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京盛談現實題材創作:要把握好三條平衡線

李京盛談現實題材創作:要把握好三條平衡線

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主辦,主題為“與光為伍:國劇創作發展多元化的創新探索”的2022首都電視節目春推會劇集創作發展論壇在京召開,論壇開場,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首制協創作規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京盛結合Q1電視劇市場爆款作品《人世間》,發表了主題為“三束光照亮生活中的三個層面——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思考”的演講。

李京盛談現實題材創作:要把握好三條平衡線

以下為李京盛的演講内容:

各位朋友來賓,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

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們一年一度的首制協的春推會,今年就采取雲端方式舉辦。每年論壇我們都有一個研讨創作的主題,這個主題的确定就是根據這一段時間以來,電視劇在創作生産播出上出現的一些熱點問題和引起觀衆熱議的作品,以及制作機構一些創作心得和創作體會來開展研讨。

今年的話題為:現實題材創作一一與光為伍

為什麼确定這個話題?因為近一段時間,現實題材的優秀作品在數量、品質、社會影響力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作品熱、話題度熱,大家關注度也熱。今天以這個話題為我們論壇的核心主題,我們大家一起交流,也請了現實題材創作上最具影響力的制作集體、播出機構,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一塊跟我們分享,我先做一個開場白,把我近來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思考與大家做個交流。

談現實題材最近的優秀作品,不得不說今年央視一套的開年大劇《人世間》,今天也特别榮幸請到了《人世間》導演/總制片人李路來分享他的創作體會。這部劇的播出,我個人認為它的意義在于,這是我們多年來在現實題材創作上,在管理部門的推動、創作界的努力、編劇導演投入的熱情、以及觀衆的各種期待之下,出現的一部現實題材的集大成之作。

這部作品它集中了我們對現實題材創作的諸多期待,也展現出了現實題材創作所具有的獨特的思想魅力、藝術魅力,也是我們多年來在現實題材創作上努力積累的一些創作經驗和創作方式的集大成。跟我有同感的觀衆和業界的同仁可能不在少數,我個人也是從這部劇開播一直跟着看,之前還答應播完以後要寫一篇文章,但是文章到現在也沒有寫出來的原因,是我覺得這部劇播出還有一個現象,從第一集開始播出就與評論同步,随着劇情往下進展,随着每一集播出過程,都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評論熱潮。不說彈幕,就是正式的評論文章、正式的播出報道,也不像其他劇播出完之後大家有一個集體讨論的空間,是随播、随看、随議,一直到這部劇播完,播出熱和評論熱是同步,也是非常難得的現象。

《人世間》成功在哪裡?

首先是以大曆史觀的視野,寫出了一個完整的「人世間」

《人世間》成功在哪裡?

從現實題材創作的傳統角度來講,這部劇題材并沒有标新立異,現實題材一直是近年來我們創作的主流、播出的主導、觀衆的期待。從手法上來講,聚焦家庭的時空叙事,類似的劇我們過去也都有。鄭曉龍導演的《金婚》也是50年,《父母愛情》也是一個家庭從年輕到老年的家人生活。題材、手法,都是現實創作慣常用的方式方法,但它的特點在哪兒?它感動觀衆的力量在哪裡?

這個力量我把它概括成:作品為觀衆寫出了一個完整的“人世間”,完整的這三個字,是這部劇在現實題材創作上的最大特點。

它的完整度表現在,一是有50年的叙事空間,這個時空容量,可以使作品完整細緻的展現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是隻有一家一戶的幾個人,不是一個階層,不是一個職業領域,它沒有對50年生活進行一種網格化的截取,而是從平民到市長,從家庭到社會,從城市到農村到邊疆,從普通人家到進階幹部,從下崗勞工到教授詩人,從派出所的民警到最普通的平民,幾乎寫了我們生活在當代社會每天所能接觸到的所有人。完整“人世間”的意義就在這兒,對現實題材創作在題材上的集大成者也在這兒。

