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隐婚”總理莫迪,45年妻子從未公開露面,絕情還是另有隐情

作者:老玉鑒史

世界各國的“第一夫人”,不僅僅是諸多媒體争相報道的對象,同時也是國家和民族在國際舞台上的象征。但是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印度,從未在媒體上出現過印度第一夫人的身影。衆人一直以為現總理莫迪年過半百依然單身,但是據印度媒體披露,經調查,莫迪在17歲時就結婚了,雖然政治家在從政之前結婚并不是稀罕事,但是莫迪從政45年來,一直隐瞞婚姻狀況,這才激起了人們的好奇心,這其中究竟是絕情還是另有隐情呢?

印度“隐婚”總理莫迪,45年妻子從未公開露面,絕情還是另有隐情

說起印度,印度的曆史文明之悠久可以與大陸相媲美,近年來,印度社會發展也較為訊速。但是印度女性社會地位之低,生活之悲慘卻是大陸女性無法想象的。新中國成立以後,大陸社會積極破四舊,女性的社會地位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随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僅可以從政,參軍,經商,接受教育,更加可以自由地選擇婚姻,職業等。但這些在大陸女性眼中平常的生活,對于印度女人而言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2013年印度的“黑公共汽車事件”震驚了世界,讓世界看到了印度女性的悲慘生活。這不禁讓人深思,壓在印度女人背上的“大山”究竟是什麼?是什麼讓她們數千年來都不能挺起腰杆來?

這得從印度數千年的宗教信仰傳統說開了去。印度人口衆多,絕大數人信奉印度教。在印度教的傳統裡,種姓制度根深蒂固,種姓制度将人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級為婆羅門,第二等級為刹帝利、第三等級是吠舍,第四等級是首陀羅,等級越高社會地位越高。除了這四個等級以外,還有第五等級,被稱為不可接觸者或稱之為賤民。

印度“隐婚”總理莫迪,45年妻子從未公開露面,絕情還是另有隐情

種姓制度不僅僅規定着印度人的社會地位,同時也規定了不同等級的人所從事的職業,也影響着婚姻等方方面面。種姓制度規定,高種姓的人群生而高貴,低種姓人群生來就是服侍高種姓的。種姓制度對女性最大的影響是随着産生的“順嫁制度”。該制度規定,高種姓的女性不能嫁給低種姓的男性,但是高種姓的男性可以娶低種姓的女性。

随着順嫁制度而生的是嫁妝制度,印度低種姓的人家如果生了女兒,為了讓女兒結婚後不受到夫家的輕視,必須從一出生開始,家裡人就開始攢嫁妝,嫁妝越豐厚,夫家地位越高。而且在婆羅門宗教文化中,女性被視為不潔的東西,不能參加祭祀宗教活動,是以女性的社會地位低下,她們隻能早早嫁人,生兒育女,服侍丈夫。

印度“隐婚”總理莫迪,45年妻子從未公開露面,絕情還是另有隐情

結婚以後,印度女人也不能擺脫悲慘的生活命運,有些印度女人嫁妝少,遭到夫家的打罵,隻能忍氣吞聲去向娘家要更多的嫁妝,直到滿足夫家的要求為止,有些女子為了不累及娘家,隻能選擇自殺輕生。印度女性沒有婚姻自由,也沒有離婚的自由。

印度現總理莫迪的人生堪稱現實版的勵志典範,從家庭背景上來看,他出身印度低種姓中的吠舍,而且家庭條件較差,它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商販,他的母親是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生活在印度這個種姓制度嚴格,社會階級流動率低的國度,莫迪的人生可以說從一開始就被打上了“低等人”的标志,背負着吠舍這個低種姓,他這輩子都很難翻身。

印度“隐婚”總理莫迪,45年妻子從未公開露面,絕情還是另有隐情

但是從小莫迪跟随父親在火車站做些流動生意,每天跟衆多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練就了莫迪一副好口才和察言觀色的能力。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印度,社會處于一片混亂之中,從小目睹印度落後的社會狀況,莫迪就立志要改變印度落後的社會現狀,但是當時種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莫迪的父親并沒有把莫迪的宏圖大志看成一回事,隻覺得這是小孩子的癡心妄想。

從少年時期開始,莫迪就表現出了非同常人的天資和勤奮,面對印度社會的種種問題,當同齡人還在父母膝下打鬧玩耍時,莫迪就在一旁思考如何解決印度這些社會問題。對于普通人來說,每天隻會關心身邊的事情,諸如菜價是否漲了之類的,但是對于莫迪來說,更加關心印度的教育問題,種族問題,民生問題等。

