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克洛維深受高盧群眾支援,西哥特人無力抵抗,國王戰死後失去高盧

随着法蘭克國王克洛維決意南征之後,标示着他們與西哥特人之間争奪高盧的戰争正式打響。與早已占據高盧的西哥特人相比,法蘭克人雖然在軍隊數量上遜色于對手,但深得民心的法蘭克人赢得了最終的勝利。

此外,西哥特國王亞拉裡克二世也未能安全撤退,最終戰死在了戰場,也正是年輕國王的離世,讓本就風雨飄搖的王國沉陷動蕩之中,再也難以同法蘭克人對抗,不得不放棄對高盧的統治權。

在雙方進行決戰之前克洛維便已赢得了決定戰争勝負的最大籌碼-群眾的支援。至于為何高盧群眾會支援來自北方的法蘭克人,原因也簡單,此時的高盧大地上,隻有這位君主信奉羅馬正統國教,其他的蠻族國王并不是如此。

克洛維深受高盧群眾支援,西哥特人無力抵抗,國王戰死後失去高盧

而作為深受羅馬文化影響的高盧地區,當地群眾早已深深地受到羅馬正統國教的影響。雖然,他們自己無力反抗蠻族國王的統治,但當和自己信仰一緻的法蘭克國王克洛維前來征戰之時,大家紛紛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與之相反,當西哥特國王亞拉裡克二世為了應對克洛維的進攻,召集大軍之時,其統治區域中的高盧群眾雖然也提供了幫助,但與克洛維所獲得的協助相比,真可謂是不值一提。

整個戰争期間,克洛維尚未來到,便早已有心向法蘭克人的主教開始宣揚克洛維才是大家應該效忠的國王,号稱群眾支援他。這一做法,嚴重動搖了西哥特人的統治根基,即使,亞拉裡克國王有所察覺,也難以徹底根除。

當法蘭克大軍在克洛維的帶領下尋找西哥特人主力,試圖進行決戰之時,曾面臨一條漲水的河流阻擋。此時,西哥特人正在河對岸以逸待勞,在軍隊數量少于對方的前提下,克洛維無法不惜代價地強渡。

克洛維深受高盧群眾支援,西哥特人無力抵抗,國王戰死後失去高盧

雖然,自身是遠離統治區作戰,但得益于高盧群眾的積極支援,法蘭克人并不缺乏糧食等補給。但是,好不容易提起的士氣不能任由時間消磨,若長期如此,可能會不戰自退,無功而返的話,再組織大家重新南下必然困難重重。

正當克洛維一籌莫展之際,當地群眾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因為前期主教們的宣傳,各地群眾紛紛站在法蘭克人這一邊,在克洛維為如何渡河而發愁之時,當地農民向他提供了一條不為人知、對岸又沒有防務的過河地點。

當西哥特人還在等待法蘭克人渡河,正面迎擊之時,從其他位置渡河的克洛維軍隊早已整裝完備,前往對手營地,意圖決一死戰。而得知對手突然渡過河流的西哥特人十分震驚,匆忙之中未能達成一緻-是迎戰還是先撤退。

在決策的會議上各方争吵不休,讓國王亞拉裡克也難以決斷。最終,一位将領提議先避其鋒芒,撤退尋找有利位置再行會戰,年輕的國王輕率地同意了他的建議,放棄了早先占據的有利地形,開始全軍後撤。

克洛維深受高盧群眾支援,西哥特人無力抵抗,國王戰死後失去高盧

沒有充足的準備之下,撤軍的過程是如此的混亂,嚴重影響了撤退的效率。最終,被日夜兼程的克洛維率軍追上,雖然西哥特人盡力轉換到全軍防守的狀态,但早先的撤退早已耗盡了軍隊的士氣,此戰,西哥特人慘敗。

不僅,西哥特軍隊受到重創,連國王亞拉裡克二世也未能逃出,最終死在了法蘭克人的手中。沒有了國王的掣肘,西哥特王國内部争鬥不休,不僅無力應對克洛維的進攻,連曾經占據的高盧土地也難以堅守。

最終,西哥特人退出了高盧地區,而法蘭克人成為了高盧地區的主人。

感謝各位的關注支援,歡迎點贊、評論與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