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增本土1566+20230例 ,
在這些地方!
國家衛健委24日通報,23日0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診病例1566例(上海1401例,吉林60例,黑龍江26例,北京22例,浙江12例,江西10例,江蘇6例,河南6例,内蒙古5例,山東4例,湖南4例,廣東4例,安徽2例,河北1例,遼甯1例,湖北1例,雲南1例),含577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确診病例(上海541例,吉林18例,浙江9例,江蘇2例,江西2例,廣東2例,安徽1例,山東1例,雲南1例)。新增死亡病例39例,均為本土病例,在上海。
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0230例(上海19657例,吉林154例,江蘇120例,河北116例,山東45例,浙江31例,江西29例,河南26例,黑龍江16例,安徽14例,雲南8例,山西5例,遼甯4例,湖北3例,廣西2例)。
上海本土新增“1401+19657”
上海市衛健委24日通報:23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診病例1401例和無症狀感染者19657例,其中541例确診病例為此前無症狀感染者轉歸,816例确診病例和19421例無症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其餘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中發現。
23日0—24時,新增本土死亡39例。平均年齡78.7歲,最大年齡98歲。39位患者均合并有嚴重的多髒器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高血壓,腦出血,腦梗後遺症,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症,尿毒症,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廣泛轉移等。患者入院後,疾病進展迅速,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
嚴格管控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抗疫為了什麼?
專訪梁萬年
面對奧密克戎,部分地區采取較嚴格的疫情管控舉措,科學依據是什麼?有人認為一些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了正常生産生活,對此怎麼看?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上司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回應焦點問題。
“大陸具備實作動态清零的能力和條件。”梁萬年說,“堅持‘動态清零’總方針不動搖,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
盡快切斷疫情傳播途徑
記者:有人認為感染奧密克戎後的症狀普遍較輕,沒有必要搞動态清零。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梁萬年:衡量一種病毒是否嚴重,将傳播率和緻病率兩者相乘,是一個最重要名額。目前,奧密克戎的傳播率遠高于流感,從大陸部分城市資料來看,緻病率尤其是病死率也達到流感的7至8倍。是以我們反複強調,奧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對于老齡化程度高的城市挑戰尤其嚴峻。
大陸老年人口數量巨大,加上相當數量的兒童和有禁忌症無法接種疫苗的人群,疫苗接種率尚未形成足以抵抗重症和死亡的屏障。如果放任疫情傳播,将會出現大量重症和死亡病例,進而“擠兌”全國的醫療資源,再加上醫務人員可能出現的大規模感染——惡性循環一旦形成,将會是一個巨大災難。我們現在采取的所有政策和措施,都是在努力避免或減輕新冠病毒帶來的危害。
記者:應對疫情時,有些地區采取了比較嚴格的管控舉措,科學依據是什麼?
梁萬年:對付傳染病,我們有一個“三角模型”。病毒的嚴重程度、醫療系統的處置能力、社會公共衛生幹預措施,分别構成三條“邊”。
過去遇到的一些傳染病如結核病等,危害也很大,但我們通過加強醫療系統建設,可以有效阻滞其傳播,兩條“邊”就能比對,一般不需要加強社會公共衛生幹預措施這第三條“邊”。
但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快、隐匿性強、潛伏期短,我們對這種新病毒的了解還太少,現有醫療系統不足以完全抵擋它,是以必須加強第三條“邊”,即強化社會公共衛生幹預措施,這樣才能形成平衡。這也是動态清零的科學基礎。
強化社會公共衛生幹預措施,有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目前疫情防控中,我們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同時發力,其中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封控、管控、防範等舉措,盡量減少人群流動。未來如果疫苗對易感人群的保護更加充分,有效藥物可以使用且供應充足,或者出現更快速精準發現傳染源的技術,那麼可能對減少社會流動性的要求會降低,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正常生産生活的影響将進一步減小。但目前有些條件還達不到,是以需要找一個平衡點。
通過比較嚴格的管控措施,盡快切斷疫情傳播途徑,這是對抗新冠病毒的有效措施組合中的重要一環。
有溫度,讓抗疫更有力度
記者:民生保障越充分,大家越能堅持動态清零不動搖。在平衡嚴格防控和保障民生的關系時,有哪些問題格外需要注意?
