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作者:瘦馬老德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巴德崗在加都東約15公裡,又名巴克塔普爾,梵語意為朝聖之城,是印度和佛教徒的主要朝拜地。最早始于389年,889年始建城,13-15世紀成為馬拉王朝首都,是尼泊爾古建築藝術的發源地,現存多為布帕延德拉國王建于18世紀早期。他于1696年登基,非常愛好修建廟宇和宮殿,有尼泊爾最完整和最大面積的皇宮及神廟群,皇宮Bhaktapur Durbar、陶馬迪Daumadhi、塔丘帕Tachupal Tole和陶器Pottery4大廣場,幾乎囊括了巴德崗所有的寺廟和建築的精華,據說鼎盛時曾有172座神廟和寺院、77個水槽、172座朝聖者休息所和152口水井。從古城東門購票,沿老街往西行走,首先到塔丘帕廣場,然後到陶馬迪廣場,最後到皇宮廣場。建議可玩1-2天,門票不含博物館1500盧比,憑中國護照500盧比,在巴德崗找當地中文導遊500-1000盧比。巴德崗-加都打車40分鐘600-700盧比,大小巴50盧比,返程車在杜巴廣場旁,末班18點。巴德崗酒店、民宿不多,别忘了品嘗巴德崗國王酸奶king yogurt。上圖左起圖書館、黃金門、55窗宮、布帕廷德拉國王雕像、塔萊珠大鐘、克亞斯林寺,下圖中間為倒塌的杜加女神廟,右面帕斯提帕那神廟,再右側二層長廊餐廳。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巴德崗遊玩路線:D1、加德滿都—希米鎮—杜巴廣場—帕斯帕提神廟—黃金門—55窗宮—國家博物館—濕婆神廟—法希得噶神廟

