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賽道Hyper | 科大訊飛2021年業績究竟如何?

作者:華爾街見聞

在過去的一年(2021年),科大訊飛營收增速保持了之前10年的高增長态勢,同比增速高達40.61%,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27.5%。

在各業務闆塊中,從實際業績表現和未來想象空間次元觀察,與智慧醫療和營運商、智慧汽車、智慧金融等企業客戶AI解決方案業務相比,智慧教育、智慧城市、開放平台和消費者業務眼下的業績更好,未來空間更大。

據财報顯示,雖然淨利潤增速低于營收增幅,毛利率出現小幅下滑,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下滑幅度較大,但實際上2021年科大訊飛業績增長品質仍然較好。

這個怎麼講?

“GBC”業務解析

4月22日,科大訊飛剛剛釋出的2021年年報顯示,2021年度科大訊飛營收183.1億元,同比增長40.61%,淨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14.1%;扣非淨利潤9.8億元,同比增長27.5%。

科大訊飛業務闆塊結構為智慧教育業務、智慧醫療業務、智慧城市業務、開放平台及消費者業務和營運商、智慧汽車、智慧金融等企業客戶AI解決方案業務共五大闆塊。

智慧教育業務優勢極為明顯,這塊業務也是科大訊飛傳統優勢業務,營收占比最高,為32.77%。

财報顯示,智慧教育業務(教育産品和服務)實作營收超60億元,同比增長49.47%。這塊業務由三部分構成:G端區域級因材施教項目、B端以學校為主的智慧課堂和分層作業等以及C端的AI學習機、翻譯筆以及個性化學習手冊等。

從市場結構和實際表現看,在區域因材施教領域,科大訊飛幾乎沒有對手。

報告期内,科大訊飛智慧教育因材施教綜合解決方案(G端)持續落地,在鄭州市金水區、武漢市經開區、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沈陽大東區、吉林長春市、蕪湖市弋江區等近20個市、區(縣)持續落地。

同時,智能閱卷技術在聯考中的應用從9個省拓展到12個省。英語聽說考試新增4個省市聯考和29個地市中考,累計覆寫14個省市聯考和87個地市中考。

财報顯示,2021年,科大訊飛分層作業(B端)已服務于8000多所學校,約12萬名教師和近400萬名學生,布置分層作業超過6萬次;訊飛課後服務業務已覆寫170多個區縣及4000餘所學校。

就G端和B端是市場特性而言,一旦獲得G/B端普遍認可,同時還能實作标準産品應用的大規模驗證落地,其黏性和替換成本都會顯著提高,進而形成極高的競争壁壘。若科大訊飛加快落地深度,則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利潤率,都能有一個極為積極的想象空間。

2021年,科大訊飛面向C端的學習機銷量增長150%,京東天貓GMV及銷量同比增長200%,使用者推薦NPS(俗稱口碑:Net Promoter Score)值以近40%的成績位居行業第一。個性化學習手冊營運學校數增長50%,使用者規模同比增長40%,續購率從75%提升到90%。

智慧城市闆塊,實作營收49.74億元。其中,資訊工程營收28.51億元(同比增長15.57%,占總營收比為15.57%)、數字政府實作12.04億元營收(同比增幅6.58%)、智慧政法營收9.18億元(同比增幅5.01%)。

在開放平台及消費者業務中,前者實作營收29.88億元,同比增長55.55%,毛利率21.21%,占總營收比重為16.31%。

從開放平台的技術、市場和商業邏輯看,這是科大訊飛想象空間非常大的一塊業務。這塊業務目前的重點,在于建構平台生态的豐富性。作為構築訊飛AI護城河的關鍵要件,科大訊飛開放平台戰略于2021年10月25日疊代到2.0。

與衆多To B巨頭一樣,科大訊飛也正全力建構圍繞其技術優勢的生态體系。開發者數量是繁榮生态體系的重要核心要素。報告期内,訊飛開放平台已對外開放449項AI能力及方案,彙聚開發者數達到293萬,重點賦能金融、農業和能源等18個行業領域。

去年增收不增利?

科大訊飛去年營收增幅超40%,淨利增速僅14%,原因是什麼?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從扣非淨利表現看,總體而言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和品質仍在進一步完善。“之是以出現利潤增速不敵營收的情況,主要是由于過去一年,我們圍繞長期發展做的布局性投入加大,同比增加了約8億元。”

長期發展投入表現在核心技術領域、根據地業務市場和服務和訊飛超腦2030計劃的研發儲備等。

其中,在核心技術領域,2021年科大訊飛研發人員數量增加30%,從2020年的6461人增加到了2021年的8367人;增加的研發投入約5.2億元。這部分研發費用産生的收益,并未展現在2021年的利潤中。

在根據地業務的市場和服務布局方面,2021年一線營銷及服務人員增加約900人至3879人,增長率達33%,相關費用增長1.9億元(從5.4億元增長到7.3億元)。

