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經濟複蘇面臨重重風險

作者:光明網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19日釋出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大幅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今年以來,俄烏沖突爆發,全球通脹壓力持續攀升,多個經濟體加息導緻全球金融環境收緊,全球經濟複蘇面臨多重風險。

IMF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将僅增長3.6%,較1月預測值下調0.8個百分點;2023年全球經濟将增長3.6%,較此前預測值下調0.2個百分點。

俄烏沖突持續發酵

IMF指出,俄烏沖突是導緻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顯著放緩的主要原因,将進一步推高大宗商品價格,加劇供應中斷和通貨膨脹,引發人道主義危機。如果俄烏沖突停止後西方仍不取消對俄制裁并更廣泛打擊俄能源出口,全球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通脹水準也會高于預期。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近日表示,俄烏沖突使全球經濟複蘇遭受巨大挫折,其影響将導緻143個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測值被下調,這些經濟體占全球經濟總量的86%。同時,俄烏沖突不僅增加數億家庭在收入下降和價格上升雙重夾擊下的生存成本,還将進一步加劇全球不平等。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認為,雖然俄羅斯和烏克蘭經濟在全球經濟中所占比重相對較小,但兩國經濟牽動全球約三分之一小麥出口、五分之一天然氣出口、十分之一石油出口以及鎳、钯等重要制造業原料出口。俄烏沖突不僅将引發兩國經濟陷入衰退,歐洲經濟也将受到極大影響。同時,大宗商品價格高企将拖累全球經濟複蘇。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在近日釋出的報告中也大幅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報告認為,影響全球經濟前景的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反複帶來的沖擊、俄烏沖突以及數十年未遇的高通脹環境。

歐洲受到多重沖擊

俄烏沖突爆發兩個月來,歐盟對俄羅斯祭出多輪制裁,最新制裁範圍已擴充至能源領域。分析人士指出,歐洲經濟面臨高通脹低增長風險,持續的俄烏沖突進一步增加能源、财政和貨币政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令歐洲成為這場沖突的主要經濟受損者。

作為新一輪經濟制裁的主要措施,歐盟決定禁止從俄進口煤炭,并減少對俄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依賴,這加劇了歐洲能源供應緊張狀況。為克服眼前困境,歐洲不得不着手繞遠擴大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并修建新的接收終端和儲氣設施。有些國家甚至計劃進口更多煤炭,以便讓本已逐漸退出曆史舞台的火力發電站再次滿負荷運作。

分析人士指出,歐盟此舉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盲目追随美國令歐洲經濟民生付出更慘重代價。事實上,歐洲短期内擺脫對俄能源依賴并不現實,可能進一步暴露自身能源缺口,增加對化石燃料依賴,無助于實作綠色轉型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去年四季度,歐盟經濟環比增速已大幅放緩至0.4%,遠低于此前連續兩個季度超過2%的增幅。烏克蘭局勢令亟待擺脫新冠疫情困擾的歐洲經濟雪上加霜。經合組織報告指出,在該組織覆寫的地區中,歐洲經濟受俄烏沖突的沖擊最嚴重。

受對俄大規模制裁影響,歐洲多項經濟名額惡化。歐元區所有國家都通脹高企,波羅的海三國及荷蘭通脹率甚至高達兩位數。歐洲央行大幅上調歐元區今年通脹預期至5.1%,同時下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期至3.7%,并預計明後兩年分别增長2.8%和1.6%。伴随高通脹的是歐洲經濟增長顯著放緩,市場對滞脹的擔憂正在上升。

疫情疊加嚴重的地緣政治風險令歐洲宏觀政策刺激的邊際效應遞減,調整難度加大。歐元區複蘇長期高度依賴低成本流動性,歐盟各成員國抗風險能力存在差異,複蘇不平衡,這加劇了歐洲央行退出寬松政策的複雜性。既要應對不斷攀升的通脹,又不能因政策轉向拖累經濟複蘇,歐洲央行政策取舍面臨兩難。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俄烏沖突正通過多種管道阻礙歐盟經濟活動。歐盟公共财政狀況受到嚴重影響,經濟增長放緩将導緻預算赤字增加。

