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孩當家》:最好的親子關系就是你在鬧,我在笑

文/記不住正态分布的薔色

兒童節大概沒想到,自己有一天能變成全民的節日,大人們過兒童節的理由很充分,誰還不是個寶寶呢。

但其實大人很多時候隻是想享受作為小孩子的優待,并沒有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去共情孩子。就像我女兒說的,大人的行為就是隻需州官防火,不許百姓點燈。

每一個大人都是從小孩走過來的,但當他們成了大人,往往隻記得自己當年的任性,不會記得當時的自己希望父母如何對待自己。結果就是當孩子淘氣時,他們往往會直接用父母當年對待他們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如果大人能夠用自己小時候希望被對待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孩子,我想這個世界要太平很多。

如果大人和小孩互換位置,他們是不是能更好地了解彼此呢?在這套《小孩當家》中,大人變成了小孩,想怎麼鬧就怎麼鬧。孩子變成了大人,自己做主發号施令。

變成小孩的大人一如既往地淘氣,但變成大人的小孩并不是用大人的作态來應對想怎麼鬧就怎麼鬧得“成年的小孩”。他們不是小大人,而是既能挑起家庭重任,又能看着鬧騰的父母依然樂觀的,心平氣和地對待他們。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套書《小孩當家》,這本書有兩位作者,都是瑞典人,其中馬丁·維德馬克創作了近百部兒童文學作品,2005年、2008年兩度獲得瑞典少年兒童偵探小說獵犬獎,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另一位作者佩特·利德貝克于2005年獲得瑞典尼爾斯·霍格松獎。本書的繪圖作者是派樂·法什赫德,他是瑞典漫畫家,童書插畫家。

《小孩當家》:最好的親子關系就是你在鬧,我在笑

這本書的語言風趣幽默,插畫精美充滿童趣,故事很日常但應對方式突破正常,不但有親子溝通,還有關于婚姻和愛情的真谛。一經出版就好評不斷,很受讀者歡迎。

1.《小孩當家》中的5口之家

這個五口之家呢,有爸爸,媽媽,兒子阿爾文,女兒卡伊薩,以及爸爸的爺爺将軍。

《小孩當家》:最好的親子關系就是你在鬧,我在笑

詹森爸爸是一位銀行職員,他最愛的是割草機,不喜歡領帶,覺得領帶會讓脖子很癢。像不像你家那個喜歡奧特曼,喜歡挖掘機的男孩子呢。

詹森媽媽是一位房産中介,喜歡看電視,一坐公共汽車就尿急。像不像你家那個愛玩手機,一出門就想尿尿的孩子。

兒子阿爾文,9歲,讀三年級,每周都要參加數學考試。抛開年齡,就像每天都要上班的你我。

女兒卡伊薩,6歲,上學前班,正在練習寫字母。就像努力上進的你我。

将軍,詹森爸爸的爺爺,一位非常有原則的老兵,覺得到處都是敵人。喜歡香腸和蝦肉沙拉。就像一個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一樣。

這一家人換一換身份,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2.愛好割草機的詹森爸爸

詹森爸爸的最大愛好是割草機,隻要讓他玩割草機,一切都好說。比如,詹森一家去露營,結果分到了一個長滿野草的地方。詹森爸爸非常開心地去跟度假村的前台借割草機,那是他從進門就眼饞的東西。就像到了哪裡,看見奧特曼都邁不動腿的男孩子。

但對于爸爸視割草機如命,阿爾文很好地拿捏了這一點。在爸爸咬了同僚之後,阿爾文批評了爸爸,不該咬同僚,并且懲罰他不能給割草機上油。爸爸抱怨歸抱怨,還是照做了。

當爸爸完成自己的工作或者是表現得比較乖的時候,往往會獲準去修理他的割草機。有時候阿爾文也會幫爸爸一起修理割草機。甚至在詹森爸爸跟鄰居爸爸比賽割草機的時候,幾個孩子的表現是,好吧,是得來場割草機決鬥了。在兩個爸爸比賽完成後,孩子們的反應是,哎,這就是大人們。孩子們對大人的表現,有無可奈何,但也有寵溺。

