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篇詞話】黃百韬之死第四回|作者 周紹俊 原創

【長篇詞話】黃百韬之死第四回|作者 周紹俊 原創

小引

黑格爾曾經說過(為了避免平凡,盡量在貌似不倫不類的事物中,找出相關的特征,進而相隔最遠的東西出人意料地組合在一起。)把流暢的語言寫在同一格式中,要求合轍壓韻,閱讀時容易上口,看上去很工整。這種美感産生在詞與話組合的不倫不類。這就是把語言寫成文字的求異性。是以我就嘗試把她著成二十五萬多字的長篇詞話。何為詞話?就是用詞兒說話,說出的話裡有詞兒,順口而壓韻,看着舒心讀時有愉悅之感故稱為詞話。使其産生新的語境和詩意。究其根源不知歸屬?這可能就是創新吧!若能得到讀者的認可,那就達到無理而妙的目的了。

這篇《黃百韬之死》的詞話是我口述,由兒子周振華按照我的原話記錄抄寫出現錯别字在所難免。共計二十五萬三千四百四十字。分八十個章節,四萬七千五百二十句。一萬五千八百四十行,使用同音壓韻的文字三萬一千七百六十個。可見難度之大,顯示此文與衆不同。二十多萬字同一格式一韻到底,而且每行同音二字填補了詩詞空白。堪稱古今笫一人!有幸發表于此,敬請諸位鑒賞。