梁萬年:近期部分城市的抗疫過程,帶來非常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抗疫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同時考慮三個方面:一是控制疫情,二是保障老百姓正常生活,三是確定經濟社會必要運作。三者缺一不可,必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抗疫為了什麼?就是為了人民群衆健康,為了正常的生産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疫情防控和正常生産生活、經濟社會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系。
疫情防控的舉措要嚴,民生保障的舉措要暖。民生保障更加有溫度,疫情防控措施落地就會更加有力度。
不讓病毒對更廣泛人群産生更大危害
記者:本輪疫情點多、面廣、頻發,波及全國30個省份,如何實作動态清零?
梁萬年:要想在未來某個時間節點,全國14億多人裡一個病例都沒有,難度相當大。但我們也不用過于擔心。動态清零的核心内涵,是快速發現疫情,快速采取一系列措施阻斷疫情持續性的社群傳播,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衆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它強調通過撲滅一起又一起疫情,實作社會面的動态清零,最終戰勝疫情。
其中,“動态”是指短期内雖然我們無法保證所有個體都不感染新冠病毒,但有能力做到一旦發現疫情,就能快速識别、及時遏制,不讓病毒對更廣泛人群産生更大危害。
“清零”,有三個層次的含義,包括“病毒”清零、“疾病”清零、“疫情”清零。在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我們無法做到對“病毒”和“疾病”清零。在現階段清零是針對疫情而言,也就是盡最大可能確定疫情不擴散、不出現持續社會傳播、不出現規模性反彈,而非徹底消滅新冠病毒。
近期多地抗擊奧密克戎總結出一些經驗,我們正據此優化完善相關政策和措施。大陸抗疫有一個優勢,就是縱深較大,一地出現疫情,可以調動多方資源支援。我們具備條件和能力戰勝疫情。
記者:疫情進入第三個年頭,做好防控還有哪些工作重點?
梁萬年:未來我們需要完善幾方面條件:
一是易感人群建立起一定的免疫保護。目前大陸約90%人口已接種疫苗,還可以再加一把力,提高老年人群等“脆弱人群”的疫苗接種率。
二是對新冠病毒變異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奧密克戎不是最後一個變異株,這是國際科學界的共識。新的變異株傳播力、緻病性将會如何?我們現在還不清楚。如果未來新冠病毒變得更“壞”,我們還需采取更加嚴格的防控措施。
三是做好醫療資源、隔離床位、有效藥物、物資保供、應急機制等準備。在全國範圍内,尤其要加快對養老院、福利院、精神病醫院等特殊機構和場所的防控準備。
堅持就是勝利。做好各方面的充分準備,我們一定能夠最終戰勝疫情。
另據健康四川官微最新消息:四川昨日本土零新增,全省183個縣(市、區)全部為低風險地區。
4月23日0時至24時,四川無新增本土确診病例,無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确診病例1例(在成都市),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0例(在成都市),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截至4月23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确診病例1999例(其中境外輸入1299例),累計治愈出院1957例,死亡3例,目前在院隔離治療确診病例39例;目前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137例,在管密切接觸者3826人。
截至4月23日24時,全省183個縣(市、區)全部為低風險地區。
►
具體情況如下:
新增境外輸入确診病例1例(在成都市):
為4月20日自中國香港乘機抵蓉進行隔離,4月23日确診。
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0例(在成都市):
1例為4月2日自哈薩克斯坦乘機抵蓉進行隔離,
3例為4月9日自埃及乘機抵蓉進行隔離,
1例為4月17日自中國香港乘機抵蓉進行隔離,
4例為4月20日自中國香港乘機抵蓉進行隔離,
1例為4月22日自中國香港乘機抵蓉進行隔離,
均于4月23日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确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具體情況由相關市(州)衛生健康委進行通報)
關注四川線上官方微信
綜合:健康成都官微 國家衛健委 新華社 上海市衛健委
編輯:林霜
校對:餘普
稽核:賴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