《小孩當家》:最好的親子關系就是你在鬧,我在笑

從故事中可以看出,大人就是熊孩子,但孩子們對待大人的方式,并不是制止指責,而是了解爸爸的愛好,把爸爸的愛好當成規範爸爸行為的一個抓手。對于爸爸愛好的管理也會張弛有度,有限制,也有支援。

3.愛看電視,膽小,坐公交就尿急的媽媽

詹森媽媽的最大愛好就是看電視。她曾在發了工資之後,立馬買了她能找到的最大的電視機。結果爸爸發了工資買了他最心愛的割草機,導緻那個月全家隻能靠麥片來填飽肚子。這也是阿爾文兄妹後來要趕在爸爸媽媽前面把他們的工資拿到手的原因。

雖然阿爾文兄妹收回來爸爸媽媽的财政權,但還是給他們留了點零花錢。而爸爸媽媽很無奈地接受了,并且用零花錢買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同時媽媽還膽小,當她在機關要跳舞的時候,膽小的他害怕自己跳不好,卡伊薩并沒有生氣,而是跟媽媽的老闆商量,把燈關掉,用在黑暗中找舞伴的方式,幫助媽媽克服了對跳舞的害怕。你呢,面對孩子膽小,不敢做某事時,你是怎麼做的。下一次,你有可以像卡伊薩一樣,接納媽媽的膽小,并且陪她一起克服。

對于媽媽坐公共汽車就尿急這件事,讓我想起我家孩子,經常是出門前,你讓她上洗手間,她說不想上。但一出了門,就是她想上廁所,每次都搞得我很火大。雖然最後也帶她去找洗手間,但往往會一邊抱怨一邊帶着她找,現在想想,屬于事也做了,還沒落個好。看來以後要學會閉嘴。

《小孩當家》:最好的親子關系就是你在鬧,我在笑

而面對媽媽在公車上的尿急,阿爾文兄妹趕緊叫停了公共汽車,讓媽媽以最快的速度去找洗手間。

其實,對于這些無論怎麼說也無法改變的事情,大概除了接納,沒有其他的辦法。那就不要抱怨,去想怎麼解決就好了。

4.良好的親子關系就是你在鬧,我在笑

雖然詹森爸爸和詹森媽媽像兩個熊孩子,經常會搞出些意外情況來,但阿爾文兄妹相當的寬容。

比如,在露營地,爸爸媽媽們在開昆蟲運動會,讓螞蟻和蜘蛛踢球,并且因為對方的錯誤而大吵大鬧。就跟小孩子似的。

對于爸爸媽媽們的争吵,阿爾文兄妹和鄰居兩個孩子頗為無奈。隻好用另一場比賽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阿爾文兄妹為了培養爸爸媽媽的責任心,給他們買了一條狗,對于爸爸不喜歡領帶,媽媽不想去上班,爸爸咬了同僚,他們雖然也很無奈,但都在積極的應對,會批評,但也會鼓勵。并且在睡覺前給爸爸媽媽讀家具手冊,哄他們入睡。

而爸爸媽媽,雖然像熊孩子一樣的鬧騰,但對于辛辛苦苦接送他們上下班,照顧他們生活的孩子也很是了解,在兩個孩子累的看電視看的東倒西歪的時候,他們也安靜下來,讓孩子好好的休息。

通讀這本書,你會發現,孩子們有耐心,能夠看到父母的想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願意尊重他們,釋放他們的天性。

大人雖然熊,但也有分寸,面對孩子合理的管束,雖然不開心,但也會照做。

你呢,看了這本書有什麼想法了,下次遇到熊孩子鬧騰,希望你也可以想一想自己小時候的任性,用自己當時期待的方式來對待你的孩子。相信你的心态會更加的平和,親子關系也會更加地融洽,給孩子一個充滿了愛,尊重,接納,自由的童年。

《小孩當家》整套書兩本,内容很日常,都是我們在跟孩子鬥智鬥勇生活中的日常畫面,但書中的故事看起來很溫馨,是因為他們都站在了對方的立場去了解對方,就像封面上說的,互換角色,互相了解。

《小孩當家》:最好的親子關系就是你在鬧,我在笑

以上共勉。

作者:記不住正态分布的薔色,愛讀書愛學習的全職媽媽,經常又佛又喪,偶爾積極上進的心理咨詢師,世界和我愛着你。部分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聯系處理。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以書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