本文選自《蟬噪軒詞話》第七十五回建立文寶齋上。因我熱愛和平不想戰争!謹以此詞話,獻給淮海戰役七十三周年。

辛醜之秋於加拿大卡爾加裡

繼續談,接上段,上節故事沒說完。

劉司令,指令頒,指令下給七兵團。

叫停在,原地點,等候海州人見面。

硬生生,等兩天,十萬人馬不動彈。

真叫人,燥瞎眼,可謂度日如度年。

一直到,下傍晚,四十四軍才露面。

背着槍,推着鹽,行軍撤退私活攬。

不避人,公開談,貨送徐州司令驗。

李司令,交代俺,劉司令貨甭收錢。

物件重,拖運難,人多路窄天又短。

一天催,好幾遍,妥善托運才拖延。

貨太多,不友善,還有很多沒弄完。

擔負重,有負擔,負有責任負責辦。

俺來遲,不怨俺,肩負重任任在肩。

是以才,是以然,俺們是以來得晚。

出苦力,白流汗,一個熊錢也沒見。

不願意,也得幹,兩頭都是司令官。

怨俺們,别抱怨,抱怨俺們俺們冤。

是以才,來得慢,有望衆位多包涵。

黃百韬,聽此言,一語不發頭一點。

心明白,不用談,劉總司令把鹽販。

四四軍,包活幹,雖不友善而順便。

都清楚,有大戰,大戰在即私事幹。

這時候,最關鍵,關鍵時刻又添亂。

當兒戲,鬧着玩,拿着人命不值錢。

俺等候,兩三天,還是為他捎帶鹽。

是叫我,把镖傳,代替保镖為代管。

這些人,這些官,官商勾結靠實權。

鹽生意,有利賺,吃着公飯掙私錢。

重利益,忘國難,難免要毀于一旦。

下頭人,巴上邊,替人出力很露臉。

這些話,在這談,說出這話話題偏。

人一聽,惹人煩,抱人大腿讓人看。

者不了,受牽連,因為等他費時間。

幹挨憋,沒法辦,眼睜多大粗氣喘。

有怨氣,空抱怨,現實作象很普遍。

雖苦惱,不能談,這叫啞巴吃黃連。

都到齊,便改編,入列儀式須從簡。

安排人,把盆端,倒水使水洗罷臉。

這程式,有講言,接風洗塵先淨面。

出席者,衣服換,肩章領帶示軍銜。

扯橫幅,擺桌案,桌案上頭紅布笘。

總統像,正中懸,黨旗軍旗列兩邊。

象征性,鋪塊氈,這就等于紅地毯。

脫帽禮,鞠躬三,行為規範顯莊嚴。

他講話,他發言,表示歡迎很喜歡。

客套話,必須談,兵合一處一樣看。

同甘苦,共患難,互相互相見恨晚。

我來這,到這邊,來這入編心情願。

守軍紀,不違犯,言聽計從無怨言。

花名冊,請過眼,接過之後手一掀。

這就說,等于看,驗收過了好發錢。

都鼓掌,放挂鞭,是那意思儀式感。

人過來,走紅毯,這邊人迎迎上前。

把軍旗,朝上獻,交接之後他接管。

吹軍号,軍樂團,國歌軍歌湊一遍。

排好隊,一齊站,合影照相留紀念。

發喜糖,散喜煙,準備入席赴酒筵。

一下子,人增添,雖然有氣心喜歡。

變成了,大兵團,兵團大了好作戰。

五個軍,十幾萬,人多勢衆掌握權。

從今後,有本錢,能與敵人幹一番。

與嫡系,可比肩,省得受氣被小看。

想到這,心舒坦,君子七情不上臉。

面微笑,笑開顔,互相介紹見了面。

改稱呼,互稱贊,互相握手言辭歡。

這時候,很随便,儀式結束都舒坦。

黃司令,王副官,你好你好咱有緣。

周軍長,見過面,正好同時入了編。

一百軍,正軍銜,三位師長互引見。

周志道,忙上前,趙堯盛超随後邊。

李師長,見過面,副師武旅九旅顔。

澤浚弟,很康健,别來無恙在這見。

他李師,這崔參,士章陳兄你近安。

魏參謀,田偉然,我們軍副楊勤安。

黃國梁,唐雲山,雷兄李弟又升遷。

陳春霖,何三團,一八六師張大膽。

師參謀,曹濟環,幺五零師周子冉。

趙壁光,蕭德宣,郭兄彭弟兄弟般。

俺認識,認識俺,魏翺陶修李荩萱。

劉紹武,鐘世謙,二位陳章與林湛。

曾正我,我老三,雷張二人見過面。

鶴聲兄,名聲遠,幺六二師李師官。

劉鎮湘,這雲山,你們認識楊廷宴。

趙賢弟,張兄喊,沒況咱們一起幹。

都還好,好多年,年深月久常思念。

咱還是,上次見,屈指一算長時間。

不顯老,老不顯,精神面貌象當年。

怎可能,我屬犬,小你四歲望你臉。

你看你,你沒看,你的頭發如墨染。

我的牙,牙不全,影響吃飯才鑲嵌。

升師長,你隐瞞,下次請酒你掏錢。

我請客,請賞臉,咱到徐州定飯館。

吃什麼,由你點,咱請軍長來買單。

他最近,又續弦,又娶小的小江南。