公司表示,2022年員工會有5%-10%的小幅增長,不會更大投入。

劉慶峰說,“為了科大訊飛能穿越長期經濟周期,形成持續盈利能力,我們今年根據地業務營收占比達到50%,業務增幅超過60%。當我們實作千億收入目标時,差不多有500億元會來自于根據地業務,那時公司就會具備持續盈利能力。”

為訊飛超腦2030計劃儲備研發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科大訊飛去年的利潤表現。但科大訊飛表示仍将繼續加大投入,因為人工智能在社會生活各領域的深度應用才剛剛開始,前述投入雖不在2021年形成收入和利潤,但會對未來長期發展産生積極影響。

此外,三人行和寒武紀的公允價值,也比2020年減少将近1億元,“這使我們整個非經常性盈利也有所減緩。”

劉慶峰說,“十四五我們提出,要通過根據地業務、系統性創新和雙輪驅動,支援我們更穩健和更長期的發展,進而形成獨一無二的核心競争力。我覺得2021年我們做了踏踏實實的投入。”

是以,實際上科大訊飛在去年仍處于為其未來戰略做長期投入的過程中。華爾街見聞注意到,2021年科大訊飛扣非淨利潤同比增幅27.5%,說明其利潤增長主要還是依靠主營業務增長,盈利能力和品質并不差。

除了淨利潤增速不及營收增幅,科大訊飛2021年毛利率同比增幅41.43%,相比2020年同期回落4個百分點,也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年報顯示,教育産品和服務、開放平台和資訊工程的毛利率,分别從2020年回落2.59個百分點至2021年的51.66%、回落2.87個百分點至21.21%和回落6.33個百分點至20.51%。

其中,教育産品中的硬體比重有所提高,而硬體毛利率相比軟體要更低;同時,為配合推動教育的社會公益屬性,教育産品硬體從原先的高端機型向中低端價位覆寫,以提升偏遠地區的産品覆寫廣度,這就拉低了硬體毛利率。

經營現金流不妙?

在科大訊飛2021年衆多财務名額中,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8.93億元,同比下滑60.67%,顯得較為刺眼。

有必要先了解兩個概念——營業收入和現金——在财務上的定義。

營業收入按照權責發生制為原則确認,即符合收入确認條件,即可于利潤表列示,無論資金是否到賬;列于現金流量表的現金,以收付制為原則确認計量。所有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回款,必須以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形式到賬,才可歸入現金流量表。

是以,就這兩個定義看,雖然科大訊飛在2021年經營現金流同比出現較大的下滑幅度,但就主營業務健康度來說,用兩個字概括:良好。

财報顯示,2021年,科大訊飛實作183.1億元營收,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171.6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約為93.72%,與2020年差不多持平。2020年,該比值為96.74%。

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包括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回款,其占營收比例如此之高,說明科大訊飛主營業務的經營品質良好。科大訊飛總裁吳曉如也說,“2021年的回款還是比較健康的”。

華爾街見聞注意到,2021年,科大訊飛應收賬款同比增加47%,而報告期内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0.61%。鑒于賒銷政策和會計政策的一緻性原則,去年應收賬款增速和營收增幅差距并不大,故可說明經營品質并沒太大問題。

在資産負債表披露的應收賬款,屬于淨額,也就是應收賬款賬面價值,是應收賬款賬面餘額扣除壞賬準備後的金額。這展現了會計處理的謹慎性原則,用以提高資産品質。

财報顯示,科大訊飛應收款餘額是86.6億元。其中,賬齡一年以内的為63.6億元,占比73.4%;兩年以内的應收款占比87.3%。

在科大訊飛的營收結構中,有相當大的部分來自G端和B端。這兩塊的賬期一向以較長著稱,科大訊飛應收賬款賬齡為12個月的占比超七成,說明銷售和勞務回款速度驚人。

如此就很清楚,科大訊飛在2021年經營現金流淨額同比增幅告負,并非是回款出了問題。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

據吳曉如解釋,這是因為受票據影響。

吳曉如說,2019年度科大訊飛開始用票據,以增加現金淨回款。2019年度,科大訊飛開具票據19億元,兌付12億元,其中有7億元差額;2020年,開具票據38億元,兌付26億元,出現12億元剪刀差。

“這12億元的剪刀差,要在2021年兌付。是以,兌付12億元的票據,影響了2021年的經營現金流淨額。但從2021年開始,我們開具票據和兌付票據(金額均為45億元左右)不會再有剪刀差,那麼這塊對2022年經營現金流的影響也基本會消除。”

吳曉如說,“整體看,雖然(經營)現金流(淨額)出現明顯下降,但回款還是保持了比較健康穩健良性(的态勢)。”

綜上所述,科大訊飛在2021年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下滑幅度較大,就主營業務品質來看,仍然較為健康;至于毛利率下滑4個百分點,淨利潤同比增速不如營收增速,但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速仍超過27%,說明仍處于資本投入期的科大訊飛,業務品質不但不差,未來反而很值得期待。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下傳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