時代的粘性,并探索通往更美好未來的媒體。平衡空間設計事務所緻力于不同屬性空間的設計創作和研發,重視藝術與技術的平衡、空間與商業定位和閱聽人的融合、全局和細節的統一。幫助企業提升空間的體驗感,多元化的設計思考幫助商業空間産生“價值增産”。也希望通過建築設計、空間呈現能提升城市和大衆的審美感覺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