二是它不僅集中在寫人間煙火,而是裡面有兩個中國現實,把這兩個中國意象疊加,讓這部劇具有了更大的曆史内涵和現實意義,一個是政治的中國,一個是民間的中國。通過光字片的平民部落當中的一些居民和周家三代人的故事,貫穿50年的時空廣度,以政治的中國做背景、以民間的中國生活為主體,完成了這部被觀衆稱為“平民史詩”之作。史詩一般都是歌頌英雄的,而這部平民史詩的寓意,它所歌頌的英雄,是創造曆史的百姓,這部作品是擔當得起的這個稱号的。

在這個意義上,《人世間》為我們研讨總結下一步推動現實題材創作,有非常值得借鑒的經驗,提供了很多啟示,從中我們可以收獲許多對下一步如何推動現實題材創作的一些更多的思路。它能以大曆史的視野,俯視五十年時代社會的發展進步,又以細膩的生活場景和情節人物命運,見證曆史發展的艱辛曲折。這就是這個完整的人世間的意義。

李京盛談現實題材創作:要把握好三條平衡線

《人世間》真實性在哪裡?

用三束光照亮生活中的艱辛

圍繞《人世間》大家議論比較多的第二個熱點,是它用相當多的筆墨寫了劇中人物人生的磨難,這點大家都看到了。光字片裡面的平民百姓在改革開放之前的艱難生活,寫了現實生活當中的種種不如意,人物命運的升沉起伏,各種生活窘态。圍繞這種描寫大概有這麼兩點看法,一是認為真實,二是認為劇中苦難過多,引出一個問題,現實題材創作的真實性在哪裡?

我們寫當下社會寫眼前生活的時候,很多創作者也覺得:寫到光明、寫到溫暖、寫到陽光等題材的時候,筆墨可以放開,都沒問題。但是寫到現實生活當中磨難或者是現實生活當中一些所謂的灰階空間和生活角落,往往有很多顧忌,往往在筆墨的拘束度、表達尺度上費一些周折。

這部作品在描寫人生困頓和磨難的筆墨當中,真實地、具體地、生動地寫出了改革之前和改革過程中中國面臨的種種困境和百姓生活當中的困頓,但這恰恰是顯示出了這部作品的曆史感和真實性,這個原因在哪裡?

如果說第一個特點是這部作品寫了一個完整的“人世間”,但這是我們一般現實題材創作不容易做到的,因為不可能在每一部作品當中都像《人世間》一樣,把社會各個階層、各個階段,各行各業、各個角落的所有人物全部納入描寫範圍,不可能每部作品都能有20年、30年、50年這樣的跨度。那麼表現現實社會當中的一些主人公遇到的人生磨難、困苦、困惑、困頓,這裡有我們現實題材創作當中大家共同感受到有些難以把握的角度和尺度方面的問題,但更有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層面上,我們如何駕馭現實題材創作的問題。

《人世間》在這個意義上的成功,是作品為此類創作提供了一個答案。我個人認為,盡管用這麼多筆墨寫了生活中的艱辛磨難,不僅僅隻是為了突出它的真實性,如果隻有真實性這一個原則還不夠,通篇看,在《人世間》這部作品當中,它有三束光芒始終照耀全劇。三束光芒在生活磨難當中始終閃耀着光輝,以此照亮世道人心:

第一束光,就是親情和家的溫暖。從第一場戲家人的離别開始,到中間經過的分分合合、親人去世、婚喪嫁娶等等,到最後每一個人物還是都回到了家庭和親情的溫暖當中。這束光我覺得是戰勝苦難和磨難、抵禦苦難和磨難、消解苦難和磨難的一種人生力量,也是我們影視作品、文藝作品永遠都不能放棄要表達的價值。

第二束光,是作品通篇幾乎在每一個人物身上,都能閃耀出普通人性底色的純樸和善良。劇中每個人物,特别是小人物,即使有時候還是有點兒個人的私心,但最後還是以善良和善意,化解與别人的沖突和反觀自己的不足。這就是文藝作品當中,影視作品當中要向閱聽人傳達出的生活中向上和向善的力量。

