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我曾讀到過一句話

“這世界如果有天堂,它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

我把愛心書屋建在桃花盛開的半山腰上

給它取名“半山花語”

希望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以我目前的能力

這是能為家鄉作的最大貢獻

—— 雲南省貢山縣秋那桶村·甘文勇

看得見風景的書屋(上)

給人以星火者

必心懷火炬

01

一本打開世界的愛心贈書

種下少年建造書屋的夢想

甘文勇,1994年出生在雲南省怒江大峽谷最北端的秋那桶村。這裡海拔1750米,距大理有長達10小時的車程。由于家庭貧困,甘文勇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了哥哥,日複一日地放牛、放羊、挖藥材,是他簡單而迷茫的童年。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直到14歲那年,甘文勇才有機會進入學堂。由于年齡大,他的個頭比其他同學高出一截,雖然偶爾覺得害羞、不适應,但甘文勇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刻苦讀書。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當入學的這年夏天,外來遊客贈予的一本《小王子》,打開了甘文勇對大千世界的渴望。在那之後,《平凡的世界》《行者無疆》《在人間》……一本本愛心贈書,用洗盡鉛華的隽永智慧,充盈着他的認知與成長。

然而,讀完國中的甘文勇,因家裡再也拿不出錢供他繼續念書,面臨着辍學和外出務工的無奈。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渴望讀書的甘文勇遇到了願意資助自己的吳叔叔,幸運地重返學堂。

高中三年,他已收藏400餘本愛心贈書,徹底變成周圍人眼中的“書癡”。村裡的娃子們常常來找他借書,為家鄉創辦書屋的想法就此萌芽。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讀書是件回報率很高的益事,不僅可以增長智慧,還可以改變命運。2016年,已經22歲的甘文勇經過勤奮苦讀,考入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一個山裡娃娃,從此開啟嶄新人生。

當甘文勇想要回報資助人吳叔叔時,他得到回複,“什麼都不需要,隻要好好讀書”。

書裡說,小王子在旅途中認識了不少人

但他從未停止對玫瑰的思念

讀書改變了我

是不是也能改變身邊的人呢

于是,在家鄉辦書屋的念頭

在腦海生根發芽

——甘文勇接受采訪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理想的坐标有多清晰

前進的腳步就有多堅定

02

募捐、拉贊助、賣牛騰房

“半山花語”書屋初建成

進入大學的甘文勇開始為開辦書屋的理想到處奔走,他通過參與舉辦書籍募集活動、争取愛心人士捐助等方式征集了數千本課外讀物。其中,雲南丙中洛鎮一位書店老闆聽說甘文勇的事迹後深受感動,悉數捐出店裡6000餘本圖書。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半山花語”書屋内景)

山再高,往上攀就能到達峰頂;路再長,走下去就是前程萬裡。2016年暑假期間,甘文勇帶着籌集到的圖書回到家鄉,父母騰出半山腰上的兩間房子當書屋,還賣掉兩頭牛用來裝修和添置書籍。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甘文勇母親正在織“怒毯”)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就這樣,甘文勇少年時建書屋的夢想初綻光芒。書屋建在半山腰桃花盛開的地方,甘文勇為它取名“半山花語”。秋那桶村的第一個圖書館正式成立了。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半山花語”書屋外景)

少年挺身向前實作的夢想

點亮無數少年郎

03

山裡孩子人生的第一本書

不用再等到十多歲

在過去,由于秋那桶村地處怒江大峽谷深處,孩子們長到十多歲才能遇到人生中的第一本書。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如今,擁有4萬冊圖書的“半山花語”書屋不分晝夜免費敞開,從童話繪本到文學典籍,從科技軍事到種田養殖,這座逐漸完善的知識庫,像一個凝聚智慧的能量源,歡迎任何想要學習的人們前來充電。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青峰嵯峨起伏,雲霧缭繞花海,雨後恬靜的書屋前,柴火噼啪噼啪地燃燒着,這裡正在舉辦篝火讀書會。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村民郭文斌給大家分享了

《中國民族史概要》裡面的一段話

古今中外

在任何一個多民族國家中

研究民族問題就成為

建設國家、穩定社會的一大使命

秋那桶村是一個多民族的聚集地

他說,我本身是藏族

但我可以和怒族、傈僳族的同胞們

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互相了解彼此民族的文化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甘文勇姐姐黃玉麗為大家推薦了

劉墉的《肯定自己》

挫折感是老天爺給我們的

有些人遇到多一點,有的少一些

人生不盡然如意

如何把握現實生活條件勇敢面對

而且再出發

才是最重要的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曆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讀書知禮,“半山花語”書屋,不僅是村裡人學習知識的“充電樁”,也是憧憬未來的溫柔鄉。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這是目前以我的能力,

能對家鄉作出的最大的貢獻了”

說這句話時

皮膚黝黑的甘文勇腼腆地笑了

眼底卻在閃閃發光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目前,大陸已經陸續建造完成近60萬家鄉村書屋,真正做到了把書搬到鄉村居民的家門口,讓更多人有機會遇見更廣闊的天地。

萬水千山,感謝你笃定走過

繪就未來,我們一起攜手向前

04

一場巧奪天工的房屋改造

歡迎做客“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平日裡,甘文勇是雲南貢山縣司法局的一名法律援助志願者,趁他進城的日子,CCTV-17欄目組攜設計師謝利準備了一個驚喜——通過改造讓小書屋煥然一新。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設計師謝利和助手正在做改造前的測量工作)

兩天時間,要将30平方的房子塞下閱讀和教學兩個功能區,并滿足防潮、多采光、歸置全部圖書的使用需求。面對工具原始、工匠不足的施工條件,謝利連夜修改圖紙,馬不停蹄趕工。終于,一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逐漸呈現。在這裡,可以讀懂人間,可以看見家鄉的碧水青山,可以擁有讓世界來到面前的力量。

(“半山花語”書屋改造過程延時記錄)

甘文勇看到改造後的書屋會有何反應呢?4月24日,總台農業農村頻道21:22,讓我們相聚“看得見風景的書屋”,一起見證少年夢想綻放新顔的感動瞬間。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在剛剛過去的世界讀書日

甘文勇給央視三農的朋友分享

高爾基《在人間》裡面的一段話

我非常熱愛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

不想任何人痛苦

但是我不想做多愁善感的人

也不想隐瞞嚴酷的真實

我迫切地想要貼近生活

貼近生活就必須把我們心靈中、頭腦中

一切美好而富有人性的情愫

都融化到生活中去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對你影響最深的是哪一本書?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給大家~

來源:央視三農 央視訊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上,有座“看得見風景的書屋”

編輯:楊麗

稽核:楊潔

監審:陳潔

在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