通脹壓力居高不下

全球通脹壓力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累積,并在今年繼續攀升。IMF預測,今年發達經濟體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将上漲5.7%,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CPI将上漲8.7%,分别較1月預測值上調1.8個百分點和2.8個百分點。同時,IMF預測今年全球油價上漲54.7%,較1月預測值上調42.8個百分點。

美國通脹率觸及40年高點加劇全球通脹上行風險。資料顯示,美國3月CPI同比漲幅創1981年12月以來最大值,生産者價格指數(PPI)同比漲幅創2010年11月以來最大值。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進階研究員卡倫·戴南認為,美國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通脹率将在未來兩年持續高于美聯儲設定的2%長期通脹目标。

歐元區3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7.5%,遠高于2月的5.9%,再創曆史新高。其中能源價格同比上漲44.7%,是推升通脹的主因。

格奧爾基耶娃認為,面對高通脹挑戰,全球各經濟體央行應果斷行動,緊跟經濟形勢調整政策并進行政策溝通。同時,國家層面上使用的政策工具需要與國際努力互相配合。

金融穩定風險積聚

俄烏沖突導緻全球金融環境明顯收緊,推升金融穩定風險。IMF在報告中指出,全球多個經濟體開始收緊貨币政策以應對通脹攀升,但這将導緻融資環境收緊,凸顯債務脆弱性,可能引發債務危機。

美聯儲3月開啟加息周期,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标區間25個基點至0.25%到0.5%之間。目前,市場普遍預測美聯儲5月将加息50個基點,6月再加息50個基點。

英國央行繼去年12月将基準利率從0.1%的曆史低位上調至0.25%後,今年2月和3月又分别加息25個基點。

加拿大銀行(加拿大央行)13日宣布加息50個基點,将基準利率上調至1%。上月,加拿大銀行曾将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0.5%。該行宣布,自本月25日起開始量化緊縮,縮減資産負債表規模,以配合加息政策,疏解通脹壓力。

紐西蘭儲備銀行(紐西蘭央行)13日宣布,将基準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1.5%。這是紐西蘭央行自2021年10月以來連續第四次加息,也是自2000年5月以來首次單次加息50個基點。

南韓中央銀行南韓銀行14日宣布,将基準利率從現行的1.25%上調25個基點至1.5%。這是南韓央行今年以來第二次上調基準利率。

與發達國家相比,開發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形勢更加嚴峻。阿根廷中央銀行13日宣布,将基準利率由44.5%上調至47%。這是阿根廷央行今年以來第四次加息。阿根廷央行表示,再次加息的主要原因是,3月阿根廷通脹水準加速上升,食品和能源價格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阿根廷國家統計與普查研究所當日公布的資料顯示,該國3月月度通脹率達6.7%,為2002年以來最高水準,過去12個月累計通脹率為55.1%。

斯裡蘭卡央行8日宣布将兩大關鍵利率均大幅上調700個基點,其中常備貸款便利利率上調至14.5%,常備存款便利利率上調至13.5%,以應對不斷加劇的通脹壓力。斯央行新任行長維拉辛哈說,這是該國央行迄今為止最大幅度的加息,旨在盡快克服目前危機。

歐洲央行在結束3月貨币政策會議後将縮減正常資産購買計劃的行動提前了數月,并承諾如果中期通脹預期不回落,将在今年第三季度結束購債。鑒于歐元區通脹形勢,歐洲央行年内加息的可能性上升。

格奧爾基耶娃認為,由于發達經濟體收緊貨币政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面臨的風險增加,包括借貸成本上升、資本外流等。為此,各經濟體應使用現有政策工具,包括延長債務期限、利用匯率彈性、進行外彙幹預和資本流動管理措施等,予以靈活應對。 (綜合新華社消息)

來源: 浙江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