第三束光是作品中始終保持着人們為美好生活努力奮鬥的永不放棄的勇氣和力量。這實際寫出的是一個民族的韌性性格。我覺得有了親情和家庭的溫暖,有了人性底色的樸素善良,有了人不管處于何種境地,永遠都不放棄對生活希望的奮鬥和努力,這樣三股光芒的力量,才是這部作品的基調和本色。

我們在看到這種蘊含在作品當中三束光芒的時候,每個觀衆的心也都會被感動,被照亮。這三束光芒,既與苦難交織,與苦難平行,又籠罩在苦難之上。它構成了現實題材作品中溫度與銳度的兩維,凝聚成作品中激勵人生兩種力量,也顯現出了一個民族的文化人格: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由此看來,現實題材創作,是溫暖的還是冷峻的,是充滿溫情地描寫現實,還是要充滿銳度地來向觀衆展示生活當中的不易,其實這不是現實題材創作的主要問題,重要的還是在創作中價值和立意的坐标和對現實生活的藝術與審美的表達。

現實題材創作

觀照現實生活的三條平衡線

從《人世間》等一系列現實題材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在觀照現實生活的作品中要把握好三條平衡線:

一是不回避現實生活當中的粗粝和人生磨難,因為沒有這些生活就不真實。

二是不質疑人性的溫暖善良和美好,因為這不僅是人性底色也是社會底色。

三是不放棄為生活拼搏奮鬥的努力與信心,因為這是生活中的力量。

把握好現實題材創作的三條平衡線,你就可以更從容地、更通透地了解生活和表現生活,筆墨就可以更加自如。不會寫着寫着會覺得哪裡感到為難,這實際上是我們對有些創作問題還沒有進行更好的理性梳理,現在我們有了《人世間》這部成功的作品,是以可以從中抽出一些對現實題材創作有益的經驗分享。

擴大題材領域和創新表現手法

現實題材創作下一步還面臨着兩個努力方向:第一題材還要進一步擴大。

《人世間》給我們提供的全景式的“人間世相”,它的描寫筆觸反映了全景的社會生活,而我們現在現實題材作品題材還不夠廣泛,還是過多的集中在幾個類型上:都市、情感、職場、婚戀等等。實際上社會生活遠比這幾個類型要廣闊得多,大家一定還要放開視野,放開筆墨,放開膽量,要去容納更多的生活,容納更多的現實。比如說近十年,我們飛速發展的時代、人民群衆嶄新的精神面貌,生活、職業、觀念上的飛速變化,這些在現實題材創作當中還不夠多。

第二個是在表現手法上,我們的現實題材創作也還面臨着創新的問題。

年初我看了網絡上播出的一個電視劇叫《開端》,大家可能也看過,從這部作品表達手法上來看,它給我們現實題材創作在手法出新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題材實際上是現實生活當中發生的一件個人要報複社會的惡性公共事件。但是創作者轉變了視角,改變了講述方式,創新了表達手法之後,把這樣一個題材變成了一個見義勇為,變成了一個年輕人成長、青春愛情萌發的故事,變成關注小人物生活的非常有現實感染力的作品。

李京盛談現實題材創作:要把握好三條平衡線

這種轉變來自于什麼?來自于創新手法,我們那種傳統叙事,就事論事的寫法恐怕很難處理好這個題材。創新手法不僅給作品帶來一些新奇元素,更重要的是角度的改變,可以改變一個題材類型的屬性,可以把一個涉案劇變成生活劇,把一個人要實施仇恨的故事變成一個溫暖衆人的故事。

現實題材創作在手法創新上也還有很大的空間,值得大家去努力。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以上這幾點體會,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純屬個人觀點,也是即興發言,謝謝大家。

2022首都電視節目春推會劇集創作發展論壇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主辦,首制協創作規劃指導委員會、中制協青年工作委員會承辦,北京烹小鮮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編劇幫協辦。論壇以“與光為伍:國劇創作發展多元化的創新探索”為主題,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首制協創作規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京盛;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電視劇管理處副處長許立國;愛奇藝副總裁、影視文學研發中心總經理張恒;《人民的名義》、《人世間》導演/總制片人李路;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副會長侯鴻亮;北京長信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靖宇等嘉賓出席活動,論壇由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駐會副會長張平主持。

2022春推會官網

線上交易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