D2、陶馬迪廣場—尼亞塔波拉神廟—陶器廣場—昌古·納拉揚神廟—塔丘帕廣場—孔雀窗Peacock Window—巴德崗老街

1、杜巴廣場BhaktapurDurbarSquare建築、雕刻多建于17世紀,各具特色,被譽為尼泊爾的古建築藝術寶庫,其中黃金門和55窗宮為罕見的藝術珍品。王宮現存莫爾、庫瑪麗、拉瑪蒂等6個庭院,南面部分正在修複,加德滿都谷地的三大王宮,都有莫爾庭院、莫漢庭院和桑德利庭院,莫爾尼泊爾語為中心,是宗教和辦公的地方,莫罕和桑德利是居住區。布帕延德拉國王1696年登基,現存巴德崗許多建築都是由他修建。王宮對面有兩層長廊,樓上餐廳可小酌或品咖啡。東大門有對神氣的石獅,東面是老城區。西大門在廣場西北,是遊客主要出入口,旁邊獅子門現為中學,門左邊郁迦旃陀雕像有18隻手臂,每隻手均持神器,正要殺死魔鬼;門右邊有12隻手臂貝拉伯石雕像,傳說布帕延德拉國王為保證雕像獨一無二,在兩座雕像完成後将雕刻家的雙手砍掉。黑天神(克裡希納)Krishna廟在廣場西側入口,供毗濕奴,廟前石柱八面高3米,柱頂蓮花座上毗濕奴身負大鵬鳥,雙手合十目視前方。下圖左最高的是濕婆廟,中間兩重檐是黑天神廟,右邊白色西大門,再右邊是中學。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吉祥女神廟在西大門西面,與國王水池一牆之隔,建于17世紀,供奉毗濕奴之妻财神拉克希米,石廟錐形下方上圓,南面台階兩側是男女仆各自牽着頑童和狗,往上是馬、犀牛、半人半獅獸和駱駝,塔身毀于地震。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55宮窗在女神廟後面,始建于1427,4層磚木結構牆暗紅色,飛檐下55扇黑漆檀香木窗相連,窗棂以寶石和雕花裝飾,雕工異常精細,是尼泊爾古代木雕藝術的代表作。黃金門Sun Dhoksa又稱太陽門,是通向55扇庭院的王宮正門,是巴德崗最後一位國王拉納吉特建于1754年。鎏金銅鑄高8米,門上鑄有十手多面佛和印度女神,造型完美,是尼泊爾銅雕藝術的代表作。門楣上有毗濕努的坐騎金翅鳥,金翅鳥下方雕有四頭十臂的塔萊珠女神。塔萊珠Taleju神廟在進金門左側,建于1553年,隻在德賽節開放一天,再往裡走是王宮浴池。王宮浴池在後院中央,池内為羊頭鰐首蛇頸的噴水銅,6尊蛇神在水池四周互相裹纏翻滾,銅鑄護法神七頭眼鏡王蛇娜迦從水中傲立而起生。塔萊珠鐘和杜加女神廟在黃金門對面,塔萊珠大鐘Taleju Bell鑄于1721年,西側是馬拉國王神柱;克亞斯林寺在東側、55宮窗南面,是座精美的八角形木雕,廟北側有對非常精美的銅獅。杜加(巴特薩拉)女神廟在西大門北面,55窗宮東側,馬拉王朝1737年建,供奉印度女神Batsala,曾是廣場上最精美壯觀的石雕神廟,現已在地震中倒塌,現存基座和兩側的大象、石獅和石牛。帕斯提帕那Pashupatinath愛情神廟在杜加女神廟南側,廣場東南角,建于1475年,供奉濕婆化身的動物之神帕斯帕提,正方形神廟兩重檐3層,斜檐柱上部雕刻濕婆,下面刻有性愛雕塑,許多雕塑已經殘缺,神廟西側佛塔。印度教認為濕婆和愛神的結合,是創造生命的原動力,據說圍着神廟誦經求子很靈驗。巴德崗博物館在王宮西面,大門左側是猴神哈努曼石像,右側是毗濕奴化身的人面獅身納洛幸哈石像。濕婆神廟在廣場西北角,二層斜木也有精美的性愛雕塑,地震後頂部塌陷。法希得噶神廟在廣場北面,供奉濕婆,主體白色建築震毀,隻保底座及大象、獅子、公牛部分雕塑。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2、陶迪馬Taumadhi在東南,是巴德崗第二大廣場,始建于17世紀布的帕延德拉國王巅峰時期。尼亞塔波拉Nyatapola神廟在廣場西側,始建于1702年(1708),供奉濕婆妻子嗜血的恐怖化身杜爾加女神,是廣場最顯著的建築,方形基座五重檐高30米,是廣場最醒目的建築,五級台座上分别有五對人和獸的巨大石雕及巴希尼女神。到塔頂有上百個台階,1977年被建為餐館。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拜拉那Bhairavnath神廟在尼亞塔波拉塔西南,17世紀初為單層,1717年布彭德拉馬拉國王改為兩層,1934年地震後重建為三層。每年4月中旬的Bisket Jatra節期間,人們會用戰車載着濕婆奴的恐怖化身巴伊拉布神像巡遊全城。雖然巴伊拉布擁有可怕的力量、寺廟也很雄偉,但他的雕像隻有15厘米且沒有身軀。寺廟的中門上有個小洞,上面刻着一排野豬嘴,人們将祭品從這個小洞送入寺内。主廟南側有座小Betal廟,是通往巴伊拉布納神廟真正的入口。寺廟正面守護者兩尊銅獅,黃昏時分從寺内會傳出晚間祈禱的音樂聲。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陶器廣場在陶馬迪廣場南面,是當地人制作陶器的地方,廣場中心有1646年建的小神廟,這可以品嘗國王酸奶king yogurt。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納拉揚神廟चाँगु नारायण मन्दिर Changunarayan在巴德崗東南約5公裡昌古村,加都東22公裡,世界文化遺産,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廟。始于李查維王朝323年,至5世紀才建成,1702年火災後重建。主體高兩層,廟外用加德滿都谷地中樣式最好的石雕、木刻、金屬手工制品裝飾,顯得金碧輝煌,古樸大氣。廟内供調和之神毗濕奴及其十種化身。門票500盧比,2015年地震中倒塌。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3、塔丘帕是巴德崗的發源地、最早的中央廣場,是早年王室的活動中心,16世紀時王宮曾在這。規模比杜巴和陶馬迪小許多,四周都是寺廟和老房屋,陶馬迪廣場往東走10分鐘就到。廣場東是達塔特拉亞神廟,西是比姆森神廟,兩座寺廟和石柱遙相對立。廣場南面的普迦裡Pujari Math原是僧侶住所,現為木雕博物館,裡面有精美的木雕,僧屋左側的孔雀窗是其中的精華。北面是商鋪和手工藝制作工坊,北面西側有座小廟。

達塔特亞Dattatreya神廟是塔丘帕廣場最重要的建築,三重檐五層的寶塔式,造型優美别緻。始建于1427年,維什瓦國王Vishwa1548年複修,供奉印度教梵天Brahma、毗濕奴Vishnu、濕婆Shiva三大主神合一的化身達塔特亞神像,據說是尼泊爾唯一的三神合一神廟。廟前石柱上有金翅鳥加魯達Garuda雕像,台階兩側是賈馬拉Jaimala和帕塔Pata兩位金剛力士雕像,兩側柱上分别是海螺與圓盤法器。寺廟基座四周飾以雕刻,周圍裝飾有色情木雕的闆,廟後面的修道院也有精美的孔雀窗。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比姆森ShriBhimsen廟在廣場的最北端,三層供奉商貿之神Bhimsen,始建于1605年,1682年、1934年、1967年多次修建。碗勺和杯子作為祭品釘在檐柱上是此廟特有現象,廟前面柱子上站着銅獅子,附近有許多蔬菜、水果的攤販。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不加利pujiari寺在塔丘帕廣場旁邊達塔特拉亞小巷裡,牆上15世紀的孔雀窗構圖奇妙,雕工精緻複雜,是尼泊爾木雕藝術的代表。孔雀每根翎毛及四周裝飾的諸神、鴿子和雕花,至今仍清晰可見。

尼泊爾旅遊3——巴德崗古城

未完待續,圖檔資料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請告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