小蠻子,口音甜,今年虛歲二十三。

不請酒,可不管,如外在外不給瞞。

我馬上,下請柬,你們準備喜禮錢。

一起去,一塊辦,大家一齊赴酒筵。

念叨你,你挂牽,牽合附會為會面。

客套話,說不完,寒暄一陣互寒暄。

有來往,有往返,又是擁抱又交談。

不認識,沒見面,會見見面不冷淡。

握握手,把頭點,點頭之交交情淺。

周志道,不語言,站一旁道貌岸然。

有一點,不情願,顯示與人不一般。

王軍長,家四川,說話開門而見山。

那啥子,太突然,接到指令指令俺。

上這來,來這邊,邊緣之人被改編。

安排我,歸你管,肥水沒流外人田。

歸于你,俺情願,咱們互相有好感。

這說明,咱有緣,緣分來了該見面。

投奔恁,恁别嫌,嫌棄棄之早開盤。

要早說,身好轉,如不轉身便進前。

加塞兒,位子占,俺上這來奪恁碗。

我們來,吃閑飯,隻能給恁當鞍鞯。

占人頭,礙人眼,人多事多加負擔。

住與行,吃和穿,爾後給恁添麻煩。

有人說,也無怨,川軍不能長時間。

時運閉,這二年,我到哪兒人到散。

吃雞毛,都很難,找到一個避風灣。

是怨人,是怨俺,要照我說兩不怨。

他看我,不順眼,那我看他怎麼看。

有些人,孬種眼,認為雜牌很雜亂。

一開火,先派俺,平常防備又防範。

窮不避,矮難掩,醜媳得見公婆面。

來點卯,把卯點,點名冊上把名添。

請放心,放心俺,一腳不踏兩支船。

到你這,歸你管,所有有你說得算。

俺服從,俺照辦,赤膽忠心永不變。

不挑剔,不挑揀,唯命是從不違反。

跟你混,跟你幹,跟你由我把馬牽。

剛來到,乍一看,不妥之處多指點。

馬不問,馬長臉,牛不知道牛角彎。

不自知,自不嫌,自己耳朵眼不見。

見識少,學問淺,眼頭不活腳步懶。

性子暴,嘴不嚴,脾氣不好讨人厭。

圖吃喝,喜歡玩,人不如人怕人嫌。

頭發長,腦後邊,我是随辮太随便。

壞毛病,難改變,長期習慣成自然。

寡婦們,進當典,俺人沒人錢沒錢。

請諸位,多海含,互相相讓天地寬。

敬一尺,一丈還,俺不把人便宜占。

你也别,怎麼俺,兩下人情是情願。

好換好,使好換,沒有憨人人誰憨。

在一起,長時間,彼此之間要包涵。

舌頭和,牙私犯,常在一起難避免。

人都有,自卑感,甭拿我們另眼看。

秋之菊,春之蘭,寸有所長尺有短。

請黃總,發慈善,施舍舍施賞口飯。

有飯吃,有活幹,收留我們你收編。

一路走,同一船,對待我們别棄嫌。

俺盡量,要求嚴,不給諸位添麻煩。

高高手,擡擡眼,感激感恩不盡言。

哪裡話,别太謙,委屈諸位看起俺。

扁擔插,石磨眼,承擔不起難承擔。

我這兒,水太淺,我給弟兄鋪跳闆。

到我這,沒條件,準備不周很抱歉。

來這好,好運轉,大樹底下蔭涼寬。

都羨慕,七兵團,加入進來有臉面。

品德高,須伴賢,鳥随鸾鳳飛騰遠。

近墨黑,近赤豔,來這熏陶受熏染。

加入到,喇叭班,還能缺俺哨子玩。

沾你光,有光沾,靠你提拔才拔尖。

是緣分,咱有緣,有緣相處處的遠。

扯起蓬,揚起帆,兄弟哥們劃一船。

齊努力,同心幹,共同願望能如願。

盡力使,身不閑,盡量為你多分擔。

叫上北,不上南,指哪打哪在哪戰。

我任勞,我任怨,任勞任怨無怨言。

立帳下,聽召喚,等候黃總把名點。

下火海,上刀山,王某帶頭臉不寒。

讓幹啥,怎麼幹,盡管分派交給俺。

不走樣,樣不變,變革時代時運轉。

不累贅,不掉鍊,不拖後腿不丢臉。

偎這來,來這邊,邊緣開飯賞個碗。

碗裡飯,飯碗端,端誰碗來屬誰管。

屬于你,你照看,歸你你有管轄權。

有窪地,顯高山,水積深了好托船。

大夥好,好發展,綠葉襯托紅花間。

請不要,嫌棄俺,麻雀雖小五髒全。

來的人,按人算,一人一個鋪蓋卷。

随着方,就着圓,雖然破家值萬貫。

防能守,攻能戰,沒有一個吃白啖。

人不外,不偷懶,力所能及不藏奸。

能搖旗,能呐喊,該俺沖鋒沖在前。

我在說,等你驗,保證不給你丢臉。

放寬心,心放寬,今後慢慢處着看。

豬腳甲,被煮爛,最終還是朝裡彎。

請你考,請你驗,請多關照照顧俺。

一碗水,要平端,一視同仁莫要偏。

人一聽,人一看,就知此人不簡單。

知其品,聽其言,言談舉止在言談。

兵油子,滑溜蛋,油嘴滑舌溜須舔。