印度“隐婚”總理莫迪,45年妻子從未公開露面,絕情還是另有隐情

為了實作自己心中的理想,莫迪從8歲開始開始接觸印度教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由此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國民志願服務團是印度當地最具有影響力的組織之一,它是帶有軍事色彩的印度教團體組織,由海德格瓦在1925年創立,該志願團體經常舉辦訓練團,以訓練青少年使用棍棒和鞭子為主要活動,實際上是以穆斯林為主要敵手。

該團體的宗旨是以維護印度教為主要核心要義,并且在全國各地大量招收青少年,訓練她們的武力值,是以該團體一成立便在印度當地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和較大的影響力,該團體除了進行政治活動以外,還從事軍事訓練,是以當地人們也将其稱之為“準軍事組織”。

印度“隐婚”總理莫迪,45年妻子從未公開露面,絕情還是另有隐情

莫迪進入國民志願團體以後,雖然智商不是特别出衆,但是憑借其突出的口才,很快在國民志願團體中擔任了一個小幹事。莫迪在完成大學學業之後,當時正逢時任印度總理甘地打壓國民志願團體,莫迪加入了組織内部的地下工作者隊伍,偷偷的發宣傳單、組織遊行、在報紙上發表評論宣傳自己的教義,在當時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莫迪也對該組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後來國民志願團體合法化之後,該組織對曾經有功于組織的人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嘉獎,其中也包括莫迪。這為莫迪之後的總理之路奠定了堅實的踏腳石。後來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莫迪都始終保持着苦行僧式的刻苦努力。對于莫迪來說,他的全部抱負都在印度的國運和印度人們的生活上。

印度“隐婚”總理莫迪,45年妻子從未公開露面,絕情還是另有隐情

在後來的政治生涯中,他始終保持初心,一心一意為印度人們謀福利。在他擔任部長期間,他給印度引來了大量的外資完善基建,極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這也為莫迪赢得了印度人民廣泛的支援度。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莫迪,非常清楚印度社會的弊病在哪裡,同時他也被印度人賦予了無限的厚望。

2014年在參選總理前的演講中,莫迪面對廣大的印度人民,慷概激昂地說:“我獨自一人,我為誰去A錢呢?”這句話讓很多印度人怦然心動,也讓很多人以為莫迪他依然單身,沒有結婚。隻是後來在競選總理時,不能瞞報自己的婚姻情況,賈蘇達本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現在大衆視野,人們這次知道莫迪原來早就結過婚了,但是他們婚姻卻名存實亡。賈蘇達本的名字曝光之後,她雖然名義上是印度的第一夫人,但是她本人确從未享受過第一夫人應該有的待遇和光環。

印度“隐婚”總理莫迪,45年妻子從未公開露面,絕情還是另有隐情

莫迪父母都是印度的低種姓,種姓制度觀念根深蒂固。對于莫迪的宏圖壯志,莫迪的父母隻認為那是小孩子的胡鬧,為了讓莫迪盡早的穩定下來,成家立業。莫迪的父母在莫迪18歲那年,強行給莫迪介紹了一門婚姻,面對父母的強勢,年輕的莫迪隻好與當時17歲的賈蘇達本結了婚。但是結婚當晚,莫迪就如實的跟賈蘇達本坦白,自己已經加入了國民志願服務團,而且這個團的宗旨和教義就是清心寡欲,主張禁欲。随意在之後長達數十年的政治生涯中,莫迪一直以“單身禁欲”的形象出現,也是以赢得了部分印度人們的歡迎。

莫迪在結婚之後,隻在家呆了三個月,三個月之後就離家了,從事政治活動,在之後幾十年的婚姻歲月中,賈蘇達本與莫迪隻見過一次面。作為一名妻子,而且作為一名保守的印度女人,賈蘇達本認為隻要自己讀些書,就能等來丈夫的“回眸一看”,是以賈蘇達本接受了中學教育,并且當上了一名教師。但是莫迪對于這位妻子一直沒有感情,加上莫迪一直忠于自己的信仰,隻愛江山不愛美人。

印度“隐婚”總理莫迪,45年妻子從未公開露面,絕情還是另有隐情

賈蘇達本在長達52年的婚姻生涯中,一直等候着丈夫的回歸。她同時也是丈夫忠實的支援者,她一直堅信的認為,自己的丈夫會是有史以來,印度最好的一位總理,而且能夠改變印度落後的社會面貌。在電視新聞中,看到莫迪取得成績,她一面為莫迪高興,一面又不免落寞。在這段關系中,她始終卑微。

莫迪這一生隻想做一件事,就是讓他的國家更好,從這一點來說,他沒有辜負支援他的選民。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賈蘇達本卻被他辜負了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