套近乎,讨心歡,馬上靠近找靠山。

因等他,費時間,是以後來有隐患。

打這起,不得安,厄運降臨臨終前。

另附目錄

自序 3

一 開篇 42 二 臘八舍粥 82

三 逢年過節 117 四 老行當 156

五 放生 183 六 神嬷嬷 214

七 聽瞎腔 240 八 趕會(上中下) 278

九 大躍進 402 十 看青 431

十一 扒河 452 十二 地屋子 483

十三 玩 512 十四 餓死人 547

十五 祭母謠 568 十六 一個人 619

十七 耕讀學校 672 十八 領月餅 699

十九 大隊部 712 二十 大腳嫂子 742

二十一 送房 776 二十二 改供應本 834

二十三 園屋子 856 二十四 造反 874

二十五 看戲 907 二十六 賭 941

二十七 逃荒 969 二十八 蹲學習班 1002

二十九 談對象 1024 三十 逃婚 978

三十一 砀山相會 1013 三十二 拆屋賣棒 1035

三十三 外流 1056 三十四 安家 1090

三十五 要飯 1118 三十六 祭父 1157

三十七 添人口 1172 三十八 拿嫁妝 1191

三十九 打石蛋 1207 四十 認師傅 1219

四十一 闖江湖 1257 四十二 砸場子 1274

四十三 小煤窯 1291 四十四 十八天(上下) 1327

四十五 防震 1405 四十六 市管會 1432

四十七 遊河工 1468 四十八 宣傳隊 1495

四十九 批鬥 1528 五十 說老書 1584

五十一 分地 1609 五十二 藝人大會 1628

五十三 運河書場 1669 五十四 蓋屋(上下) 1720

五十五 文代會 1773 五十六 萬元戶 1799

五十七 俺這行 1813 五十八 當大總 1837

五十九 陪客 1856 六十 會演 1885

六十一 教師節 1902 六十二 奪魁 1923

六十三 哭靈棚 1985 六十四 糾紛 2005

六十五 進城 2038 六十六 私訪 2057

六十七 改行(上下) 2078 六十八 列車上 2136

六十九 集郵 2167 七十 錢币展覽 2193

七十一 計劃生育 2214 七十二 陷阱 2238

七十三 一張廢郵票 2269 七十四 文章發表 2287

七十五 建立文寶齋(上中下) 2326 七十六 搬遷風波 2658

七十七 研易 2708 七十八 防非典 3114

七十九 送祝米 3154 八十 尾聲 3411

跋 3569 附一

作者簡介

周紹俊,筆名牛文,号雲鶴閑人。己醜年生于江蘇邳州。幼年聰穎,但是命運多蹇。為活生投師學藝,為生活浪迹江湖。長期在城鄉礦區演說評詞。深受蘇魯豫皖廣大聽衆所追捧喜愛。

發表過《海瑞執法》、《刀光劍影》及《列車之戰》等多部脍炙人口的評詞書目。中長篇書目多次榮獲縣,市,省創作表演最高獎。傳承傳統,創立創新,另辟蹊徑,卓有成就。八零年出席省文代會,當選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江蘇分會理事。出席省曲代會,任邳州市曲協主席。出席全國新書目座談會,研讨會。參加三州書會等重大演出活動。

邳州市七、八、九、十、十一屆政協委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華易經研究會研究員。名列《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及[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

《剿匪記》,《江湖劍俠》等書目在電台電視台專題播放。所創作的《童林後傳》書目及表演專長載入國家《曲藝志》。

善經營,喜收藏,九零年創辦文寶齋,室名蟬噪軒,現在移居加拿大。利用業餘時間挖掘整理創作書目近千萬字,其中二十五萬多字的(黃百韬之死)在文學史上屬于第一次出現。

對十三轍韻的使用懷有獨門絕技。《蟬噪軒詞話》八十回一百七十多萬字一韻到底實屬首創,可謂空前絕後,堪稱世界之最。